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智能化、新能源农机会革了谁的命?

分享至

在美国爱荷华州的玉米田中,一台约翰迪尔8R系列的自动驾驶拖拉机正在执行日常作业。它无需驾驶员即可沿着预设路线匀速行驶,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并通过AI系统自动调整播种间距,确保作物种植的精准性。同一时间,中国新疆的棉田里,极飞科技的农业无人机群正通过5G网络协同作业,精准喷洒农药的同时,将作业数据同步上传至云端,为农户生成下一季的种植方案。

全球农机都展现出两个清晰的发展方向——智能化与新能源化,这将是方向趋同的两场技术革命,它不仅让“冒黑烟、靠经验、高能耗”的传统农机逐渐退出舞台,更在重塑全球农业装备的竞争格局,催生前所未有的新需求,最终将农业效率推向新的高度。

既然智能化与新能源是技术革命,那么会革了谁的命?会引发哪些变化?

一、会革了传统农机的命:从“钢铁猛兽”到“农业机器人”

一个多世纪以来,装配轰鸣的柴油发动机,有着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磅礴的动力输出,被誉为“钢铁猛兽”的传统农业机械,其核心逻辑从未改变: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提供动力,通过液压和齿轮传递力量,依赖驾驶员的经验与体力进行操作。然而,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的利剑,正精准地刺向这套传统逻辑的核心,正在从三个维度瓦解传统农机的生存基础。

首先,是动力心脏的“置换手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的“心脏”——柴油发动机,正在逐渐被高效、静谧的电动机和大容量电池组所取代。这一动力革命不仅带来了“零排放”的环保优势,而且在性能上实现了根本性的提升。电动机的瞬时最大扭矩特性使得电动拖拉机在起步和低速作业时的动力表现远超同级别的传统拖拉机。根据性能对比分析,电动拖拉机在多种典型作业路面的作业性能更优,且结构简单、挡位少、底盘布置柔性化,具备传统燃油拖拉机的作业能力。此外,电动拖拉机的运行噪音和震动大幅降低,极大地改善了驾驶员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电驱为整机的智能化控制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每一个动作都可以被精确的电信号所控制,实现了从“机械传动”到“线控执行”的本质飞跃。

其次,从无到有进化出“大脑”。

传统农机的“智能”高度依赖于驾驶员,其本身只是一个被动的执行工具。而智能化技术为农业机械赋予了先进的“大脑”(中央处理器)和“五官”(包括传感器、摄像头、雷达、GPS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机械的自主学习和控制能力,还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为精准农业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自动驾驶拖拉机,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作业精度达到厘米级,有效避免了重播与漏播现象,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未来,智能农机会通过多光谱传感器,实时感知作物的长势和健康状况。例如,通过高光谱成像与多光谱遥感技术,农民能够在生长阶段实时检测作物的叶绿素含量和水分胁迫等生理特征。智能农机能够瞬间判断出何处需要施肥、何处需要施药,从而实现变量作业。据研究,精准施肥可减少20%-30%的肥料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环保和经济双赢。此外,智能施肥设备使化肥用量减少15-30%,亩均成本降低80-150元。

最终,产品形态被彻底重构。

未来的农机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猛兽”,而是一个协同工作的“农业机器人蜂群”。一架无人机在空中巡田并识别出病虫害区域,随即可将信息同步给地面的自动喷雾拖拉机,后者便可精准驶往指定区域进行定点清除。所有设备都接入物联网平台,数据自由流动,指令高效协同。传统的驾驶室已成为累赘,操作者只需在控制中心远程监控。至此,传统农机那庞大、轰鸣且依赖人力的形象被彻底颠覆,进化为安静、清洁且高度自主的智能农业机器人。那些无法跟上这一技术浪潮的传统农机产品线,必将被无情淘汰。

可见,智能化、新能源农机是全新的生态体,已经有别于传统的农机,高效、代能源和智能化是最大的竞争优势,而传统的以化石燃料和机械传动和基础的农机会被革了命。

二、改变技术竞争逻辑:从修修补补到颠覆性创新

技术的革命必然引发产业格局的震荡。随着行业核心技术的更迭,从发动机、变速箱迈向电池、算法及传感器的新纪元,竞争的壁垒被重新构筑,游戏规则亦迎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传统的农机巨头猛然惊觉,战场的重心已然偏移,而那些新兴的竞争者,正从他们未曾预料的方向悄然逼近。

以拖拉机为例,全球范围内来看,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技术分歧,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等全力维护自己在动力换挡\CVT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同时又不想错过电动、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机会,表现在战略上是“双头并进”,这背后实则透露出一种战略上的徘徊与迷茫。

而另一方面美国帝王,中国的中科原动力等企图用电动化来颠覆现有的竞争格局,而一些没有研发能力的三线、四线品牌则加大对优良拖拉机的改良,以千方百计地延长寿命周期。

以上是商业层面,在政策层面上,中国农机管理部门在策略上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要复制中国在电动汽车、电动工程机械行业的成功经验,一方面还希望补上动力换挡、CVT的短板,政策层面同样秉持‘一视同仁’的理念,如2025年3月份之后,江苏、安徽、甘肃、新疆、天津出台的对200马力及以上CVT拖拉机的大力度补贴,一方面是对HMCVT补贴20万元,另一方面对EMCVT补贴17.5万,基本上是“一视同仁”。

基于技术上的分化,未来全球范围内,农机行业会呈现出与现有的汽车行业一样的竞争格局,一方面是约翰迪尔、凯斯荷兰等传统的燃油动力农机大佬,通过改良或小步迭代的方法千方百计的延长其主传统动力产品的寿命,另一方面,新能源与智能化农机新势力凭借新技术的强大势能,正全力以赴地颠覆并重塑传统农机的竞争格局,最终的结局不言自明。

三、改变竞争逻辑:“硬件竞争”升维至“生态竞争”。

过去,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全球巨头凭借其超过百年的技术积累,在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上构筑了极高的专利和技术壁垒,后来者难以逾越,如动力换挡和CVT技术,国产20年努力仍然没有真正的突破。然而,新周期的竞争核心变成了软件、数据和用户体验。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成功不再仅依赖于其制造能力,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其在人工智能算法、数据平台活跃度以及提供全面增产增收解决方案的能力。这就如同智能手机行业对功能手机行业的颠覆,诺基亚的陨落并非输在通话质量,而是输在了整个生态。

四、重构了产业链:产业链重心从“精密加工”转向“三电”系统。

传统农机,诸如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其核心在于发动机、变速箱等精密机械部件,而这些部件的加工精度与产能,正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唯有具备高超加工技艺与庞大产能的企业,方能稳坐行业领先地位。

而新能源和电动农机,其最大的改变是用“三电”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所以未来农机行业的产业链的重心将转向“三电”——电机、电池、电控。

在机械传动时代,农机行业的产业链的逻辑是垂直整合,即一家企业能够内部涵盖从原材料加工到零部件自制,再到整机组装的完整产业链,或主要依赖内部实现的产业链垂直整合,企业的核心资源集中于内部,而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大多数农机企业需要“重直+横向”双向整合,“三电”系统,企业自己做不来,也不划算,企业需要利用生态圈的力量,要从“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过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生产加工能力,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转变为技术整合能力,只有成功整合软件、硬件与数据的公司,才能具备真正的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加工能力,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链组织能力。

五、或将重构全球竞争版图:从“西方主导”到“东方引领”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农机产业主要由欧美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引领,其中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久保田和克拉斯等企业是行业的佼佼者。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精密加工技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精准农业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成为全球农机产业的领导者。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农机企业则在这些巨头的引领下发展,学习并追赶其技术与市场。

而在智能化、新能源时代,有可能改变“西方主导”的竞争格局,国产农机有望凭借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彻底改写当前的竞争格局,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中国农机企业起步比欧美企业稍晚,但中国构建了全球范围内最为强大且完备的三电供应链和生态系统,国产农机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应用层面会更加积极,加之中国企业在精密加工核心能力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因此转换赛道的成本相对较低,历史包袱较轻,甚至会义无反顾,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全球农机竞争版图正在经历重构,预计未来将从西方主导转向以东方,特别是中国为引领的新格局。

结语:未来已来,只是很多人没有看清趋势!电动化为智能化扫清了道路,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结合将呈现出所向披靡,席卷天下之势,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向发展,不但要改变传统的农机产品的命,而且会改变行业的最底层的运行逻辑和规则。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对哈爱吃汤圆
2025-09-22 12:33:55

真能商用,智能和新能源农机只是和传统柴油农机各自有自己稳定的优势区域和市场份额

发帖
灯光中的鞋子
2025-09-22 11:25:23

电动配智能的技术路线,现在只有中美有技术底子

发帖
阅读下一篇

东风井关收割机:稻田里的夏日诗行 丰收序曲的奏响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喷
255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