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场遇上智慧科技,农业种植便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一方水土产一方果”。在上海市崇明区的这家智慧农场,你可以见到香蕉、百香果这类热带水果,而转身走入另一个智慧大棚,便与车厘子等北方温带水果撞个满怀,“淮南”与“淮北”的地理区限在这里仿佛演化成了“东棚”与“西棚”的差别。在距离上海市区仅一小时左右车程的崇明区中兴镇,太和·好时节智慧农场以“科技+生态+文旅”的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南果北移、北果南迁”的生态实验,更通过智能机器人导游、三维立体农业模式等特色体验,为都市人打造了一个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感受现代农业魅力的乡村休闲目的地。
科技赋能,解锁智慧农场的生态密码
踏入太和·好时节智慧农场的温室大棚,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温暖湿润的热带气息,眼前的芭蕉树郁郁葱葱,百香果的枝蔓肆意舒展,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东南亚果园。“这个是我们的热带棚,种有木瓜、莲雾、荔枝等多种热带水果。”农场负责人闫龙介绍,面前这一“南果北移”的农业创新,得益于农场采用的阳光板大棚和双棚双膜大棚系统,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光照和氧气浓度,成功模拟出热带雨林般的生长环境。更令人称奇的是,棚内还巧妙地构建了水下种植的亲水环境,为鱼类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空间,形成了从水下到陆域,再到空中的三维立体农业景观。
“在产量上,我们与南方水果基本持平,甚至口感也不输原产地。比如我们的香蕉就更糯、更美味。”闫龙自信地说道,农场坚持让水果在树上自然长熟,而非半熟采摘后催熟,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水果的纯正味道。依托物联网技术,农场不仅“复刻”了热带雨林般的植物生长环境,还把温带水果“搬”到了崇明。“我们的智慧概念,主要体现在物联网和机器人的应用上。”农场种植技术负责人唐平指着一株株车厘子树说,“智慧农场能够精确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作物生长创造合适环境,原本一年一熟的车厘子在我们的棚里可以实现分品种、分批次采摘,延长市场供应时间。”
亲子研学,寓教于乐新体验
太和·好时节智慧农场,不仅仅是一个农业生产基地,更是一个集亲子、研学、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农场计划打造以亲子为主题的智慧乐园,结合研学和老年团,面向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开展体验活动。”闫龙介绍,在农场的未来图景中,孩子们可以亲手采摘南北各地的水果,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可以参与DIY生态瓶、钓鱼烹饪等动手体验项目,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还可以乘坐无人驾驶游船体验刺激与乐趣。“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两款采摘机器人的引入,更是让农场的“智慧值”和“乐趣值”更上一层楼。一款人形采摘机器人,不仅能模仿人的动作,还能精准采摘,大大提高采摘效率。而另一款导游机器人“太和一号”的职责就更加清晰,能够带领游客参观农场,根据游客的指示介绍不同的景点和信息,流畅地回答各种水果生长过程以及园区概况等问题,并为游客讲述农场的智慧故事,全方位带领游客体验从热带到温带的种植环境。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太和·好时节智慧农场正规划着更加宏伟的蓝图。“我们在探索与周边村子合作,通过餐饮和住宿服务,带动整个中兴镇的发展。”闫龙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在智慧农场领域的布局,一方面在农业人工智能、种植养殖数智化等领域持续创新,另一方面不断开拓农文旅业务范围,打造更完善的智慧农业产业生态。
目前,占地总面积达1240亩的太和·好时节智慧农场,一期工程已建成350亩,建设进度已达80%。对于市民而言,太和·好时节智慧农场的意义远不止为一个休闲去处,更成为智慧科技改变传统农业的立体化“教科书”,在这里,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不再遥远,乡村振兴彰显着无限可能。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