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吉峰天信陈龙林:从边境线走出的农机领军人

分享至


从边境团场成长起来的

农机经销商总经理


新疆兵团第四师74团,团部中心距离哈萨克斯坦边境线仅三公里,陈龙林在这里出生长大。对于兵团的农家子弟来说,出路只有两条:当兵或考学。高考落榜后,陈龙林从风景美丽但教育资源匮乏的边境团场来到伊宁市区补习,埋头苦学了一年,如愿考入了塔里木大学农业工程系农机专业。


图片


“1000多公里的上学路要花上6天,从伊犁到巴音布鲁克到库车到阿克苏,要转N趟汽车。” 这位如今的吉峰天信总经理回忆道。大学让陈龙林成功走出了边境, 2001年,经前辈老师推荐,他到乌鲁木齐加入了农垦天信,自此开启了自己在天信二十余年的职业道路。


图片


吉峰天信的前世今生:

农机之路的淬炼与发展


那时公司团队小,业务以国际贸易为主,刚开始经销纽荷兰品牌,而陈龙林是唯一一位售后服务,公司上下只有他是农机专业出身。

我从来没有把我的工作定义为简单的售后服务,始终主动地想把上游和下游的环节连接起来



凭借着这个工作信条,陈龙林迅速成长,在2008年升为公司副总,主管服务。


图片

吉峰天信发展大事记


2012年国企改制,民进国退,吉峰天信应运而生。经过几个行业周期的洗礼,陈龙林2018年正式接任总经理,时值新疆棉花产业四面楚歌。面对行业谷底,陈龙林临危受命,紧密借助各方资源,凭借前期和项目单位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任,在项目单位新业务开展之际,一举获得了过亿的农机设备订单,成功度过了这个生死关。


双方的合作始于吉峰天信为其提供的专业定制服务方案,通过过硬的服务逐步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础,最终实现了合作规模的拓展,挽救公司于破产的边缘。陈龙林也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了吉峰天信的历史。


图片


服务即生命,

我们应该比用户更懂用户的需求


对于服务出身的陈龙林来说,这是公司的长久立身之本。回忆起早年为修车住在客户家整整八天,把客户处成了亲戚的经历,他忍不住乐了:“从03年开始,他就在我这买了第一台车,当时跑客户维修都还得坐大巴,离得远又要等备件,结果在客户家同吃同睡待了整整八天,后来他都管我叫干儿子。” 与这位客户的情谊一直持续至今。这也是吉峰天信一直以来的工作准则,将心比心,急客户之急,喜客户之喜。


图片

“卖给客户的必须是真正适合他的产品,否则这次成交就是你们的最后一次生意


23年初,老客户老李找到了陈龙林,想给儿子买一台纽荷兰1504。但面对客户的积极,陈龙林不忙着开单,第一句话就问:“你买这个要干啥用?”


经过一番了解,老李想为二十多岁返乡的儿子安排一下,买个1504,带个打捆机打捆打草。陈龙林问: “那只打捆吗?一年就那么几个月,那其他时间呢?”他推荐老李不如买个PUMA 2204——春天可以犁地耙地,夏天可以打捆,秋天可以继续犁地,全年大部分时间有活干,可以把它当成事业来干。


开春时节,小李已经开上了2204开始了自己的犁地作业。“幸亏听你话买了这个车!”再见到陈龙林时,老李感叹道。


图片

“你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推荐给客户合适的产品,提出专业的建议。”


“是选择做一米深,一公里宽,

还是一公里深,一米宽?”  


到今年,吉峰天信已经与凯斯纽荷兰牵手合作了长达二十四年。“专营凯斯纽荷兰听上去像一个梦想,但我们实现了。” 谈到专营和多品牌经营,陈龙林常常会思考这个“一米与一公里”的问题,并逐渐有了自己的答案。


拓宽经营品牌必将导致资源分散,而凯斯纽荷兰是我们多年来最为熟悉的品牌和设备,如今公司60多人团队中,30多名技师全数持证上岗,销售骨干八成有服务背景,老客户复购率稳定在60%以上。在新疆高端农机市场,专业服务才是经销商的王牌。”


图片

吉峰天信历年获得的荣誉


周期律中的行业与未来:

把根扎得更深 


谈到行业的发展趋势,陈龙林谈到,农机市场是有周期的,按照他的经验差不多十年一个轮回。低谷时拼服务,高峰时才有子弹。

市场竞争确实很激烈, 未来用户的需求会更加多样化,对服务的要求也会更高,这也要求我们的销售和服务都更加专业”。陈龙林说道。他要求每个售后工程师都自己会开车,并在区域内建立备件网络,力保小问题配件服务能在当天解决,大问题处理不超过48小时。



图片

吉峰天信备件库


智能化也是未来农机行业的必然趋势之一,这也是二十多年来以及未来吉峰天信能够坚守专营凯斯纽荷兰的底气与信心所在,凯斯纽荷兰产品和科技创新在智能农业领域的领先实力也是众多客户选择机型的重要考量因素。





番外




公司的总经理,行走的美食地图


在生活中,陈龙林还有个头衔:“行走的美食地图。”  美食是陈总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之一。新疆地域辽阔,北疆的手抓饭,马肠子,南疆的烤全羊和吐鲁番甜入心脾的蜜瓜糕点,陈总讲解起各地的美食的热情不亚于农机。


图片

吉峰天信食堂


吉峰天信在公司设有食堂,各部门轮流掌勺,让大家吃的健康,同时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体型管理中的陈总偶尔会吃上一两口点评一下当日菜品,技痒时,会系上围裙,亲自掌勺。大盘鸡,水煮鱼,碎肉拌面,陈总这些拿手菜让吉峰天信的员工津津乐道。


陈总常说一句话:“干我们这行的,赚的是农民的钱,农民挣钱也不容易,所以想暴富是不可能的,但努努力我们一起奔个小康。”


正是这样的氛围,让吉峰天信员工充满归属感,大部分人服务超过十年,对他们来说,公司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温情、如同家一般的港湾。而吉峰天信也以家人般的真诚与担当,陪伴用户走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与收获。



图片


吉峰天信塔城分公司员工在演示会现场


图片



期推荐

金虎:从破产青年到万亩良田掌舵人

辽宁德瑞森:深耕农机,十年回响

传承与飞跃——三代农机之家的滚烫人生

李爱东:农机大户养成记

凯斯大雷:以心换心,做用户的“自家人”

这个90后不简单,竟成农机服务“扛把子”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推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凯斯纽荷兰
167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