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业建议以大疆农业 T70 系列和 T100 农业无人机为基础,结合部分作物、植保知识,最后整合成具有一定范围的作业参数建议,希望能够对各位农业无人机操作者有用。
农业无人机的作业参数
喷洒用量
作业时,每亩地喷洒的药液量,常见在 1.5-2.5 升/亩。果树作业喷洒用量更高,常见在 15-25 升/亩。
飞行高度
飞行高度越高,有利于有效喷幅扩大,但是风场对作物的吹动作用减弱,也就是药液的穿透能力减弱。部分作物易倒伏,所以往往载重越大的机型要求飞行高度越高。要注意,高度越高,雾滴的飘移距离也更远。
飞行速度
飞行速度越快,作业效率越高,但是风场对作物的吹动作用也就更弱,风场穿透能力减弱。要注意,一定范围内飞行速度越快,有利于有效喷幅扩大、雾滴分布更均匀。但飞行速度过快,安全系统的避障成功率会降低。
常见飞行速度在 6-8 米/秒,果树作业常见飞行速度在 2-3 米/秒。
飞行速度越快,风场对作物搅动作用越弱,雾滴穿透更弱,但会扩大喷幅
行距
行距应与有效喷幅息息相关,行距设置大于有效喷幅则为漏喷,无法保障药效;行距小于有效喷幅则为重喷,易出药害。不同机型、不同的飞行速度,都会影响农业无人机的有效喷幅。T100 在 3 米高度、8.5 米/秒的飞行速度下有效喷幅可达 9 米。但如果是果树作业,飞行速度在 2-3 米/秒,则应将行距控制在 4.5 米以内。
行距应合理设置,通过合理重叠,实现均匀喷洒
雾滴粒径
雾滴越细则同样的药液量雾滴数量越多(雾滴直径减小一半,雾滴数量增加 8 倍),覆盖的面积越大,作业效果会更好。但是雾滴越小,飘移与蒸发越严重,存在的风险就越高,所以除草剂作业、干燥天气会要求较粗的雾滴粒径。
常见粮食作物杀虫杀菌作业,雾滴粒径建议在 150-200 微米。果树作业,常见在 10-80 微米。除草剂易发生飘移药害,建议将雾滴粒径控制在 300 微米以上粗雾滴。
雾滴粗大,有效喷幅会降低,所以设置 300 微米以上粗雾滴时,适当缩小行距。
雾滴粒径越细小,有利于药效提升,但飘移也更明显
不同因素对作业参数的影响
不同作物对作业参数的影响
同样是茎叶除草作业,因为冬小麦除草作业主要集中在返青拔节时期,作物比较低矮,所以其作业参数相对于水稻茎叶除草整体参数可以更宽松。而像茶树、果树等厚冠层作物相对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肯定需要更高的喷洒亩用量、更慢的飞行速度。早稻田、茭白等易倒伏作物,应提高飞行高度。
药剂对作业参数的影响
飞防用水量少,雾滴覆盖面积有限,所以内吸性药剂更适用于飞防。如果是触杀性药剂,建议适当降低飞行速度和行距,保障雾滴喷洒均匀,例如棉花脱叶剂作业。辣椒脱叶剂、生长调节剂对于均匀度要求非常高,在作业时应选择更为严谨的行距。
靶标对作业参数的影响
总体来说,预防性作业相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病虫害的作业可以选择更宽松的作业参数,叶部病虫害防治选择作业参数可以比茎基部、根部靶标更宽松。例如水稻稻飞虱、纹枯病,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都应选择更严谨的作业参数。
气象条件对作业参数的影响
尽量避免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下作业,因为易产生药害且效果不佳。如在新疆等高温低湿环境,可以选择更高的亩用量、更粗的雾滴、添加助剂,减少蒸发带来的负面影响。风会造成雾滴产生飘移,危害下风向作物,所以除草剂作业一定要在两级风速内作业,且下风向不可有易受害的作物。同时,环境风还会造成有效喷幅减少、喷洒不均匀、穿透力降低,所以作业前一定要观察好风速条件。
地域对作业参数的影响
总体来说,地域其实也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病虫草害情况,同样的迁飞性害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繁衍 7-8 代,而在黑龙江地区可能只能繁衍 2-3 代,所以东北水稻病虫害相对湖南水稻会较轻,总体来说选择作业参数较南方水稻区更为宽松。
植保作业一定要根据农药、靶标和气象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作业参数,切忌一套参数打天下,否则不仅作业效果不佳,甚至可能产生药害。
因地制宜选参数,植保作业更高效。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