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吉林:信息化让农民“脱胎换骨”

分享至
  王素杰是吉林省梨树县石岭镇二龙村的农民,平常除了种地还养了六十头猪。2009年她通过“12316”新农村热线和“12582”农业信息发布网发现了一种“生态养猪”新技术,不仅绿色环保,还提高了养殖效益,农业信息让她从一个普通农妇变成了村里的“摇钱树”。

  “在农村单靠种地很难致富,所以这些年我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养殖技术。”王素杰说,生态养猪降低成本,主要是节约饲料、减少人工、提高肉的品质。她给记者算了笔账:生态养猪节约饲料20%,110公斤出栏的猪平均每头节约100元左右;由于肉的品质好,销售上每公斤也能多卖0.2元。

  在王素杰的带领下,二龙村组织成立了“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还组建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通过了解种子和化肥市场,以集团购买的形式给合作社的农户协调生产资料,今年有100户农民都减少了生产成本,共节约成本1万元以上,她还帮助合作社社员搞销售,由于掌握市场信息,每公斤玉米多卖了0.6元,100户农民共增收6万余元。

  据了解,吉林省着力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大力发展网络经贸,不断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目前一个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吉林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说,截至2009年末,全省各级政府和社会融资累计投入4亿多元,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624个乡(镇)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中心、站)全部建成,村级信息服务点建立4212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6%。信息服务网络正在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延伸。同时,以吉林农网为龙头的全省市、县、乡三级农业网站群也已基本建成。目前,全省已基本建成一个快速高效、上下联动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全文 |《关于推进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的指导意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24小时
3610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