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智”耕黑土春潮涌 ——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高标准开展春耕生产纪实

分享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正是春种好时节,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沉寂了一个冬季的黑土地热闹起来,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扎实有序推进春耕生产,一幅农业强、农户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徐徐展开。

技术加持第一季

眼下,分公司14.11万亩水稻处在播种黄金期,而最受大家关注的,莫过于在今年分公司新打造的智能育秧基地中经过叠盘暗室技术加持的秧苗“尖子生”,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它们昂首挺胸等待检验。 小小秧苗看似简单,实则技能满满。它们经过了恒温60摄氏度的智能温汤消毒设备和“臭氧+氧气”的智能双氧催芽设备,在恒温恒湿的暗室内进行叠盘育秧,相较于常规育秧,不仅可提前出苗5~7天,秧苗素质也显著提升。通过全自动机械化操作流程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科技支撑。 近年来,分公司坚定不移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技术与智能并存、实验与示范共进、高效与高产同行之道,在农业生产全过程大力示范与推广循环运动式立体育秧、智能水肥一体化等十余项新技术,并通过整合空天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土壤墒情检测仪等现代仪器,搭建农业全环节记录的智慧物联网平台,实现在线干预调整,为农业决策提供支持。分公司还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不断试验示范,为种植户提供增收新技术、新措施。

智慧助力第一线

4月中旬,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示范田,一台“大家伙”正在上演一场引人瞩目的播种作业“秀”,仅一个小时就播完了30亩地。这是今年分公司新引进的阿玛松气吹电驱播种机,采用超压工作原理,改变传统自由落体播种方式,以超压气吹原理通过气吹将种子射入土地中,怠速情况下不漏种、不掉种、不断苗,株距更加精准,作业标准更高,同时播种机内的车载屏幕可单独检查播种单体落种情况,用看得见的“数据”确保播种精度。作业能力高效也是这台“大家伙”的一大亮点。它的作业效率最高能达到每小时13公里,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播种任务,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作物及时播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前来围观的种植户亲眼见证了播种机的神奇之处。种粮大户范丰宝说,“一天就能播种750亩的地,这样高效率高质量的作业,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化,高性能的播种机械,在播种作业中,可有效避免播种不匀和深浅不一致,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年春季的播种工作,也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保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左丹剑飞说。

高产高效更进一步

“去年我家地里接种了大豆根瘤菌剂,不仅氮肥用得少了,每亩大豆产量比前一年也多了30公斤。”“五一”期间,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嘟噜河管理区,大豆种植户粟宝连正滔滔不绝地说着接种根瘤菌剂带来的好处。 通过管理区的大力推广与耐心指导,大多数种植户在播种大豆时都选择使用根瘤菌剂,但部分地块还是出现效果不明显、种植户抱怨劳动强度增加的状况。经过技术人员逐户排查,“原来个别种植户是把种子和根瘤菌剂单独搅拌一遍,人工至少需要三四个人,还得在播种前12小时内进行拌种作业,播种时间紧张,有时掌握不好播种的计量,搅拌不均匀、种皮破损就达不到最佳效果,不仅影响农时也会增加种植户的成本。”嘟噜河管理区技术员綦智鑫分析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现在我们把大豆播种与使用根瘤菌剂同时进行,一边播种,一边喷洒,同时封土镇压,大大节省了人工,从去年测产结果来看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2024年,分公司改装原有大豆播种机,在播种机两侧增加根瘤菌剂喷淋设备,在大豆播种时将根瘤菌液均匀地喷洒在大豆种子表面及周围土壤处。为了摸清大豆根瘤菌的应用效果,技术人员在精选良种、菌剂喷施示范、生长期间田间调查、秋季测产、减氮施肥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为根瘤菌剂喷淋的大面积推广与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秋季测产数据,大豆固氮效果明显增强,病害发生率明显降低。氮肥使用量减少了2.1%左右,根瘤数较往年增加10.3%左右,亩产也较往年增加了30公斤左右。

民以食为天,粮足天下安。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为“三大一航母”建设贡献宝泉岭力量,为美丽的“春耕画卷”增添新的笔触。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双鸭山农场率先扣动玉米播种“扳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80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