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TV1、央视频推送了《中华考工记》的节目,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东方红无人驾驶拖拉机引起全网关注,网友纷纷评论“无人驾驶拖拉机,将来种收全靠它!点赞祖国强大科研队!”“哇塞,东方红拖拉机太厉害啦!”……
《中华考工记》在央视频、央视新闻等多平台播出后,迅速在中国一拖视频号引发热烈反响,超20万次的播放量,转发量也达到了1.3万。众多网友纷纷关注,评论区热闹非凡,大家围绕节目中展示的东方红拖拉机先进技术、创新设计等话题热烈讨论。中国一拖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无驾驶室大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就是藏在田间的科技帮手,其作业精度尤为亮眼。主持人走进中国一拖,专门针对它的“高精度”发起挑战——让拖拉机按规定路线行驶,全程不能压破路面的水球。水球薄如蝉翼,稍有偏差就会破裂,可谓对拖拉机直线行驶精度的严苛考验。……
《中华考工记》这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一拖智能拖拉机视频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是人们对中国制造的牵盼
中国一拖作为共和国农机工业长子,承载着更多国人情愫。东方红无人驾驶拖拉机亮相《中华考工记》,首先是对我国农机工业发展成就的肯定。中国一拖不负人民期望,用创新成果回报国人。
早在2022年央视《智造中国》单日两次直播一拖智能生产线,108万人同步观看,展示“单班日产200台拖拉机”的“中国速度”。哔哩哔哩“从第一台拖拉机到5G无人驾驶”对比视频(播放量309万)等引发共鸣,弹幕热议“农机湘军”“智造强国”等。充分展示了国产农机的高性价比优势,动力换向机型获国家补贴后,价差仅1-2万元,迫使进口产品降价30%。缅甸、澳大利亚等用户实证:YTO拖拉机适配多地形、低故障率,60马力机型“前进后退一键切换”提升耕作效率。
千万次的视频播放量,是国人之赞许,更展示了国人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
启示之二:一拖从“柴油朋克”到“东方神车”的蜕变,是我农装产业健步发展的缩影
中国一拖以“智能化+产业链”双引擎,将“铁牛”进化为“智牛”,其千万级传播量既是民众对粮食安全装备自主化的信心投射,亦是中国制造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型的缩影。未来随着混动/氢能拖拉机、精准农业共享平台等落地,“脚不沾泥种田”的愿景正加速实现。一拖集团从“柴油朋克”到“东方神车”的蜕变,深刻反映了中国农装产业从粗放制造向智能创新的转型历程,其转型路径可分为以下四个维度:
1、技术革新:从机械蛮力到智能内核
核心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突破无级变速、动力换挡、液压智能电控等自主技术,高端机型排产占比超80%。2020年研制国内首台5G氢燃料电动无人拖拉机;2025年推出400马力混动机型,实现“零碳耕作”。融合北斗厘米级导航、AI大模型及物联网平台,农机变移动智能终端,协同无人机与田间传感器,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收割效率达人工百倍。
2、全球突围:从价格优势到技术品牌双输出
市场覆盖与口碑。2019年至今出口超80万辆,相当于每4分钟一台登陆海外。畅销90余国,墨西哥农场主、塞尔维亚农户、澳大利亚用户等实证其可靠性。
3、制造体系:从人力密集型到“灯塔工厂”
智能工厂迭代。机械臂精准焊接、AGV无人车配送,每3分钟一台“东方红”下线,效率堪比消费电子产线。产业链协同。洛阳农机装备科技产业社区集聚上下游企业,形成研发—制造—检测闭环生态。
4、产业启示:中国农装崛起的核心逻辑
技术自立与弯道超车。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局部领先(如无级变速拖拉机迫使国际竞品降价30%)。需求精准适配,丘陵山地拖拉机填补无机可用空白;混动方案响应全球低碳趋势。全球化协作与竞争。借“一带一路”输出“中国方案”,外媒直言“中国正撼动工业各细分市场”。
一拖的“柴油朋克”印记曾是农业机械化的启蒙符号,而今日“东方神车”则象征中国制造的双重跃迁:以自主技术打破高端垄断,以绿色智能重塑全球农业图景。其路径亦为高端装备业提供范本——唯有将科技创新锚定市场需求,方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从“追随者”到“定义者”的蜕变。
启示之三:写给一拖,也写给中国农装产业
回顾过去,岁月峥嵘;展望未来,砥砺搏进。辉煌已成过去时,荜路攒行中国人。一拖的发展,是中国农装产业的缩影。从“一五”时期的“引进消化”,到改革开放后的“自主创新”,再到新时代的“智慧农装”,中国农装产业正在经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的转型。从“传统制造”到“智造高地”,我农装产业正以产业集群崛起。洛阳以一拖为龙头,打造涵盖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向千亿农机产业目标加速;济宁大安镇智能农机产业获评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拥有金大丰、国丰等知名品牌,年总产值近20亿元。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应用,如高粱抗除草剂品种、谷子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单产提升90.8%)、智慧农机(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政策与市场联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农机购置补贴、“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产业整合与国际合作。例如,东北通过粮食安全战略整合资源,新疆通过棉花产业打造规模化种植与品牌化出口。
从“跟随”到“引领”的华丽转型,从高端化(研发无级变速拖拉机、智能温室、高端轴承等“卡脖子”装备,提升产品附加值);智能化(推动智慧农装(无人驾驶、物联网、大数据),如一拖的“新型轮式拖拉机柔性智能工厂”,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种养循环(如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发酵),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品牌化(打造特色品牌(如东方红、金大丰),延伸产业链(如农业+旅游、农业+电商),提升品牌影响力)。
结语:以“一拖精神”照亮农装产业未来
一拖的70年,是中国农装产业从“0到1”的突破史,也是“青春与祖国同行”的精神史。作为中国农装产业的“链主”,一拖用“自主创新”打破垄断,用“产业链带动”激活集群,用“三代传承”延续精神,为中国农装产业走向“全球领跑”提供了样本。
未来,中国农装产业需要继续以“一拖精神”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正如一拖党委书记赵维林所说:“既要传承红色基因,更要拥抱时代变革”——这,也是中国农装产业的未来方向。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