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向来不大关注多如牛毛的什么排名,因为多数哗众取宠,赚点点击量而已。但这项按创新力排名的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因为有些正能量,导向正确,笔者是赞同的。该榜单由江苏大学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评价体系覆盖创新投入、过程、结果等722个指标,整合了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利数据、农机补贴系统、首台套装备认定等1700多万条多源数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现按创新能力排名的中国10强农机制造企业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潍柴雷沃
以82.62分的综合得分高居榜首,远超第二名12.59分,是国内最大的农机企业之一,在农机装备领域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研发与创新实力
核心技术突破。潍柴雷沃依托潍柴集团在发动机、液压电控、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成功攻克了CVT拖拉机、大喂入量收割机等关键技术壁垒,成为国内唯一掌控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农机企业。
专利与标准制定。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占50强企业总和的82.30%,PCT专利占比高达94.49%,并牵头制定了行业85.71%的国家标准,体现了极强的技术话语权。
2、市场与产品竞争力
市场份额领先。潍柴雷沃与一拖股份、沃得农机三家企业合计占50强总销售额的61.19%,主产品市场覆盖全国38个省级区域,市场占有率显著。
产品广度与深度。覆盖拖拉机和收割机等主要农机品目,且单品类机型数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产品线布局全面。
3、战略重组与资源整合
2021年完成战略重组后,潍柴雷沃整合了潍柴集团的全球研发资源,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成为农机行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4、行业标杆作用
报告指出,潍柴雷沃的创新能力为国内农机企业树立了标杆,尤其在推动行业交叉融合(如北斗导航、人工智能与农机结合)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5、未来挑战与建议
尽管领先,国内农机工业整体仍落后于西方百年历史的企业。报告建议潍柴雷沃等头部企业需加快国际化步伐,通过技术输出和海外投资参与全球竞争,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头部企业的政策支持。
二、一拖股份
位列第二,该企业推出了大型CVT和动力换挡拖拉机等高新技术含量的高端农机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以下是其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的综合分析:
1、核心技术创新
动力换挡与CVT技术突破。中国一拖自主研发的动力换挡技术显著提升农机效率,通过湿式离合器控制变速箱,实现前进/后退换挡无需切断动力,操作简化且燃油消耗降低,生产效率提高10%-20%。代表性机型东方红LP2604-C已批量下线,适应西北、东北等地区大型农场作业需求。CVT技术领先,一拖股份是国内少数掌握无级变速(CVT)技术的企业之一,其400马力拖拉机已推出样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高端农机空白。
2、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力
市占率稳居前列。2022-2023年,公司中大马力拖拉机市占率保持在19%-22%,稳居行业第二,并逐步替代低端产能,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出口快速增长。2019-2023年海外收入年均增速达35.4%,重点布局俄语区、南美等市场,2023年拖拉机出口销量同比增长43%。
3、 政策与产业趋势驱动
响应国家战略。围绕中央“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部署,一拖股份聚焦“一大一小”补短板(大型高端农机与小型智能化设备),强化粮食安全技术支撑。
行业升级需求。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流转加速及农机大型化趋势下,公司产品契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化转型。
4、智能制造与产能升级
智能工厂示范。2024年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柔性化生产,提升制造效率与产品一致性,为高端农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5、未来增长潜力
技术持续迭代。公司计划在动力换向型五大系列产品加大研发,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
市场空间广阔。国内农机市场规模预计持续扩容(2016-2023年CAGR达10.9%),叠加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公司有望通过技术输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一拖股份通过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双轮驱动,不仅在国内高端农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更在全球竞争中展现中国制造实力,是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保障的核心力量。
三、大疆创新
排名第三,其智慧农业系统是数字农业创新案例之一,凭借在无人航空领域的技术优势,带动了农机行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以下是其核心优势与行业贡献分析:
1、技术优势驱动农业智能化升级
精准作业系统。搭载AI算法与AR安全辅助功能,实现障碍物自动识别、地块信息记忆及环境实时监测,显著提升喷洒、测绘等作业精度与安全性。如T100无人机通过高精度GPS与惯性导航系统,可自主规划航线并稳定执行复杂任务。
多场景技术覆盖。植保管理。植保无人机雾化喷洒技术使农药利用率提升30%,病虫害防治效率达人工的40倍以上; 遥感监测。多光谱相机结合AI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作物长势、土壤墒情及灾害预警的实时动态监测; 吊运与物流。T100机型支持85公斤重物吊运,解决山区农产品运输难题,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十倍。
2、产业链整合与生态构建
硬件-数据-服务闭环。提供从无人机硬件(如T系列、精灵系列)到农田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地块测绘、产量评估)的全链条服务,配套14,000人规模的全球技术支持网络。
低空经济生态拓展。通过培训40万名农业无人机飞手、与农业服务机构深度合作,推动农业从业者年轻化与技术普惠。2024年低空经济政策加持下,其技术已渗透至农田规划、灾害应急等综合场景。
3、行业影响与未来布局
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70%,直接带动农机智能化渗透率提升15%。其2025年实现量产的「激目感知系统」将融合激光雷达与惯性导航技术,进一步强化智能农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决策能力。这种「技术研发-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模式,已成为数字农业创新标杆。
四、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在农机研发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在行业内有较高的影响力,位居第四。在《中国农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中,中国农机院位居行业创新能力前10强(位列第四),与潍柴雷沃、一拖、大疆等头部企业并列。
1、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体现
核心技术攻关。中国农机院长期聚焦农业装备关键领域,例如畜牧机械研发,其呼和浩特分院作为全国畜牧机械行业技术归口单位,主导开发了系列畜牧业装备及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山地农机创新,近些年来中国农机院在山地果园运输机、智能农机等领域的突破,反映了行业对复杂地形农机需求的响应,中国农机院在类似方向积累潜能。
标准化与行业服务。承担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职能,推动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作为中央直属科技型企业,参与国家级重大装备研发及成果转化。
2、行业影响力与标杆作用
产业链整合能力。报告特别强调头部企业需“掌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而中国农机院通过改制整合科研资源,成为衔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重要枢纽。
创新模式示范。与潍柴雷沃等企业不同,中国农机院作为科研机构,更侧重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突破,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标准参考,尤其在填补国内空白领域(如重型拖拉机、智能农机)中发挥引领作用。
4、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创新能力位居前列,但报告指出国产农机工业与西方百年企业仍存差距,尤其在高端市场竞争力方面。中国农机院需进一步聚焦以下方向:
加速智能化、无人化装备研发(如借鉴常发农装无人驾驶农机经验);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深化产学研融合,缩短技术转化周期。
五、江苏沃得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农机行业创新力排名第五的企业,在研发与制造领域形成了以下特色及优势:
1、核心技术自主化与高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9至2022年研发费用从1.92亿元增至4.20亿元,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4%,重点攻克智能化、机艺融合等关键技术。
专利与技术储备。掌握液压系统集成、动力换挡变速箱、谷物脱粒清选系统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采棉机等高端装备,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PCT国际专利,技术竞争力显著。
2、产品矩阵覆盖全程机械化
全产业链布局。产品涵盖耕、种、管、收、粮食后处理及秸秆综合利用全环节,核心产品履带式收割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超60%,全球销量领先。
新兴领域拓展。积极布局农用无人机、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等新兴领域,推动行业交叉融合。
3、智能制造与生产优势
高自制率与精密制造。关键零部件自制率达70%以上,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打造智能制造平台,保障产品一致性与可靠性。
规模化生产能力。拥有1500余亩生产基地,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出口额在中国农机企业中名列前茅。
4、服务与市场竞争力
高效售后体系。全国设立518家服务中心及100多辆流动服务车,承诺“收割机5小时、拖拉机8小时”快速响应,标准化服务覆盖28个省份。
全球化布局。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基地,产品出口至3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行业出口领军者。
5、政策与行业地位
连续获评“机械工业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创新发展优秀企业”等国家级荣誉,入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创新能力获权威认证。
沃得农机通过技术自主化、全产业链布局、智能制造及全球化战略,构建了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其创新能力与市场表现共同支撑了行业头部地位。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