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CLAAS”是什么技术名词的缩写?错!它其实是德国农民奥古斯特·克拉斯(August Claas)的姓氏! 从1913年哈斯文克小作坊,到全球领先的农机制造商,这个家族名字背后,藏着四代人的硬核耕耘史。今天,真相帝带你深挖“冠名权”背后的冷知识!
🔍 真相一:姓就是品牌!农民兄弟的“家族创业史”
1913年,德国威斯特法伦的小村庄中,铁匠之子奥古斯特·克拉斯(August Claas)拉上三个亲兄弟——弗朗茨、西奥和塞浦路斯,在自家后院挂出招牌:克拉斯兄弟公司(Gebrüder CLAAS)!
- 为啥用姓氏?
当时的德国,家族姓氏就是金字招牌!铁匠出身的克拉斯(Claas)兄弟,靠手工打捆机起家,把“CLAAS”刻在每台机器上,等于用家族信誉担保质量。 - 首款爆品是专利打结器
1921年自主研发的打结器专利,直接让干草打捆机销量破万,农民排队下单,“克拉斯(CLAAS)”从此成了质量靠谱农机的代名词。
💡 冷知识:公司注册名曾叫“克拉斯兄弟”,但农民们只认机器上的“CLAAS”——干脆将错就错,把姓氏升级为全球品牌!
👑 真相二:四代传承,女儿扛起百亿帝国
🧬 这是一家真正的“百年家族企业”,CLAAS 发展至今已有 110多年历史,仍由 Claas 家族控股经营。
现任 CLAAS 集团董事会主席是第四代传人 ——
👉 卡特丽娜·克拉斯女士(Cathrina Claas-Mühlhäuser)(没错,姓氏还在!)。
她曾说过一句话:
“技术可以改变一切,但我们对农业的热爱永远不会改变。”
- 她有多硬核?
工程师出身,从车间拧螺丝干到董事会主席,名言:“农机是土地的语言,而CLAAS是家族写给农业的情书💌”。
🏆 真相三:家族管理下的德国隐形冠军
当资本浪潮席卷制造业时,CLAAS却走出一条“反套路”之路——🛡️ 坚持家族控股、拒绝上市融资!不追逐短期股价,只深耕农艺长期价值。这种“德国式固执”,正是它稳坐行业金字塔尖的终极密码。
如今 CLAAS 已是:
全球青贮机领导者 全世界每2台自走式青贮机中,就有1台来自CLAAS; “收获专家”实至名归=产品广度 + 技术深度 “收获专家”称号不仅源于百年积累,更得益于对效率、可靠性与智能化三位一体的极致追求;- 研发投入碾压同行
近五年研发投入占营收5%-6%(2024年为3.3亿欧元),显著高于全球农机制造业3%的平均水平。
🎁 冷知识彩蛋:
从“克拉斯”到“科乐收”——一个译名如何成为东西方农业文明的桥梁?🇨🇳
2012年,当CLAAS决定深耕中国市场时,做了一项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的决策:放弃音译名“克拉斯”,启用全新中文品牌——科乐收。这不仅是名称的变更,更是一次德国精密工程与中国农耕智慧的深度对话,甚至被语言学者誉为“严复翻译三原则‘信达雅’的现代农机版教科书案例”。
🧩 “科乐收”三字的文化解码
科(科学)——德国技术的在地化表达
中国农民解读:“‘科’是说这机器会自己动脑子,哪块地湿、哪块干,它门儿清!” 乐(快乐)——减轻劳作的终极人文关怀
河北农场主反馈:“以前收麦子累得直不起腰,现在坐驾驶室喝喝茶,轻松把活儿干了!” 收(收获)——农业信仰的共鸣点
江苏合作社标语:“用科乐收,收得多、赔得少!”
农民大叔给“科乐收”点赞:“比‘克拉斯’更懂中国地气!”🌾
「 往期延伸阅读 」
关注微信公众号:科乐收CLAAS
微信号|CLAAS-CHINA
德国技术|投资回报快|可靠性高
关注官方快手:科乐收CLAAS
快手号|CLAAS-CHINA
世界领先的农业机械制造商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