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从2021秋季展看农机行业的发展变迁

分享至

   今年的国际农机展,过去的老牌拖拉机制造企业现在变成民营的天津拖拉机厂,展出了一台1981年生产的天拖铁牛-55型拖拉机,据说为用户效力了40年。1958年4月1日,我国首批中马力轮式拖拉机在天津拖拉机厂下线,在众多机型中,一款产品因其牵引力大、适用性好,皮实耐用的特点深受用户喜爱。本次展出的这台铁牛-55正是这款机型。该公司表示,一展当年风采旨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前辈们致敬,同时也勉励着“我辈农机人”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诚然,不忘历史是好事,但是我们更要往前看,历史是奋进的动力。从企业来说,美国的约翰迪尔从1837到现在都快200年了,早已经是全球第一老大,农机业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人民币的天文数字。可以想见,我国的绝大多数农机企业不在了,它一定还在。我们还有些国内企业对日本久保田这样的企业不服气,在产品、在技术上不服是好事,我们就是要这股拼劲,就像现在沃得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已经远远超过日本久保田了,可是,我们国内的企业还要在管理运营上和他比一比。而且,我们的企业现在还要立下宏愿,和日本久保田和洋马比一比今后谁能活得更久。

 

有对比,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作为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农机展,也是一面行业发展的镜子,折射出农机行业发展的兴衰与变迁。

 

…… 

 

本届国际农机展,智能化概念越来越风靡,很多企业大打智能化牌。本届展会上,提供辅助驾驶、自动导航、远程监测等以软件为主要竞争力的企业比往年要多,已经占了N4馆相当大的面积,这也说明了“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概念的日趋火热,也说明了这些软件为主的企业日益与硬件设备的紧密结合。从长期看,软硬件加强结合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农机主机生产企业要清醒的一点是,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老朱一向认为,再智能化的机器,到田里地里还没工作个三两下就坏了,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重要的是在无故障工作时间方面我们比国外农机产品差太远了。农机的本质是作业,脱离作业吹嘘自己的农机多么牛B多么智能就是耍流氓,眼下中国的农民还没缺到找不到人的阶段,况且,现在说“无人驾驶”,实际上人更多,上肥上药、定作业轨迹、开到田间地头,哪一样少得了人?碰到个转弯、碰到一块湿点的田地还需要人来助力呢,作业效率就不用说了。眼下,还是需要扎扎实实做好我们的农机产品本身。

 

 

IMG_9415.PNG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全文 |《关于推进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的指导意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24小时
3610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