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又一厂家有望“杀入”10公斤/秒水稻收割机市场

分享至

导读:我国水稻收割机市场,新机销量榜首的喂入量,是8公斤/秒市场。已经有几年没变化,也是沃得和雷沃之间“双沃争霸”主战场。其他老牌厂家,大多在喂入量7公斤/秒市场,跟雷沃“绝对老大”嘴边抢食;或在喂入量6公斤/秒市场,跟“日系”争斗。今后几年,这一格局也许稍有变数,更加热闹的市场,才有活力啊!

众所周知,水稻是我国重要“主粮”之一。近些年,国内农机厂商很给力,把水稻收割机(履带式谷物收割机)市场,从“日系”厂家霸占多半壁江山的格局,扭转成国内机型占总体多数的局面。其中的曲折经历、商战故事,不逊于其他行业。最终,形成了当前新机销量市场,国内机型“唱主角”的大好局面。 

变局起因,7公斤市场,外患内忧

外来厂家“日系”洋马“踏足”喂入量7公斤/秒水稻机市场。行业人士都清楚,近些年“日系”在6公斤及以下市场霸占“多”半壁江山。今年,查到洋马7公斤机型的农机补贴记录,7公斤市场“绝对老大”雷沃谷神的位置,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动摇。但国内其他厂家的市场份额、销量,很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被迫“转场”就提上日程。

国内“老牌”常发7公斤水稻机鉴定证即将到期。近些年,在7公斤市场中,经历“浴血奋战”,坐在“第二把交椅”的常发,在售机型到明年底,鉴定证将全部到期。从水稻机更新迭代的频率看,鉴定证续展的可能性不大。常发推出7公斤新机型,相对更有可能。除非“壮士断腕”不在7公斤市场混了,那岂不“肉疼”?

预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常发8公斤、10公斤水稻机获证。7公斤市场有“日系”杀入,避其锋芒“转场”再战,徐徐图之!更何况,目前水稻机市场上,新机以8公斤销量居首,8公斤市场品牌屈指可数,大有可为!更何况,如果“弯道超车”在更大喂入量10公斤市场抢占先机,也许有跃居成为“市场老大”的可能。

8公斤市场或迎变局

目前,喂入量8公斤/秒水稻机市场,仅有4个厂家品牌实战:沃得(绝对霸主),雷沃(稳居第二),中联·艾禾(销量起步),中联·谷王(势头较猛)。从市场角度来看,厂家品牌太少、缺乏竞争,对行业、市场发展不是好事。此时需要“鲶鱼效应”搅动市场的活跃度,用户可选范围增多,不至于垄断,市场才能良性发展。

一般情况下,新获证机型“投档”进入国家农机补贴范围,可能要几个月操作。为了充分利用机型的有效期,常发8公斤机型,今年批量开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7公斤市场不被“日系”洋马冲击太大,以常发“第二把交椅”的水平,“壮士断腕”可能要等到明年底。当然,不排除明年开始7公斤、8公斤“两线”并存的可能。

所以,目前来看,今年喂入量8公斤水稻机市场,依然是上述4个厂家品牌“厮杀”。毕竟,还没查到其他厂家大量补贴购销记录。而且,貌似艾禾、谷王今年“发力”8公斤水稻机:去年全年销量“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但是今年上半年,艾禾8公斤水稻机销量超50台,谷王8公斤水稻机销量超百台。从销量数字就可看出发力点! 

常发4LZ-10履带式谷物收割机

10公斤“未来”市场

从厂家数量看,获得10公斤水稻机鉴定证的厂家,目前还是上述4家。但是,从农机补贴购销数据统计看,仅“双沃争霸”在售,暂无艾禾、谷王的购销数据。不过,市场瞬息万变,今年上半年,雷沃在小麦机市场“壮士断腕”,8公斤小麦机骤减、12公斤小麦机暴增。同样是喂入量升级,也许在水稻机领域,有“如法炮制”的可能。

而且,从去年10公斤水稻机购销数据看,主销月份是第三季度的7月、8月、9月水稻机销售和使用旺季。突然间爆发的可能虽然不大,但至少也存在这种可能。这才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应有现象。有这样活跃的市场,才更有惊喜,行业才更有发展前景、钱景。水稻机市场能否“上演”小麦机市场的“惊喜”?大家拭目以待吧!

还有,没人规定“未来市场”只能业内“大佬”先进入,然后其他“小弟”才可闻风而动。只要有魄力、有实力,“弯道超车”开创新时代,购机者、管理者们应该非常愿意看到。所以,常发在售2款水稻机,“一条线”改成8公斤机型,“另一条线”改成10公斤机型,也存在这个可能。毕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对行业有啥启示?

首先,当“洋品牌”优势明显时,避其锋芒并不是胆怯。将“老一辈”的“游击战术”应用到农机业界商战,不失为策略之一。先“活下去”,徐徐图之,力量集中到一点,适时全力一击,才有望突出重围、转危为安,甚至开创“蓝海”新市场。

其次,“制式”尽量统一,才能减少后顾之忧。此处“制式”也包括产品线数量控制。举例来讲,从数据看,常发“主打”7C型,“护航”7B型,靠这2款机型,常发坐到7公斤市场“第二把交椅”。后续升级时,也可能是“双线”主打和护航。兼顾几年7C型、7B型已售存量市场的零配件供应,就可做到尽快“短小精湛”减少额外支出。

结语:顺势而为,道法自然。鉴定证将要到期,如果续展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强敌环伺,那就“顺势”迈向新市场,踏向新征程。当然,在细分市场获得一定成就后,带着荣誉和美誉,壮士断腕也罢,固本拓新也罢,总比原地踏步、日渐萎缩……强很多吧?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争取尽量会做饭
2025-08-14 11:45:17

清选和损失率,不像喂入量那么直观

发帖
地-球-哥
2025-08-14 11:08:15

实际用着咋样的效果,比广告实在

发帖
半节稻
2025-08-14 10:33:03

良性竞争是好事,厂家得更用心做产品

发帖
李莎
2025-08-14 09:37:30

实力不厚的企业推新品,今年旺季没动静,明年就没继续试错的机会了

发帖
程中云
2025-08-14 09:04:10

就怕价格战,硬扛和跟着降都让利润更薄

发帖
3957830136
2025-08-14 08:38:15

刚进来就要拼

发帖
阅读下一篇

立秋|一叶知秋意,夏尽待丰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流落江湖
1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