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我国采茶机械化智能化现状及发展建议

分享至

茶叶产业成为拉动茶农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2023年茶园总面积为132.4万亩,茶叶总产量为6.8万吨,干毛茶产值达到了102亿元,相关产业产值近150亿元。但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采茶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低。本文就此展开讨论,提出提高采茶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建议,供参考。

一、什么是采茶机械化智能化

采茶机械化是指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通过使用机械设备替代传统手工采茶的方式,以提高采茶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多种机械设备的应用,如采茶机等。采茶机械化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满足市场对春茶的大量需求。同时,机械化生产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保证产品的标准化和稳定性。

采茶智能化是在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采茶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智能化采茶设备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茶叶生长状态、环境参数等信息,自动调整采茶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采茶效果。此外,智能化采茶技术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采茶时间和频率,进一步提升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国在采茶机械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浙江省的龙井茶已经引入了机械化采摘设备,通过模拟手工采摘的动作,既保留了茶叶的完整形态,又大幅提升了采摘效率。同时,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乘坐自走式全自动采茶机,解决了传统采茶方式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耗多等问题。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采茶机械化和智能化将是大势所趋。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采茶决策,进一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需求的增加,智能化采茶技术的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茶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2023年我国茶叶产销基本信息

2023年,我国的茶叶产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355万吨,相较于前一年增长了6.1%。

自2010年以来,中国茶园面积与茶叶产量一直呈现出明显的持续正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茶园面积已经超过500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334.21万吨。与2010年相比,近12年间增量分别达2191.32万亩、187.96万吨,增幅分别达75.62%、128.52%,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8%、7.13%。

在茶叶产量方面,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湖北省等省份的茶园面积较大,其中云南省和福建省的茶叶产量尤为突出,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约31.56%。中国茶叶的品牌建设也在不断加强。2023年,有226家企业的产品品牌强度在500以上,例如“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多个茶品类品牌强度均在731~852之间不等。

尽管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但近年来出口金额有所波动。2022年中国茶叶出口金额较上年降低了9.40%,为20.83亿美元;进口金额也有所回落,为1.46亿美元,较上年降低了21.08%。

综上所述,2023年中国茶叶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需求,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品牌建设和出口策略的调整,中国茶叶产业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为适应茶产业健康发展,茶叶产业机械化智能化采摘亟待加速。

三、我国采茶机械化智能化现状

数据显示,茶叶加工机械化已基本实现,而采茶的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不足10%,这与我国茶园地形复杂,机械化难度大有关。

在采茶智能化方面,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茶叶生产领域。例如,一种智能化茶叶采摘方法的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特殊的翻转采摘方式来代替原有的滑轨移动式采摘,从而可以适应梯田环境下的芽叶采摘。再如,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团队研发的第三代名优茶采摘机器人,通过自动识别、定位、采摘、收集等技术,验证了现有技术路线的合理性。此外,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与四川省文君茶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夏秋茶鲜叶机械化采收研究也取得了新突破,自主研发的机器能够适应茶园的狭窄作业环境,并实现自动识别定位,提高夏秋茶采收质量。

目前,智能自走式采茶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茶叶采摘过程中,大大减轻了茶农的劳动强度。这些机器通常配备有智能导航系统,能够精准定位茶叶并快速完成采摘。在一些地方,智能采茶机单机的日采摘量可达数百公斤,相当于近百人采茶工的采摘量,显示出其高效的工作能力。智能采茶技术通过机械化和智能化设备,可大幅提高采茶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针对单人采茶机的研究表明,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切割频率受制约、噪音和污染大、机艺不融合等。未来研发的方向包括切割频率调节、降低噪音和排放、机艺融合等。此外,我国农机领域科研和推广人员也在加快茶园生产机械化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例如,在江西省高安市举办的茶叶机械化采收试验验证暨全程机械化观摩活动中,展示了多种新研发的机具及装备,如茶叶播种机、移栽机、水肥一体化设备、施肥机、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采茶修剪机、智能采摘机器人、茶园智能运输机、智慧平台等。

四、加速我国采茶机械化智能化步伐的建议

我国采茶机械化智能化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措施,推动茶产业向更高水平的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设备研发方面

一是提高模仿手工采摘精细度。目前部分茶叶机械在模仿手工采摘的细节上还不够精细,导致部分高档茶叶色香味受到影响。研发时应注重提升这方面的精细度,使机械化采摘能满足高档茶叶生产需求。

二是提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茶叶机械化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智能化管理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可加强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在采茶设备中的应用,实现对茶园环境、茶树生长状况以及采摘情况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从而智能化调整采摘策略,提高采摘效率和茶叶品质。

2、政策支持方面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茶叶机械的补贴力度,不仅对茶叶加工机械,对采茶机械的购置也提供更多补贴,降低茶农和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他们采用机械化采茶设备的积极性。

建议持续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采茶机械的技术攻关,特别是智能化采茶技术的研发;对于进入实采考核阶段的智能化采茶机械,要加大投入扶持,以加快其产业化步伐,提升我国采茶机械的国际竞争力。

3、人才培养方面

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或培训项目,培养茶叶机械化、智能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采茶设备的研发、操作、维修等方面的人才,为采茶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针对茶农开展采茶机械化设备操作和维护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机械化采茶技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茶叶采摘损失。

4、产业协作方面

鼓励采茶机械生产企业与茶园、茶企加强合作,深入了解茶园实际需求和采摘痛点,共同研发和改进采茶设备,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用结合,形成创新合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能更快地在企业中转化为实际产品,企业的实践经验也能反馈到科研中,加速采茶机械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月上枝头
2025-07-07 11:58:21

联购共享国采收服务等推广模式还要先考虑,否则永远迈不进市场

发帖
忘心宅
2025-07-07 10:31:18

用上智能设备,还能让终端售价不涨才是好结果

发帖
阅读下一篇

江苏国投集团代表团赴泰国尖竹汶府开展农业国际合作交流活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汉中樵夫
84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