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香”雪花粳在8月中旬收获后,空闲的土地还能做些什么?近日,记者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的基因中心金山综合实验站种植基地看到,节水抗旱稻收获后种下的青菜及生菜已相继进入收获期,菜农们正忙着在地里采收青菜。之后,这些地块还将再种一茬耐寒生菜,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八月香”特早熟稻菜轮作的新模式。
当天,由上海市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共同举办的稻菜轮作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在现场召开。
在机械展示区域,秸秆粉碎机、铧式犁、旋耕埋石起垄整平机、悬挂式起垄机、种子播种机、高密度自动移栽机等农机依次排开,现场向参会人员演示了水稻收割后,从秸秆还田、稻田深翻、旋耕、起垄,再到绿叶菜播种定植的整个机械化过程。
“节水抗旱稻‘八月香’具有早熟优势,为后期叶菜茬口提供足够时间。此外,绿叶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也有利于提升叶菜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市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朱为民介绍,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大力发展稻菜轮作是国家战略,可以有效提升单位土地产值,是解决可用耕地减少的有效途径。但存在水稻采收期偏晚、种植叶菜的商品性不高、绿叶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市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围绕绿叶菜生产中存在的种植空间减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先后在节水抗旱稻“八月香”绿叶菜轮作、品种选育、农机智造改良与推广等方面发力,在保障本市绿叶菜优质供应方面发挥作用。
在提供优良种植环境方面,市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通过不断调试、筛选合适的机器。如,使用深度达40厘米的铧式犁实现耕前灭茬,打破犁底层;使用新式旋耕机破除地表板结,提高作业效率,旋耕后地表平整、土壤松碎,对粘重土壤、荒地和杂草多的地块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具有深松和深翻的功能;使用旋耕埋石起垄机可完成旋耕、起垄、整平同时作业的多功能一体化作业,可减少机械化作业造成的土壤板结,使作业垄面平整,土壤颗粒细小,垄型饱满,实用性强等。
通过现场展示可以了解,绿叶菜播种环节也有不少农机可供选择。既可以通过高密度自动移栽机,使用标准穴盘苗完成自动取苗移栽作业,也可以利用种子播种机,将提前编织好的种子带直接播入土壤中,完成后,通过自动喷灌系统浇水、施肥及打药。其中,高密度自动移栽机可移栽青菜、生菜、芹菜等高密度绿叶蔬菜,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移栽生产效率。
“与传统水稻田相比,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生产模式下,土壤水分含量相对很低,在秋季多雨的上海,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土地耕整,旋耕后,土块也更细腻松软,更利于蔬菜种植。”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生菜团队专家魏仕伟介绍,水稻收获后,9月5日,团队即完成生菜定植,能有效提高稻菜轮作的效率。“等这茬生菜收获后,我们打算种植耐寒生菜新品种‘沪芊’,完成‘八月香’采后种二茬生菜种植模式创新。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