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农机行业处于第一产业周期的末期,整体处于不景气区间,行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发展最成熟的拖拉机行业更是处于深度不景气区间,已经承受了连续三年持续下行的压力,2025年对于拖拉机行业,并没有明显的利好,近期随着补贴数据、国家统计局、海关等数据的陆续出台,上半年拖拉机行业真实情况已浮现于众人的眼前。
整体看上半年国内拖拉机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技术分化、政策主导、市场分层等多维特征,结合在市场一线的考查,笔者对重要特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如下:
一、整体销量与销售额:全线下滑,结构分化
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目前国内拖拉机行业处于第一产业周期的末期,也就是说处于衰退期(转型期),观察整个拖拉机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早在2013年行业就度过了高峰期,在2015年之后已经进入到了下行区间,期间2020年、2023年有过两次销量高峰,但都属于特殊情况,前者是新冠疫情后补贴政策应激反应造成的小高潮,后者是排放标准升级助推对未来需求的透支,虽然短期内销量激增,但并没有改变行业的发展轨迹,而且造成了后几年行业的深度不景气。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2025年拖拉机行业度过了上半年,从真实的产销情况下,1-6月国内累计生产各类拖拉机26.6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21%,这是在2024年同期下滑基础上的惯性下滑。
从补贴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各类型农机产品销售额近232.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近一半,其中轮式拖拉机销售额103亿元,同比下滑显著。
当然下滑只是结果和现象,而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近三年粮食价格低迷影响了农民的购买力,据一线了解到的情况,去年东北、黄淮海、新疆地区玉米种植户普遍亏损,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价格持低迷影响了几乎所有的农作物的价格。
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疲软,从2004年开始,持续20年的高强度补贴,对需求透支最严重的就是拖拉机,从安徽颖上王岗村、山东郯城徐蒲坦村两个国内最大的二手农机市场上可以看到堆积如山无法及时销售出去的二手拖拉机。
但是市场也并非是单一维度,“魔鬼藏在细分里”,结构化的分析,就可以发现虽然整体市场在下滑,但是10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尤其是200马力及以上的重型拖拉机占比在快速的增加,这背后反馈的原因是需求升级和用户结构的变化。
二、竞争格局:“马太效应”凸显,尾部出清加速
从2010年之后,国内拖拉机行业多极化格局逐渐形成,整体看有五大阵营:跨国公司阵营、国产一线品牌、国产二线品牌、国产新势力品牌、低线品牌,最高峰时有250多个品牌,2025年仍然有200多家。
但从2020年疫情之后,一拖东方红、潍柴雷沃、东风农机等头部品牌的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开始发挥将效用,“马太效应”开始发挥作用,行业资源和市场份额开始向头部企业集中,在2025年上半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1-6月份,CR5市场占有率接近60%,其中一拖和潍柴雷沃两家分走了40%,其余200家企业只分到了40%的市场份额,从销售规模看,上半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拖拉机企业只有4家,而超过20亿的只有三家,其余的企业大多是数百万,甚至几十万元,充分表明了强者恒强的竞争特征。
虽然行业仍然呈现的是多极化格局,但在“马太效应”的魔力之下,国内拖拉机行业的长尾效应在快速消退,表现在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仍然每年有十几个小品牌退出市场,另外就是200多家小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的萎缩,小品牌让出的市场份额不断的被头部品牌吃进,随着自动档时代的到来,大多数拖拉机企业会被技术洗牌,出清速度会加快。
三、技术进步:路线混乱期,政策不明朗,企业很迷茫
整体看,补贴政策对拖拉机更加友好,2024-2026年新三年补贴政策有结构性的变化,对技术落后、保有量大的马力段实行降补、限补等抑制政策,对于高效率、智能化、绿色环保的拖拉机“优机优补”、“扶优扶强”,同时大力鼓励和促进新能源农机的发展,如2025年3月8日江苏省率先开展混合动力拖拉机补贴,200马力及以上混动拖拉机补贴17.5万元,这是史上对拖拉机最高的补贴标准。
所以,当下补贴政策抑制和打压保有量大、技术含量不高的棱式换挡、同步器换挡拖拉机,鼓励和支持动力换向、动力换挡、CVT拖拉机,对于新能源拖拉机出台特殊的补贴政策,对纯电拖拉机补贴政策态度不明。
补贴导向是高效率、智能化、新能源,但是现实环境中主流需求仍然是棱式换挡、同步器换挡拖拉机,“身体”和“灵魂”的分离让国内拖拉机企业普遍陷入迷茫之中。
其一是动力换挡/CVT。这两种技术在国内仍然没有被攻克,补贴政策虽然都支持,但是也有侧重点,按欧美国家的历程,动力换挡是CVT的过渡或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但国内似乎优先支持CVT,但CVT技术实现难度明显高于动力换挡,所以即使是有实力的大企业,面对动力换挡和CVT的选择也很纠结。
其二是动力换挡/CVT和电动拖拉机。目前江苏、安徽、甘肃、新疆等省份已出台了对混动拖拉机的补贴,有消费称混动拖拉机会快速进入国补目录,但这四个省对CVT和混动拖拉机均有高额补贴,政策动力换挡/CVT,更多的是“赛马不相马”的折中的态度,而赛马就会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其三是混动和纯电。江苏、安徽、甘肃、新疆率先发起对200马力及以上混合动力拖拉机的补贴,但目前没有一个省区宣布对纯电拖拉机的补贴,混动和纯电都有相关的使用场景,从实现难易程度看,100马力以下的纯电拖拉机研发和制造的难度更低,另外是不是很快就会有纯电拖拉机的补贴政策出台?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让想通过纯电拖拉机实现换道超车的企业也很迷茫。
其四落后技术与先进技术。行业内普遍认为滑动齿轮、啮合套、同步器换挡的拖拉机是落后技术,但是目前85%的现实需求是这些落后技术实现的;同时行业内普遍认为动力换挡、HMCVT、EMCVT是先进技术,但搭载先进技术的拖拉机产销量占比不到20%,“远水解不了近渴”,很多中小企业可能会死在技术升级的前夜,但不重视这些技术也没有未来,到底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于新技术,还是继续深耕于落后技术和传统拖拉机?这是很多拖拉机最纠结的地方。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企业都明白这个道理,大企业可以全技术路线押宝,但小企业必须要做出选择,在当下的路线混乱期,政策又不明朗,所以拖拉机企业很迷茫。
四、区域市场:需求分层与市场热点转移
国内拖拉机市场长期存在层次性和梯度转移的特征。
层次性就是存在高、中、低不同的层次的需求,其实国内的市场需求要更加丰富和复杂,笔者称其为“千层饼”状的需求结构而梯度转移则是需求有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过渡和转移,如2020年前后黑龙江市场200马力是主流需求,而2025年黄淮海地区200马力也马为主流需求,而黑龙江市场拖拉机主流需求向300马力升级。
但过去方向和节奏明确的层次性的梯度转移的规律和周期已经被打乱,国内拖拉机市场呈现了更加复杂的需求特征。
传统的需求分层和梯度转移是基于土地条件和规模化水平的,而自从2009年以来的土地流转、2015年以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以来的土地托管服务,这种从高端市场向低端市场逐阶转移的规律被打破。
目前的市场特征是土地流转面积和比例大的地方,需求变化大,且向着高端、高效率、智能化单一方向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速度快、建设标准高的地区也有这种需求等征,在一些社会化服务水平高的地区也有这种需求特征。
过去东北、新疆是国内争夺最激烈的市场,同时也是大马力、高端拖拉机的主销市场,但近几年黄淮海地区的山东、河南、皖北、苏北、河北等地区土地流转速度快,规模化水平速度提高,组织化用户崛起,用来只有在新疆和黑龙江能销售出去的300马力以上拖拉机,12公斤以上喂入量的大纵轴流联合收获机现在在黄淮海地区需求旺盛,每年春播春耕、三夏、三秋时节,新疆、黑龙江、内蒙的大型农机到黄淮海地区跨区作业。
今年上半年,拖拉机市场也有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新疆、黑龙江、内蒙等传统的主销市场行情低迷,而黄淮地区、中原市场200马力以上重型拖拉机占比提高,尤其是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麦赛福格森等欧美跨国公司的200马力以上的动力换挡\CVT拖拉机需求强劲,这些企业乘机增加了销售网点数量,细化了网络密度。
另外西北、西南、华南等传统的拖拉机边缘市场,需求结构也有很大的变化,西北地区对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需求明显增加,而传统的南方水田区的拖拉机的马力段也在上延,背后共同的需求是高标农田建设、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
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速度快、标准高的地区,土地流转速度快的地区,土地托管面积大比例高的地区,一定是大马力拖拉机的增量市场。
五、出口成亮点:逆势增长填补内需缺口
先看看外需市场整体情况。欧美农机市场整体处于下行调整期,美国市场今年农机行业持续低迷,拖拉机部总销量同比下降了11%,联合收获机总销量同比下滑43%;英国市场上半年机注册量同比下滑17.2%,西欧(法德意)拖拉机销量普遍减少10-15%。
欧美市场不景气影响了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克拉斯、雷肯等当地跨国公司的业绩,约翰迪尔近两年销量收入下降,且不停的调低盈利预期。
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拖拉机的出口仍然延续量价齐升的良性趋势,海关数据显示1-5月拖拉机累计出口74429台,同比增长12.6%;出口额36.46亿元,同比增长31.2%。
国内拖拉机行业不但保持长期的贸易顺差,而且顺着额越来越大,这背后反映的是国产农机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的双提升,以及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和意识的提升。
总结:结构性调整下的行业走向
当下国内拖拉机行业处于衰退期,这是不争的事实,补贴数据和现实市场都能说明这个问题,但在市场下行中仍孕育着三重升级主线,这是行业未来的机会所在。
一是产品高端化。这表现在国内拖拉机行业产品功率段仍在不断的上延,且动力换挡\CVT等高端技术的机型数量和占比都在提高,而传统的啮合套、同步器机型在加速淘汰。
二是能源绿色化。很明显国家和相关部委非常重视新能源农机,尤其是电动农机,上半年江苏、安徽、甘肃、新疆等地出台了对混动拖拉机的补贴,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推动了一系列有关电动拖拉机的工作,电动拖拉机的国补已是临门一脚。
三是行业集中度提高。很明显,当下国内拖拉机行业竞争的主线是“双雄争霸”,这种竞争会极大的促进行业的转移升级,同时也会出现“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的疚,两大巨头会越来越强,而200多家中小企业则会沦为炮灰。
展望下半年随着粮价的回升预期增强,设备更新政策、以旧换新等政策的落地,国内拖拉机行业有望触底反弹。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