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米豆轮作种植”为黑土地做“按摩”

分享至

初春的东北,大地苏醒。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种粮大户”赵永东经营着3000公顷的玉米与大豆轮作耕地,“大豆根瘤菌固氮,两年多的轮作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耕地越来越有劲了,像是给黑土地做了一套舒筋活血的‘按摩’”。

资料图

长白山脚下的敦化是农业生产上的冷凉极早熟地区,独特的气候让这里成为优质高蛋白大豆的最佳种植区。但在三四年前,这个吉林省大豆生产“冠军县”的大豆种植面积降到谷底,不到高峰时的一半,不少以往的大豆与玉米轮作地变成了“纯”玉米地。

农民虽然深谙轮作能保护耕地的道理,但比较效益却是更现实的选择。“那时候玉米价格高,大豆吸引力不行。”59岁的敦化市永青村村民胡永祥说,玉米每公顷的收益比大豆高出上千元,“大伙当初肯定选择种玉米”。

但种了快40年地的胡永祥始终相信轮作对土地最好。“大豆连年种会重茬,产量越来越低,如果一公顷地连种三年,第三年产量比第一年要低三四百斤。”胡永祥说,如果连年种玉米,耕地养分流失,“产量就得靠化肥‘催’了”。

2016年国家在吉林等9省区开展耕地休耕轮作试点,敦化是吉林省耕地轮作的重点。“敦化以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以玉米与马铃薯、玉米与杂粮杂豆轮作为辅。”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主任马金宝说,玉米与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菌固氮养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玉米与马铃薯或杂粮杂豆轮作,减轻病虫害,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结构。

胡永祥经营的6公顷耕地去年回归大豆与玉米轮作传统。赵永东说,国家对耕地轮作的好政策“激励”了他把经营面积从三年前的600多公顷扩大到如今的3000公顷。

敦化为了让农民更好地掌握耕地轮作种植的先进技术,去年在每个乡镇建设了至少一处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田间课堂”,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重点推广轮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米豆轮作”条件下缓解残留药害技术等。

据了解,敦化去年耕地轮作面积达到80万亩,其中玉米大豆轮作面积77万亩,而通过耕地轮作,实现亩节肥30公斤,节本增效90元。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小农户不是大生产的对立面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爱农好机者
1232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