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抓住四大真需求,农机行业共度时艰!

分享至

梁宁撰写的《真需求》在一段时间非常火爆,一度上了营销类书籍畅销榜首,书中讲了一个“价值、共识、模式”的真需求商业模型,其中说到价值源自需求,因为被需求,所以才有价值。

笔者认为,农机企业的价值源于被需求,包括用户需求、市场需求及利益相关方需求,企业需通过产品满足这些需求。

笔者认为,需求与机会等同,小需求对应小机会,大需求对应大机会。经追根溯源与归纳整理,农机行业存在四大真需求,即企业的四大机遇。

当前,中国农机行业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十字路口。传统市场趋于饱和,同质化竞争激烈,“内卷”成为行业常态。然而,在一片红海之下,真正的需求静水深流。对于有远见的企业而言,深入理解并把握农业机械市场中的四大需求——政策性需求、周期性需求、可持续需求与突发性需求,将有助于企业把握通往未来市场的钥匙,开启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期。

一、突发性需求

我们先说说突发性需求。近期就有一个鲜活的案例素材。

今年秋收季,黄淮海地区阴雨连绵,多地秋粮无法按时收获,秋播时间也严重推迟。一方面,成熟的玉米、大豆、土豆、高粱等收不上来,部分玉米甚至发芽发霉;另一方面,冬小麦、冬油菜等过冬作物无法下种,影响了两季收成。

针对此严峻形势,农业农村部召开特别调度会,分析连阴雨天气对黄淮地区秋收的影响,部署秋粮抢收抢烘及秋冬种工作。会议强调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抓好秋粮抢收抢烘,压茬推进秋冬种,努力克服连阴雨影响,全力以赴确保秋粮丰收到手、秋播种足种好。

为此中央财政迅速行动,下达了4.84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省份开展秋粮抢收、烘干等减灾减损工作,黄淮海地区相关省份也出台了地方政策措施,配套了相关的资金用来抗涝救灾。

解读农业农村部及地方政策措施,我们发现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履带拖拉机、烘干机等农机产品被多次提及。许多地方已出台特殊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购买此类农机,因为水涝田中轮式机无法作业,只有履带机能正常工作。

虽然每个地方都有差异,但整体看有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对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履带拖拉机、烘干机等提高补贴标准和补贴额度,甚至是顶格补贴;二是出台烘干作业补贴,鼓励有烘干设备的合作社、农投公司加班加点的烘粮食;三是鼓励机手把轮式机改装成履带机,并给予改造补贴等。

据说,近期移动式烘干机一机难求,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也供货紧张,同时橡胶履带和履带总成等需求大增,相关配套企业也在加班加点生产。

这类需求不是正常的需求,是由于气象、天灾人祸等突发情况而导致的需求,短期内会来得非常猛,但是不可持续。

二、周期性需求

周期性需求是相对可持续需求而言的,也就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需求量很大,但过了这个周期,需求就会消失或锐减。

与突发性需求不一样,周期性需求是具有一定的周期的需求,这个周期可能是二两年,也有可能是十几年,周期性需求并不是短暂的需求,只是周期性很强,在周期内是有效需求,周期结束之后商机也就随着消失了。

国内有几种农机产品具有明显的周期需求的特征,如粮食烘干机、打捆机、青贮联合收获机等。

粮食烘干机具有代表性。从下图可以看出来,国内粮食烘干机从2010年—2021年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产业周期:培育期、增长期、稳定期、衰退期。

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背后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其一是2009年开始大力推动土地流转,集中化、规模化农业生产晾晒粮食成了大问题,必须从自然晾晒转向机械化烘干,补贴政策也大力支持,所以2010年至2017年是烘干机需求快速增长期。2015年大规模土地流转周期结束后,烘干机基本安装到位,新增需求减少,因此从2018年起烘干机需求逐年下降,这个周期大约是10年时间。

从2021年开始,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的兴起,又一次得到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粮食烘干机一方面是新增需求,另一方面经过10年时间的使用,第一批安装的烘干机已达到使用上限,需要换新设备,也需要升级功能,所以新一轮周期到来

其二是烘干机是有明显的使用年限,且是低频购买、低频使用的农机,通常是10~15年寿命,一旦安装到位,后面10年时间就几乎没有新增需求,且由于一年只在收获季节结束后使用10~20天的时间,使用频率低,寿命长,也决定了其需求的周期性。

周期性需求的农机通常呈现低频使用、低频更新和低频购买的特点,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影响,常出现集中购买现象,这进一步凸显了其周期性特征。

三、可持续需求

这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投资价值的需求,通常是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旋耕机、播种机、犁等具有主航道特征的农机或农机具。

具备“高刚海”特性:

“三高”特性:高频购买、高频使用、高频更新

刚性需求: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农机,具有不可替代性,离了这些农机,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如拖拉机,是数千种农机具的动力平台,几乎具有不可替代性。

海量需求:国内一年销售约有30万台的拖拉机,销售额约为350亿元;销售15万台联合收获机,销售额约为200亿元,每年都有这个销量,需求非常稳定,且需求量巨大。

这类具有“高刚海”特性的农机通常是竞争和争夺最激烈的领域,往往有几家实力强大的巨头,且这些巨头一定是以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为主力的,竞争也最为激烈。

尽管竞争激烈,但市场需求巨大,为众多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正所谓‘大水养大鱼,也养鱼群’。

这类行业通常遵循规模经济效应和马太效应,行业洗牌的过程会很漫长,但最终会完成洗牌,行业被少数寡头垄断。

四、政策性需求

具体到国内,最值得关注的当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国内农机行业对需求的把握,长期来看仍遵循市场需求变化规律,但短期则受政策,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影响。

国内许多企业之所以飞黄腾达,正是因为精准踩中了补贴政策的节拍;而诸多落魄企业,则因未能与补贴政策同频共振。

国内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需求的影响,已然超越了需求本身。持续20年的高强度补贴,使得政策性需求改变了产业周期。在国内市场,与其研究产业周期,不如研究补贴政策更为精准。

政策性需求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易变性,这与真正的周期性需求是本质区别的,通常情况下是需求来得很猛,去得也很猛,而且可能有反复性。

国内玉米联合收获机、插秧机、打捆机、烘干机等农机,曾一度是补贴政策的宠儿。在特殊补贴政策扶持下,它们风光无限;而一旦补贴政策减弱或退出,这些行业便迅速被打回原形,相关企业也随之经历大起大落。

后记:国内农机行业有其特殊性,与欧美市场相比,国内农机市场上政策的影响力和作用会更大,同时又会受需求周期性、突发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国内干农机,一定要深刻洞察真需求和假需求,要仔细分析是周期性需求、可持续需求,还是突发需求和政策性需求,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企业才会在市场上游刃有余。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梯子上启动
2025-10-15 11:46:03

真从农业的需求来考虑,农机在功能上的上限和潜力非常巨大...只是当前的工业技术还没发践行这些创意和需求

发帖
青县草皮
2025-10-15 10:50:29

没挺过一次周期,都是走过一次低谷

发帖
搬砖农业人
2025-10-15 10:09:45

现在还敢扩产能的企业 都是巨头或者行家

发帖
争取尽量会做饭
2025-10-15 09:30:51

很多需求都缺足够的机器,所以现在谈饱和纯粹是逃避现实问题

发帖
机电一体
2025-10-15 08:59:23

要想办法跳出刚赚到钱市场就饱和的循环

发帖
阅读下一篇

“云”上调度 雨中守护|雷沃数智化服务为“三秋”抢收装上智慧大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喷
258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