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湖北投入70多万台(套)农机迎战“三夏”力保夏粮夏油“丰收到手”

分享至

立夏时节,湖北拉开“三夏”机收大幕,夏粮夏油收获在即、夏播夏种全面启动。以冬小麦、油菜为主的夏粮夏油,是全年农业生产“头一茬”。确保夏粮夏油颗粒归仓,对稳定全年粮油生产、夺取全年粮油丰收至关重要。5月14日,记者从全省农机化工作推进会暨“三夏”农机作业现场培训会上了解到,当前,湖北1918万亩油菜、1566万亩小麦渐次成熟,“三夏”期间,全省预计有70多万台(套)农机集中投入生产,全力保障夏粮夏油“丰收到手”。

据省农业农村厅调度数据,截至5月13日,全省小麦收获面积超百万亩,油菜收获面积超700万亩,中稻和一季稻栽种面积超500万亩。全省多地开足马力迎战“三夏”,在希望的田野上擘画出一幅幅壮美“丰”景图。

荆州石首:开镰!小麦第一镰拉开“三夏”序幕

5月11日,石首市东升镇春风港村的小麦田里机声隆隆,挥出了今年全省小麦收割的第一镰。

当天,四台收割机正穿梭在春风港村的4500亩金色麦浪中,农机手操控着机械,精准完成收割、脱粒、分离等一系列工序。待储粮仓装满后,金灿灿的麦粒便通过传输装置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一旁等候的农用车上。

襄阳:全域开放服务打造"麦客之家"

5月14日,记者在位于枣阳市七方镇的顺辉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看到,135台各类农机具蓄势待发,为迎战“三夏”做足准备。合作社理事长沈辉告诉记者,往年合作社的服务面积是40万亩,今年可能要达到45万亩,“今年用油也有10%的优惠,100块钱的油可以便宜十块钱,作业成本也降低了!”

作为全省夏粮主产区,襄阳“三夏”生产攻坚战全面打响,该市预计有20多万台(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农机集中投入“三夏”生产。

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是“三夏”作业的重要力量。襄阳市设置了22个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推出“全域开放”服务模式,将政府机关变成“补给驿站”,为外地机手打造温馨舒适的“麦客之家”。

在襄阳市襄州区襄阳市黄龙镇,数十辆农机运输车辆整齐排列在路旁,等待下田作业。河南机手李金银告诉记者,“我们到襄阳干活,割完麦晚上都上乡政府大院,有的住派出所,各个部门都敞开大门,夜里我都停到这地方,安全!”

宜昌当阳:提前协调2.8万台(套)农机投入生产

近日,在当阳市草埠湖镇台渡村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为应对近期的降雨天气,当地农业相关部门提前准备,协调2.8万台(套)农用机械投入到夏收生产中,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当地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参与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为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供应保障和补助,实现“良种、良法、良田、良机”深度融合,全方位保障夏粮丰收。

当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孝平介绍,截至目前,当阳已经收割小麦面积5000亩左右,今年小麦的品质比去年有大幅度提升,小麦单产比去年提升3%左右,亩产达到250.2公斤。

十堰郧阳:32万余亩小麦开镰收割

在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陈营村的麦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麦穗与麦秆分离,麦秆就地还田增肥。

“我们的亩产大概与去年持平,应该在550斤左右,”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人大主席高峰介绍,“目前收割的有2000余亩,5月底我们要全部收割完毕。”

今年,十堰市郧阳区小麦种植面积达32.14万亩,目前已陆续迎来成熟期,当地主动对接农机、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设立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服务工作站,为收割机手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小麦机收顺利开展,并颗粒归仓。

湖北咸宁:146万亩油菜迎丰收

5月13日,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奶牛良种场油菜连片种植基地,5台油菜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对该片区5000亩油菜进行抢收。该片区采取了分段收割模式,机收损失率较传统收割方式大大降低。

今年,咸宁市油菜种植面积达146.05万亩。该市统筹油菜轮作扩种项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冬种油菜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等资金8145万元,推广华油杂50等油菜抗冻抗病高产高油品种,组织实施油菜“一促四防”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促进油菜单产提升。在收获期,积极推广油菜两段式收获方式,有效减少油菜机收损失。

荆门沙洋:分段式收割 念好“减损增收经”

“我种的这200多亩的油菜,今年用分段式收割,增产差不多达到10000斤,一亩田大概增产50斤!”近日,在沙洋县五里铺镇的油菜田里,种植大户蒋丰平向记者算起了账。

增产,得益于油菜分段式收割技术的推广应用。沙洋县农机发展中心主任宋景华介绍,分段收割模仿人工“先放倒、后捡拾”的方式,在油菜七八成熟时就进行割倒铺放,经过四到五天的晾晒后,待油菜籽完全成熟,再使用捡拾脱粒机进行脱粒,不仅降低了损耗率,而且榨出来的油品质更高。“油菜分段式收割,随时都可以收割,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晴天,损失率基本上控制在8%以内。”

如今,沙洋县分段收割占比已经达到50%,每亩损耗率从30%降至8%以内,全县油菜籽预计减损超2000万斤。

湖北应城:39万亩糯稻插秧忙

近日,在应城市田店镇畅马村的千亩稻田里,两台智能无人机正根据每亩的用量和秧苗的密度精准施肥。10多台套耕整机、插秧机等现代化农机来回穿梭、相互配合,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一亩稻田的插秧作业,省时又省力。

应城糯稻凭借质地匀、色泽亮、白度高、粒型美、糯性强、口感好的特点,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应城市借助智能化技术大力发展糯稻产业,智能农机利用率达85%以上,糯稻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高。今年,当地种植糯稻面积增加到39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26.3万吨。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2025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规范实施培训班(第一期)在湖北黄冈举办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80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