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华北某省第27届秋季农机演示会在一种近乎萧瑟的气氛中拉开帷幕。现场寥寥无几的参展企业与稀疏的观众席,构成了农机行业持续低迷最刺目的注脚。
这个省秋季农机演示会起源于农机购置补贴元年,是集中展示补贴产品作业性能的一次最佳机会,备受企业重视。这个展会迄今已经有了27年历史。曾几何时,这个演示会曾经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演示会。同时代诞生的其他省份的演示会早已经落寞消失多年,只有这个省秋季农机演示会坚持到了今天。
前些年,青饲料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演示区分别有二十多家企业同台竞技,引擎轰鸣交织着市场繁荣的强音。如今,青饲料收获机仅剩四家企业形单影只。玉米联合收获机展区更显落寞,三家企业带来的清一色茎穗兼收机型,该机型在2025年农机购置补贴系统里仅销售150余台的冰冷数据面前,挣扎声如此微弱。拖拉机、喷灌机、无人机、青贮饲料裹包机……虽品类犹存,却无法掩盖整个演示会如深秋旷野般的萧条。预期中的降温变成了彻骨寒潮,惨淡远超想象。
一、行业凛冬已至
回顾过去几年,农机行业的这场深寒并非一日之冰。多重因素交织,将行业推入凛冬漩涡:
1、排放升级透支未来: 非道路机械“国三”升“国四”前夕的突击性销售,如同提前支取了市场的明天。大量国三机器仍在田间服役,远未到淘汰周期,新购需求被牢牢冻结。
2、补贴红利日渐稀薄: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施行二十余年,从“点”到“面”再到“普惠”,在造就农机总动力、市场保有量大幅跃升的同时,其对市场消费的边际刺激效应已如强弩之末。
3、宏观寒意传导渗透:整体经济环境的持续低迷,终如寒潮般无可避免地侵入农机领域。粮食价格高低、土地现实属性的不确定性、大量年轻人脱离农业等因素都给农业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对于农业的投入也更加理性。
4、需求结构深刻重构: 农业经营主体正从分散的“一家一户”向规模化家庭农场、合作社集中。这一巨变一方面抑制了农机总量扩张(单机作业面积扩大),另一方面强力催生了对高端、高性能、高可靠性农机的渴求。而这类高品质机械服役寿命的显著延长,又进一步压制了农机保有量的更新频率。
二、行业洗牌时代已经来临
这场惨淡演示会并非偶然的阵痛,而是中国农业机械市场步入结构性洗牌时代的清晰信号。洗牌时代的核心特征已然显现:
1、市场格局剧烈重塑: 需求锐减、成本高企、竞争白热化,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正被急剧压缩,市场份额加速向拥有技术、资金、品牌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
2、产品升级不可逆转: 用户对效率、可靠性的严苛要求,迫使产业重心从“有”转向“优”。智能化、大型化、高效低耗的高端产品,将成为角逐未来的关键筹码。
3、产能调整迫在眉睫: 国内市场的深度收缩,必然倒逼整个行业产能的主动缩减,或向海外新兴市场寻求转移,或向其他关联领域探索转型。
河北秋季农机演示会的衰败与冷清,并不是行业个例,近几年,其他农机优势展会、演示会招展招商也陷入了困境。农机展会的低迷映照着农机行业传统增长模式的终结。市场之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化”与“集中化”方向艰难转身。唯有主动拥抱这场深刻变局,敢于在技术深水区开掘价值的企业,才能穿透凛冬迷雾,触摸到行业下一个春天的轮廓。
当粗放增长已成往事,中国农机产业真正比拼内功的时刻已然来临。产能转移与高端转型,不仅关乎生存,更将决定谁能在洗牌后的新格局中占据高地。凛冬虽寒,却也孕育着行业走向成熟与强大的真正契机——这场静默的洗牌,终将赋予中国农机产业更坚韧的筋骨与更广阔的视野。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