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江苏南京市优质稻米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58.7亿元

分享至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及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据悉,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从2021年起,按照“调结构、补短板、强链条、增效益”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建设。全市优质稻米一二三产总产值由2020年的3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8.7亿元,增幅达73%。

  今年,南京粮食“丰收答卷”可圈可点——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粮食产量2019年为96.56万吨,2023年预计达99.72万吨;亩产实收测产再创新高,六合区冶山街道示范片“Y两优911”亩产达810.8公斤,刷新全市水稻亩产纪录。

  近年来,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粮油消费升级”的需要,开展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建设,支持加工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开发方便米粉、米糠油等健康粮油衍生品,丰富产品品类。其中,支持南粮集团开发糙米,南京远望公司开发富硒米、低糖米,江宁太和合作社开发“米珍”产品等,切实让市民吃上更多“地产好粮”。

  一粒稻米,在实施统一稻种、统一种植生产、统一收储加工、统一宣传销售等“六统一”管理模式后,开展订单生产,农户平均种植1000亩就可增加10万元效益。这些稻米有个极有特色的品牌——“金陵味稻”。目前“金陵味稻”核心订单基地1.4万亩已全面实现订单化种植,同时带动其他优质稻米品种订单约20万亩。“稻谷收益+大米销售收益+大米销售奖励+二次分配”的综合收益模式也让种植者获得更多收益,每年促进农民增收约1500万元。

  据介绍,南京地区有传统的稻米种植习惯和优势,稻米文化底蕴深厚,品质、口感一直较好。但过去南京地产稻米品牌多而散,没有形成品牌合力。从2021年开始,南京市连续4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市级资金,持续打造“金陵味稻”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全市优质稻米品质和效益。如今,“金陵味稻”区域公用品牌已经与28家稻米加工、销售企业建立母子品牌体系,基本形成“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久保田4S店专场 | 农机TV走进徐州中收,直播观众近25万人次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24小时
3610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