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方标准
《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1月1日起实施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 1601—2025 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2025年11月1 日起实施;标准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起草,标准规定了稻田杂草绿色防控的防控原则与策略、防控技术等内容。标准适用于上海市机械水直播稻田和机械插秧稻田田间杂草的绿色防控。
一、水稻田杂草防控的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为理念,
以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和除草剂减量为目标,
实施“以农业防控为基础、以化学防控为重点、以其它措施为补充”的综合防控措施。
二、防控策略上要求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坚持综合防控,不要过度依赖化学除草剂;
2)要坚持早期防控,不要过度依赖茎叶处理剂;
3)要坚持减量防控,不要过度依赖增加用药量。
三、具体的防控技术包括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等。
一)农业防控主要是:
1)养草灭草技术
养草灭草,水稻种植前对田块进行耕翻、灌水,诱导田间杂草出苗并将其灭除后再进行水稻种植的一种杂草防控方法。
4 月下旬后,对绿肥田或休耕田进行施耕、灌水,保持干湿交替的水浆管理措施,诱导杂草种子萌发,水稻种植前 5 d~7 d 再进行施耕作业,排除掉已出苗的杂草。施耕时作业档位宜选用 II 档或III档的速度,耕作深度宜控制在 14 cm~18 cm。养草灭草次数视杂草发生量进行 1 次~2 次。对上年度杂草稻发生严重的田块,宜直接灌水诱导杂草种子萌发。
2)整地技术
种植前机械平整作业,田块高低落差宜小于 3 cm,断面应平整湿润并避免积水,泥浆沉实 1 d~2 d 后进行机械种植。
3)水层抑草技术
在与稻田水浆管理要求不矛盾的情况下,田间宜保持水层,水层深度宜淹没杂草。
二)物理防控主要是:
1)灌溉时田块进水口应采用“前栏后网”的方法,阻截沟渠中的杂草进入稻田。过滤网的孔径宜选用 40 目~60 目。水稻种植前打捞浪渣。
2)水稻封行前,在行间放置长 1 -5 cm 油菜秸秆或稻谷卷穗等覆盖物,抑制杂草出苗生长。
3)插秧时使用带覆膜装置的插秧机,配套黑色生物降解膜,实行边覆膜边插秧作业。
4)机械耘草是利用农田中耕除草机或在插秧机上加装配套除草装置,通过机械在水稻行、株间作业的一种杂草防控方法。插秧后 14 d、杂草 1 叶~3 叶期时进行机械耘草作业,至水稻封行前宜进行 2 次~3 次,每次作业间隔 7 d。
(省力科技中耕除草技术连续3年入选上海主推技术,是2025年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5)水稻生长后期,如田间有杂草发生,应人工拔除。
三)生物防控主要是:
1)水稻生长期放养鸭、鱼、虾、蟹等生物,通过生物的活动和取食,抑制田间杂草萌发生长。
2)水稻收获后放鸭,通过其取食当季散落在土表的杂草种子,降低田间杂草种子基数。
四)化学防控主要是科学使用除草剂:
机械水直播稻田,防除方法采用“一封一封杀结合”处理或“二封一杀”处理。
机械插秧稻田防除方法采用“三封”处理或“一封一杀”处理。
一封处理 可选择插秧前、插秧时、插秧后任一阶段进行:
插秧时施药。选择“插秧(撒)同步”方式施药,水稻活棵后应及时灌水,并保持3 cm~5 cm浅水层5 d~7 d; 播(播)喷(撒)同步是在水稻直播机或插秧机上加装配套施药装置,水稻播种(移栽)的同时喷(撒)施芽前除草剂的一种杂草防控方法。、
(省力科技插撒同步技术)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