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农机家园

今日问题 42

|

全部问题 2784

发表新帖
排序:
全部
回贴时间
1

农机展

昵称
8

国机集团

央企制造,卓越品质

流量
3

媒体中心

这里很不错,欢迎来打卡

农机企业家
0

明天就要开始的会议

10月25日
时间:14:00-17:00

会议名称:中外农机贸易大会

地点:会议中心一层S109会议室



时间:18:00-21:00

会议名称:中外农机贸易对接会

地点:会议中心五层多功能厅1



时间:18:30-20:00

会议名称:WFP招待会(外宾)

地点:会议中心二层S209会议室



时间:全天

会议名称:第十届亚太农机协会理事会农业机械制造商及经销商培训与考察暨第十一届亚太农机协会理事会成员会议

地点:会议中心二层V22会议室

姜東日
0

“压货如山”:渠道之殇,行业之痛

东北某地农机经销商老张最近彻夜难眠。他刚收到上游厂家发来的新季度进货指标——尽管去年进的数十台拖拉机还有一半停在仓库生锈,账上流动资金早已枯竭。“粮价低迷,农民不愿买机器,我仓库都塞满了,厂家却还要压货”,老张无奈地说,“不做代理活不下去,继续做代理还是死路一条”。
老张的困境并非个例。补贴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国内拖拉机行业总销量仅为90123台,相比2024年同期的145137台大幅萎缩37.9%,几乎被腰斩。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一颓势已蔓延至全品类农机产品。
水稻插秧机市场同样惨淡。截至8月1日,全国补贴公示销量仅为30875台,较去年同期锐减23000多台,同比降幅高达43%。
可以来说,当前农机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市场需求疲软、补贴政策退坡、农民购买力下降,整个产业链都在负重前行。然而,就在经销商们苦苦支撑之际,某些企业变本加厉地对经销渠道强行压货,将自身经营压力转嫁给下游,导致众多经销商资金链断裂、库存积压如山,甚至濒临倒闭。
老张经营农机代理十多年,近来每每望着仓库里塞满的、厂家硬性摊派的新机器,只能不住地摇头:“看我这院子,一大片机器,每月都在亏损,资金链绷得快要断裂了,厂家还在一个劲儿塞货,这不是要把我们活活逼上绝路吗?”
强行压货,无异于杀鸡取卵
在行业下行周期,合理的库存管理本应是厂商与经销商共同面对的挑战。然而,厂家却采取了“以压代销”的野蛮策略——为了完成自身销售目标、美化财务报表,不顾市场需求实际,强行向经销商摊派远超消化能力的库存,若经销商不予接受,则厂家直接在要货系统中给经销商创建要货订单,并强制要求经销商在限定时间内进行确认,甚至直接发货至经销商,不予接货的直接更换代理渠道。
许多经销商反映,压货厂家的销售政策近乎“霸王条款”:
强制提货:不完成厂家制定的提货指标,就面临直接断供畅销机型、削减返利、取消代理权的威胁。
库存积压:经销商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机器,资金被深度套牢,现金流几近枯竭。
低价甩卖:部分经销商为回笼资金,不得不亏本甩卖,导致市场价格混乱,进一步加剧行业恶性竞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无奈道:“现在卖一台亏一台,但不提货就失去代理资格,提了货又卖不动,简直是进退两难。”

短视行为,终将自食恶果
厂家的强行压货,看似短期内可以粉饰业绩,但长远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
透支渠道信任:经销商是品牌触达市场的关键纽带,若因压货导致大批渠道商倒闭,品牌的销售网络将迅速萎缩。
扰乱市场秩序:经销商被迫低价抛售,不仅损害品牌价值,还会引发行业价格战,最终反噬厂家自身利润。
损害行业生态:农机行业本就面临转型升级压力,若企业一味压榨渠道,只会加速行业恶性循环,让整个市场更加艰难。

厂商与渠道,本该共生共赢
真正的行业领导者,不应在市场寒冬时只顾自身利益,而应与渠道共克时艰。遗憾的是,某些企业选择了“竭泽而渔”,用短期业绩牺牲长期伙伴关系。这种“杀鸡取卵”式的经营策略,最终只会让品牌信誉崩塌,失去市场的信任与支持。
结语:压货如山,压垮的是行业的未来
农机行业的困境,需要厂商、渠道合力破解,而非单方面让经销商“买单”。若继续漠视渠道死活,强行压货的恶果终将反噬自身。

农机人老张头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22日:明日购新电表 要防烧型

老苏服务日记
7月22日 星期二 晴转阵雨
今日大暑,天地如蒸笼。晨起推窗,热浪便扑面而来。田间地头蒸腾着白气,农人们弓着脊背劳作的身影,在热雾中若隐若现。这景象愈发让我觉得\"粒粒皆辛苦\"不是虚言,盘中餐食更当珍惜。
 寅时五刻,天光未明。心连心示范基地的大棚里已人影绰绰——采椒的妇人指尖翻飞,拆绑线的老农动作娴熟,整理滴灌管的青年手脚麻利。暑热当前,农人们都懂得与太阳赛跑,趁着晨露未晞时完成最繁重的活计。
我是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唤出的。拖拉机手老纪的\"铁牛\"漏油严重,偏偏坏在密不透风的大棚深处。检查发现油底壳渗漏已成线状,当即决定让老纪将机器开回维修中心处置。
维修过程颇费周折:
1. 油底壳重新打胶安装,更换机油及滤芯
2. 意外发现空滤严重堵塞
3. 点火系统故障排查陷入困境:
  - 初次误判为开关故障
  - 三赴县城寻觅配件(汽配城→总公司→十一号大道)
  - 最终确诊为继电器及线路问题
4. 检修中烧毁相伴多年的测电表,如失老友
当调整完离合器与刹车,听着拖拉机重新发出欢快的轰鸣时,夕阳已染红半边天。汗透的工作服紧贴在背上,指缝里还残留着机油的气息,但看着老纪朴实的笑脸,这份满足感胜过空调房里的清凉。
夜阑人静,在维修日志上落下最后一笔。特别在备忘栏用红笔标注:\"明日购新电表,要防烧型\"。窗外骤雨初歇,隐约传来蛙声一片,明日想必又是个蒸腾的暑日。
2025.7.22.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19日:最好的售后服务:只保养和培训,不修理

老苏服务日记
7月19日 星期六 晴 高温橙色预警
晨光未现时,我已行驶在蜿蜒的乡道上。连续多日的高温炙烤,让柏油路面都蒸腾着热浪。为避开正午毒日头,这些天我们维修队都遵循\"日未出而作,日盛而息\"的工作节奏。
凌晨四点多的太平关加油站寂静无人,天红加油站也大门紧闭。仪表盘油量警报灯固执地亮着,直到乐观加油站才迎来清晨第一位值班员。\"苏师傅又这么早?\"熟悉的寒暄中,油箱渐渐满溢。
杨梓镇刘总的维修部前,配件运输车已候在晨露里。今天的\"手术\"清单颇长:托架总成这个\"大块头\"足有二百多斤重,前传动轴磨损严重,连带搖摆销支座、定位销等都需要更换。拆解时发现,若机主王师傅能及时拧紧那颗松动的螺栓,或许就不必耗费这数千元配件。刘总搬来他的新风炮,我们在逐渐升温的空气中配合默契,赶在十点前让拖拉机重新唱起欢歌。
午后转战心连心农业示范基地。凉爽的机库里,赵机手正认真记录着机油尺刻度。\"苏师傅,液面已低于最低线了。\"看着他工整的检查记录,想起早上王师傅那辆\"病入膏肓\"的机车,不禁感慨:农机如人,小恙不治终成痼疾。
 暮色中整理今日日志,笔尖在\"预防性维护\"四个字上顿了顿。想起同行常说的老话:\"机器疼了不会喊,全凭主人多察看。\"或许我们该在维修包里常备些《农机自查手册》,让更多机手明白——最好的售后服务,永远是——只保养和培训,不修理。
2025.7.19.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服务日记|7月10日:植保无人机 钢铁蜻蜓

老苏服务日记
7月10日 晴 热浪灼人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田野变成了天然的温室,各类作物在骄阳下竞相生长。早稻已进入灌浆期,青黄的稻穗谦逊地低垂着头,在热风中轻轻摇曳;中稻正在悄悄孕育着稻穗,分蘖的秧苗即将挤满田垄;晚稻的种子早已在湿润的泥土中扎下了根;玉米穗须开始染上成熟的深褐色;棉花枝头零星绽放着粉白相间的小花,像给绿野别上了精致的胸针。
高温似乎给农机按下了暂停键,唯有植保无人机仍在田间穿梭。这些灵巧的\"钢铁蜻蜓\"已成为乡村新景,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女飞手正娴熟地操控着这些科技精灵。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图景,正在新农人的手中悄然改变。
难得清闲的农机维修员,此刻正伏案整理近期的维修案例。那些沾满油渍的笔记,将化作同行们手中的维修宝典,在另一个维度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
2025年7月10日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9日:远程指导排除液压提升问题

老苏服务日记
7月9日  晴转多云
今天热得厉害,太阳晒得人发昏,连窗外的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好在下午起了北风,总算凉快了些,风吹进屋里,带着点干燥的尘土味,但总比闷着强。  
工作上还算顺利,远程指导了一位远方机主排除液压提升问题。视频里对方操作有些生疏,但态度很认真,一步步跟着调试,最后总算解决了。这种隔着屏幕也能帮到人的感觉还不错,虽然只是小问题,但能省去他们叫售后的麻烦。  
傍晚风更大了些,云层被吹散,天边透出点橘红色的光。明天应该不会这么热了吧。
2025.7.9.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8日:表象之下 小故障与大工程

老苏服务日记
7月8日,晴光潋滟。
寅卯之交,车间铁门咿呀作响时,昨日的粉碎机已卧在案上等候诊治。榔头与铁砧的叮当声惊醒了檐下的麻雀,这些灰褐色的乐师们便扑棱棱地加入晨曲。当最后一枚螺钉吃进螺纹的刹那,东边天际正晕开胭脂色的霞霭,汗珠顺着下巴砸在扳手上,洇出深色的星芒。\"老苏师傅真守时!\"晨雾里钻出个沾着草屑的身影,机手咧嘴笑出一口白牙。
小孙儿软糯的呼唤混着煎饼香气飘来时,我正用汽油搓洗指缝里的油泥。韭菜末镶在金黄的蛋饼里,绿豆粥漾着清甜的波纹,碗沿碰着筷子叮叮作响。
未时的日头最是毒辣,手机突然跳起来。都昌交界处的拖拉机罢了工,电话那头的嗓音比发动机还焦躁。服务车碾过晒软的柏油路,两畔稻田里腾起蜃气,整条公路竟像专为我辟出的绿色通道。
山坳里那台铁牛耷拉着脑袋,它的主人却不知躲在何处树荫下。待那草帽影子从山坡晃下来,车底已积了半掌深的汗渍。脱槽的连接套像道被撕开的口子,碎裂的金属边缘还留着挣扎的痕迹。更换配件时,汗碱在工装后背绘出深浅不一的盐渍地图。
归途忽遇乌云压境,凉风卷着枯叶拍打车窗。这多像昨日修的那台收割机——农户说脱粒筒卡死,拆开才见是粒枣核大的石子作祟。而有时以为是松动的小螺丝,反倒要拆开半个机身才能触及。
暮色漫过修理台时,发现有台打药泵的皮带轮还留着道浅痕。明日得寻块细砂纸,给它打磨得光亮些才好。
2025.7..8.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7日:愿以匠人之手 铸太平之基

老苏服务日记
7月7日小暑,晴热高温。
江南暑气正炽,蝉鸣聒耳,柏油路上蒸腾的热浪扭曲了远处的风景。晨赴风鸣村部,水泥停车场已成烙铁,无片荫可蔽。铁器烫手,汗透重衫,工装后背渐渍出盐花。幸备足盐汽水,方免暑毒侵体。及午时事毕,驱车归家如避火。
家中早有绿豆汤澄碧,西瓜红瓤黑籽,列于案上。冷气袭人,始觉魂灵归窍。
未几,示范园机手来电求诊。观其症候,知非小恙,遂令载至维修处。拆解方见粉碎机内伤甚重,需大动筋骨。铁器铿锵间,机主拊掌叹:\"苏师傅手法利落,真庖丁解牛也!\"车间虽热,然鼓风呼啸,较之露天炙烤已属清凉。
配件需夜至,只得暂歇。明日须赶在晨露未晞时完工,免误农时。
归途见晚霞如血,忽忆今乃\"七七事变\"八十八载。铁器犹可修,国殇不可忘。愿以匠人之手,铸太平之基。
2025.7.7.小暑夜
灯下汗未干。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6日:恒流泵固定螺栓松脱的解决

老苏服务日记
7月6日 晴热高温
 \"梅夹伏,热得哭\"的农谚果然应验。今年又逢闰六月,持续的高温让整个农机维修部都笼罩在蒸腾的热浪中。
晨光熹微时,意外地没有接到报修电话。难得清闲,躲在空调房里啃着冰镇西瓜,享受这暴风雨前的宁静。正午的太阳像烧红的烙铁悬在头顶,刚躺下准备小憩,手机便急促响起——天红镇李老板的拖拉机漏油了。
 \"苏师傅,地上洇了一片油渍,可死活找不着漏点......\"电话那头的声音透着焦急。我立即驱车赶往公司仓库,将可能用到的配件和润滑油塞满服务车。烈日当空,驾驶室的空调都抵不住路面蒸腾的热浪,汗水早已浸透后背。
赶到现场时,发现是拖拉机后部强压开关密封失效。幸亏备件齐全,三下五除二便更换完毕。正要收拾工具,李老板又提起他另一台拖拉机的前漏顽疾:\"前个师傅修了三回,油渍反倒越渗越大......\"
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都是隐患。我俯身检查,发现恒流泵固定螺栓因长期震动松脱,导致机油渗漏。狭窄的发动机前部,汗水顺着安全帽带滴在灼热的金属部件上,发出\"滋滋\"的声响。多亏自制的专用扳手,才能将那颗刁钻的螺栓拆装。当最后一道螺栓拧紧时,李老板娘适时端来冰镇西瓜,红瓤上还凝着细密的水珠。
返程时,晚霞为田野披上金甲。四十余载农机维修生涯,就像这仲夏的夕阳——虽近黄昏,却最是灿烂。望着后视镜里渐远的村庄,忽然想起仓库里那套崭新的工具至今无人继承。是该和总经理好好谈谈了,这些手艺活,总得有人接着干下去。
2025年7月6日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5日:双头螺栓的断裂与离合器瘫痪

老苏服务日记
7月5日 星期六 晴 高温
晨光未曦时,维修间的白炽灯已将我的身影投映在斑驳的墙面上。七月的骄阳尚未发威,我却早已与这台\"断腰\"的拖拉机较上了劲。三根断裂的双头螺栓静静躺在掌心,像一组待解的密码——谁能想到,这就是让整个离合器瘫痪的元凶。
技术交流群的提示音此起彼伏,我将特写镜头里的金属断面与专家们隔空会诊。扳手与套筒的碰撞声里,桂总的身影加入了晨光中的维修交响曲。当试车成功的轰鸣声惊飞树梢麻雀时,孙子脆生生的呼唤恰好穿透油污味的空气。
桃红村的土地庙前,老槐树的浓荫成了天然维修车间。徐机主递来的湿毛巾还带着井水的沁凉,公司老总突然出现,他的车载冰箱里,冰镇饮料瓶身凝着珍珠似的水珠。\"安全第一\"的叮嘱混着蝉鸣,被我用扳手牢牢拧进每个零件。
暮色中的山路是首流动的诗,稻浪送来晚风,山影捧着溪流。天红汪机主家不锈钢盆里的西瓜,红瓤上还跳动着晶莹的水珠。那些不知感恩的抱怨忽然变得遥远——此刻指尖的机油正将维修单晕染成水墨画,而农机手们粗糙手掌传来的温度,才是支撑我走过四十多个酷暑的真正动力。
2025.7.5.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4日:电焊取栓法的传承时刻

老苏服务日记
7月4日 星期五 晴热高温
晨起待修
连续多日的高温橙色预警让维修工作变得格外艰辛。昨夜接到齐机主报修后,今晨五点便起身准备。推开维修中心大门时,东方才泛起鱼肚白。等待三个多小时,终于在八时许见到齐机主驾驶着他的\"铁牛\"姗姗来迟。
艰难维修
检查发现故障位于机体核心部位,需要\"断腰开膛\"。当拆解到变速箱时,发现一轴盘根的三根双头螺栓全部断裂。这本是熟稔的维修项目,往年轻车熟路的电焊取栓法,今日却在高温炙烤下屡试不成。汗水浸透的工作服贴在背上,握着焊枪的手竟微微颤抖。最终不得不拨通桂总电话求助。
传承时刻
公司派来的年轻师傅同样采用电焊法,但那双稳健的手与精准的操作形成鲜明对比。看着他专注的神情,仿佛看到二十年前的自己。经过一番周折,断裂的螺栓终于被成功取出。夕阳西下时,维修暂告段落。
喜宴插曲
赶赴侄儿婚宴的路上,晚风送来阵阵稻香。这位学成归国的年轻人,如今在几所大学任教,与本地姑娘喜结连理。农家小院里张灯结彩,土灶烹制的菜肴飘着记忆中的香味。宾客们的祝福声里,分明听见了岁月流淌的声音。
夜阑有感
深夜执笔,焊花飞溅的景象仍在眼前晃动。六十岁的年纪,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力不从心\"四个字的分量。窗外蝉鸣阵阵,忽然明白:技术的传承,就像这夏日的接力,总要有人接过炙热的焊枪,继续前行。
2025.7.4.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服务日记|7月3日:后桥轴承散架之症 手到病除

老苏服务日记
7月3日 星期四 晴 高温橙色预警
晨光熹微时,我便驱车前往浪溪镇麻山村。途经早点铺子,要了碗热腾腾的米粉,腾腾热气里都是熟悉的乡味。
行驶在乡村的柏油路上,车窗外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桃红岭的黄花在晨光中摇曳,隐约可闻呦呦鹿鸣;太泊湖畔的虾农正忙着起网,晶莹的水珠在虾笼上跳跃;蔓谷田园的连栋大棚里,各色鲜花争奇斗艳,唯有那座摩天轮还在晨霭中静静沉睡。这般景致,倒比名家水墨更添几分生气。
七时许抵达付家农场,恰遇主人驾着三轮车前来。经\"望闻问切\",确诊这台\"铁牛\"患的是后桥轴承散架之症。所幸场边有棵百年古樟,投下一片清凉。我们便在树荫下支起工具,开始这场\"外科手术\"。
拆卸、清洗、更换轴承油封,每个步骤都浸透着汗水。虽是树荫下,空气却凝滞得仿佛凝固,连樟树叶都纹丝不动。南瓜叶蜷曲着叶片,活像被晒蔫的蒲扇。付总夫妇送来冰镇王老吉和现摘的西瓜,同事打趣道:\"这水喝下去都走汗腺了。\"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午后烈日更毒,当最后一颗螺栓紧固完毕,已是汗透重衫。试车间隙,听付总讲述创业故事:2018年他们放弃城市生活,返乡开垦四百亩荒地。最动人处是付太辞去北京服装设计师的工作,从拿画笔到握锄头,如今更成为抖音上小有名气的\"新农人主播\"。说到去年通过直播卖出三千吨稻米时,她眼里的光彩比头顶的太阳还耀眼。
\"突突突\"的引擎声由远及近,机手竖起大拇指:\"老苏出手,手到病除!\"归家时恰逢晚饭,一盏冰啤酒下肚,听着孙子孙女的欢叫,这一天的疲惫都化作了甜美的笑。
2025.7.3.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2日:农机 百分百理论

老苏服务日记
7月2日 星期三 晴热高温
 三伏天的热浪来得格外凶猛。天刚蒙蒙亮,我的服务车就已经行驶在乡间小路上。趁着晨间的凉意赶路,既能让工作更有效率,也不耽误农户一整天的农事安排。
 穿过定山镇向西进入湖口县境,今天是为张青乡一位农户服务。赶到田间时,太阳已经爬得老高,潮湿的空气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稍微活动就汗流浃背。检查发现又是操纵软轴的老问题,更换新配件后,机主试了试,连声说\"这下顺手多了\"。这时,邻地的另一位农户闻讯赶来,说他的\"铁牛\"最近也不太听使唤。
既然来了,自然要一并查看。诊断发现是副离合器摩擦片与压板发生了粘连,分离不彻底,连壳体都因高温变了色。与机主沟通后,决定先做应急调整,等农忙过后再进行更换。
正午的太阳毒辣得很,连树梢都纹丝不动。我蜷在车底检修,露在外面的双脚被晒得生疼。当最后一个螺栓拧紧,拖拉机重新发出欢快的轰鸣时,我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蓝底上布满汗渍和油污,活像一幅抽象画。
返程途中,手机响起视频求助。通过画面判断是前桥末端传动油封漏油,远程指导农机手完成了应急处理。其实农机维修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有动手的意愿和基本的工具和配件。想起农机厂俞师傅常说的\"百分百理论\":100台农机出厂,30台赚钱,30台亏本,30台自给自足,剩下10台出事故。区别就在于机手,勤保养、肯钻研的农机手,能把铁牛伺候得服服帖帖的肯定是赚钱的。
暮色四合时终于回到服务站。刚记完日志,明天的任务单又来了。仔细清点好工具装车,必须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才能应对明天新的挑战。
2025.7.2.晚
匆草于芙蓉。

0

老苏农机维修服务日记|7月1日

老苏服务日记
7月1日 星期二 晴热高温。
晨光熹微时,我已驱车抵达浪溪镇荆桥村。在朋友家停机场为农机排除油路故障后,晨露尚未散尽便返程冲凉。钢铁巨兽重获生机的轰鸣,是献给这个特殊日子最好的晨曲。
上午参加镇党支部\"七一\"主题活动时,掌心沁出的汗水将党徽浸润得格外明亮。与二十位老党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微微发颤。作为农机维修行业的党代表发言时,工具箱里磨出茧子的手指不自觉地比划着齿轮啮合的手势。
午后随县作协谌理事长走访五昌庙村。七旬老王摇着蒲扇,将移民史娓娓道来。斑驳的土墙上挂着1959年从安徽带来的斗笠,老人自费购置的电子琴正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他擦拭电吹管的动作,让我想起父亲保养犁铧时的神情。谌老师的钢笔在采访本上沙沙游走,像在记录一部微型史诗。
夜阑人静,台灯将维修清单和党徽的影子叠在桌面上。突然想起老王今天说的那句话:\"农机轮子转得快,文化根脉更要扎得深。\"窗外蝉鸣如潮,墨迹在稿纸上慢慢洇开,化作\"7.1\"这个日期的注脚。
2025.7.1.晚
匆草于芙蓉。

1 2 3 4 5 6 7 8 ... 183

发表新帖

文明提问 理性发贴请大家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