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机械行业而言,无论是“后市场”,还是“二手设备交易”,都并非新鲜名词。再往深里说,二手机应用范围拓展,实施二手设备更新再制造,在工程机械领域也存在已久。卡特彼勒等工程机械巨头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布局开展设备更新再制造业务,历经50余年发展,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旧件回收和再制造产业销售系统,为企业贡献了价值不菲的巨额利润。
近年来,我国农机装备行业正在显现出存量市场竞争的鲜明特点,二手机交易、报废更新、以旧换新等业务显示出快速的发展势头,国家及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予以推动,成为众多农机企业的关注点。
以新疆为例,为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兵团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的通知》,提出扩大并调整报废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加力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通知》明确,兵团2025年纳入特别国债支持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种类由15类扩围至27类,其中,纳入国家统一实施的补贴种类有15类,兵团自行确定的农机种类由6类提高至12类。报废并更新购置采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6万元提高到8万元;报废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播种机并更新购置同种类机具,按不超过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可达3万元;报废并更新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在原有政策规定的补贴额基础上,按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报废并更新田间作业监测终端、植保无人机,按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
不难看出,作为采棉机、大型收获机、大马力拖拉机等全球高端机械的集聚地,新疆多年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机械化驱动,存量庞大的高端农机设备正迎来集中更新期,衍生新的市场。
当然,出台报废更新加码政策的不止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也出台了针对性政策予以推动,全国不少区域正在呈现出存量更新市场变化趋势。
有政策驱动,加之国三升国四切换、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产品换代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干预下,二手农机市场流动正在加快。
那么,具有不小规模的二手农机将流向何方?
一部分整机状态优、性能好、可使用的产品流向市场,用户继续使用。
另一部分状态老旧、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则流向具有报废拆解资质的企业。
接下来,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一直感觉到二手农机市场没有达到预想的繁荣景象呢?
标准,是破题关键。
当前,农机二手车市场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各地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细化的交易规则、定价标准、质量评估标准,金融手段、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再进一步说,报废后的农机如何进入再制造体系也是不得不亟待研究的大课题。
不妨仍然借鉴国外顶尖工程机械企业的做法,据了解,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顶尖工程机械再制造,是以机器的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提升废旧机器性能为目的,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采用先进技术和产业化方式,对即将报废的工程机械进行修复和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据统计,经过再制造的工程机械,质量和特性一般不低于新产品,但成本只有新产品的50%,且节约能源60%、节省材料70%,再制造过程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可降低80%以上。与部分国际巨头相比,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业务投入和规模仍有较大差距。由于市场不规范,多年来设备“翻新”和“造假”盛行,破坏了再制造成长的土壤。用户往往认为,再制造产品不过是一台“翻新”设备,认可度较低。
农机装备行业也正面临同样的问题,也许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做法中可以找到更好的借鉴。
针对农机装备行业二手机交易,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二手车市场秩序和标准体系,重点推进二手设备价值评估、二手设备验收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制定与完善,提升设备可信度,增强市场活跃度,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