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为何农机产业唯一未达预期

分享至

有外媒报道,在我国一度锁定发展的10大产业关键技术中,有四个产业已处世界领先地位,分别是电动车、能源与发电、造船、高铁;有五个接近目标,即航空与航太、生物科技、先进材料、机器人与工具机、半导体。唯一未达预期的是农业机械。作为行业人士,看到这个消息,感觉这个报告很客观。

如今,中国在核反应堆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无人机制造商占据美国商业市场90%的份额;我国的机器人公司正逐步从国际企业手中抢过中国国内市场份额。在半导体方面,尽管中国在先进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制造设备等领域仍落后,但正在积极研发,同时在较不先进的半导体供应链具主导地位。

相形之下,农业机械,也只有农业机械,与外资的距离未能明显缩小。

在2023年汉诺威国际农机展上,一位国内龙头企业的负责人承认,我国拖拉机100马力以上的产品很难进入美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市场。目前我国超过100马力拖拉机,更多的出口到原苏联区域和非洲等不发达或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出口到发达国家的10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更多地是用于园林机械市场。为何导致这一现象,既有共性的原因,更有我们农机行业自身的特性因素。分析起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或是主要的。

一是农机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我国农机产业规模仅约为汽车产业的1/30,很多汽车领域一家企业的产值就远远超过农机全行业,像上汽、一汽、东风、奇瑞、比亚迪等汽车企业。与农机产业的近亲产业工程机械相比,农机产业规模也不及其营收规模(2024年为8165亿元)的1/3。较小的产业规模使得农机行业在资源获取、人才吸引、技术研发投入等方面都相对处于劣势。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像大规模产业那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限制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升级。

产业规模的基本盘子小,就难以支撑较大规模的制造企业。各类机构评出的百强、五百强实际上是指企业营收规模。相形之下,2024年汽车行业的老大比亚迪与工程机械行业的老大徐工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771.02亿元和916.60亿元。徐工归母净利润59.76亿元,良好的盈利能力与规模为企业后续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由于历史、国情及产业规模本身的原因,目前我国农机企业营收规模最大的是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但2024年其营收也才为174亿元,另两家营收达百亿级的农机企业中国一拖和沃得农机为120亿元出头。可以看到,我国农机企业与工程机械企业规模尚存在天壤之别。

二、农机产业利润率低下。

营收规模小,自然导致盈利规模小。农机的消费对象主要为农民,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购买力低,这就导致行业利润率“天然”低下。利润率低,农机企业就难有研发创新的底气与实力。目前我国农机全行业挣的利润,不及美国约翰迪尔、美国凯斯纽荷兰和美国爱科等上市公司中的任何一家,甚至也不及德国科乐收、日本久保田中的任何一家。相关数据显示,2024财年约翰迪尔的营收尽管较上年下滑16%,但仍达到不可思议的516.7亿美元,净利润则为71亿美元(其中大农机业务为317.9亿美元,约为2283亿人民币,净利润则为惊人的50.91亿美元,约为365.64亿人民币)。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没有利润,企业就显然没有能力招来更优秀的员工,没有钱进行基建设施建设,就缺乏能力投入下一轮研发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目前,我国农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低,这也我国农机企业的盈利能力低有直接关系。如何提升盈利能力,对于行业来说,还是要反内卷,不搞低端的价格竞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要加强引导,别让低端的产业竞争拉低整个行业的竞争层次。

三、政策执行中的偏差。

2004年以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推动农机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走偏的现象,减少了这项政策的正外部性。如果有形之手力量过于强大,需要进行检讨与审视。一些地方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执行存在偏差与误区,有些地方借补贴办展或招商引资,这都是表现,当然还有其他更多形式,这些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竞争机制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而部分企业为了获取补贴,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迎合补贴标准上,而非真正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方面。这不仅导致市场上出现一些低质低价产品充斥的现象,也影响了真正有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的企业的发展,阻碍了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农机企业领导们需要扪心自问一下,这些年,你的技术与产品取得了多大的令人感到自豪的进步?你的企业取得了哪些令人称道的创新?

可以说,我国农业机械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发展滞后,未达预期目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优化相关政策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农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差距像一面镜子,映照不足,也照亮前行的道路。 认清自我,方能超越;明了差距,才可进步。正确认识差距、对待差距,保持清醒与上进心,变压力为动力奋起直追,是所有农机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bevin84
2025-08-25 11:49:47

要生存还要创新,再肩负上全行业的期望...龙头企业也不好当

发帖
青县草皮
2025-08-25 11:20:10

看外部差距,要先跟十年二十年前的本土农机比一下,看看哪些变化和没变

发帖
常青树79
2025-08-25 10:24:36

出现这个局面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

发帖
X-XXXml
2025-08-25 10:04:14

共性问题大家都有,但特性问题更关键

发帖
开拖拉机的00后
2025-08-25 09:10:32

比利润就知道,没利润咋创新、咋进步?

发帖
阅读下一篇

十六载精耕“沃”土,智“驱”农机征新程|德沃集团成立16周年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牛八哥
4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