8月29—30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大会在山东泰安成功举办。来自农机生产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和新闻媒体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同期还举行了全国农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
会议围绕“智领绿动·融合共生”的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和7个平行论坛,以主旨报告和对话交流等方式,聚焦智能拖拉机、智能收获机、智能畜牧装备、农业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以及农机产教融合、低空经济、农机零部件等关键领域,深入探讨各细分领域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为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
嘉宾致辞寄厚望,为产业协同注入动能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李春生,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二级巡视员王乃生,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赵剡水,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崔耕虎出席会议并致辞。
李春生致辞
李春生对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他指出,农业装备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农业装备的进步有效地推进了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他提出,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让科技赋能农机装备创新;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机农艺融合;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育培养,努力培育培养相关人才;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保障,推动我国农业装备现代化建设。
王乃生致辞
王乃生在致辞中表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是农机装备产业的一件大事、盛事,必将在农机产业和人才资源之间架起一座高速桥梁,带动产教深度融合,助推农机装备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下一步,将充分加强与共同体的交流合作,全力打造中国高端农业装备科技创新策源地、“产教融合”新标杆。
李文生致辞
李文生在致辞中指出,农业装备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物质装备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之重器”。随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农业装备领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恰逢其时,必将有力汇聚产教资源,构建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共生共长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赵剡水致辞
赵剡水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农业装备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2025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大会,聚焦行业前沿趋势、政策解读、技术交流和市场展望,旨在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会议同期,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希望大家以共同体的成立为新起点,以产业发展大会为新契机,携手并肩,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共同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崔耕虎致辞
崔耕虎在致辞中表示,产教融合体共同体的成立,是推动产教协同、深化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它不仅是培育农业装备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更是通过政行企校多元协同,共同开展标准制定、团队建设与课程开发,系统培养“懂农业、精技术、善应用”的高素质的人才。他指出,产教融合体共同体的成立,将成为推动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农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为我国农业装备现代化注入崭新动力。
专家院士齐聚,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
李有吉主持会议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有吉主持,特邀多位行业专家,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积淀与敏锐的前瞻视角,展开深度分享。
赵春江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在《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的发展》主旨报告中,以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的内在关联为核心开篇,系统解读二者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并结合行业实践,详细梳理了当前智能农机装备的发展现状。他指出,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农机装备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和融合化方向发展,未来要继续加强在先进感知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新材料、新部件、新能源技术、总成技术方面的科技创新。针对智慧农业发展中的跨界融合命题,他也提出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思考:在农业生产场景中,完全无人化是否一定能够使得农场经济产出最大化?机器对农事作业和作物的认知是否能够达到或者超越人类的水平?这两大问题为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探索方向。
黄承伟作报告
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视野下农业装备行业产研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新对策》报告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乡村发展核心壁垒,需通过要素流动优化、产业协同提升、功能互补生态共保、公共服务治理一体化四大机制,以 “融合思维” 推动多维度融合,为乡村五大振兴筑基。还指出,农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是衔接多链条的关键纽带,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同时,对于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等五大挑战,针对性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等五方面对策,清晰界定该领域定位、问题与路径。
白汉刚作报告
教育部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处处长白汉刚在题为《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需紧密对接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以应对技能加速贬值、国际竞争加剧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多重挑战。他表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点是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推动专业与课程的动态调整,强化学生基础能力与学习迁移能力,同时通过“职教出海”和国际交流增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宁学贵作报告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宁学贵在《2025年1—7月农机工业运行形势分析》的报告中表示,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已近4000亿元,供应链自主化率达90%以上,农机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北斗导航已成为收割机、拖拉机的标配。2025年农机行业运行呈“高开低走”态势,1—7月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5.04%,但利润总额下降3.1%。出口成为发展亮点:2025年前7月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出口额增长12.2%,其中联合收获机出口增长近50%,东南亚、欧洲市场表现突出。此外,我国农机产品大型化、智能化趋势明显,混合动力农机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他强调,行业当下仍面临着内需下滑、排放标准升级、自然灾害、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挑战。下半年需关注秋粮产量、生产成本提升及出口可持续性等因素对行业的影响。
平行论坛亮点迭出,多维议题绽放专业精彩
农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发展大会
围绕会议主题,大会设置了7个平行论坛,分别是智能拖拉机高质量发展论坛、智能收获机产业与技术升级发展论坛、农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发展大会、智能化畜牧技术与高端装备发展论坛、低空经济与智能农业装备融合应用论坛、农业机器人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和零部件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既深度契合主论坛核心主题,又聚焦各行业细分领域发展,不仅集中展现了农机装备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发展趋势,更精准搭建起一个供参会者碰撞思想、分享经验的优质交流平台,为行业协同发展注入活力。
跨界取经,探寻制造升级新路径
30日上午,与会代表前往泰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开集团”)和宝来利来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宝来利”)的工厂参观。泰开集团是输变电装备制造行业领军企业之一,是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华能等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宝来利是全球领先的微生态科创平台和大生态产业链科技赋能平台,业务涵盖动物微生态、农业微生态、生鲜食品、地域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医疗器械等领域。
智能农机装备齐聚绽放,彰显产业创新实力
为集中展现前沿技术成果、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本次会议同期还举办了2025智能农业装备创新成果展示活动,集中展示了拖拉机、收获机、耕整种植、智慧农业装备、零部件等装备的创新成果。
展示活动现场
2025 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与全国农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同期成立,不仅为进一步加快农业装备产业创新步伐、培育发展新质农机装备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更为破解行业发展痛点、打通产教融合堵点、激活创新发展关键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