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与安全的思考

分享至

1. 引言

中国是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始终把确保充足的粮食供应和农产品安全放在首位,这不仅是民生之基、国家之重,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定为首要任务,注重粮食与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强农业科技的支撑角色。继2023年提出提高产业标准化、规范化以及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之后,2024年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推动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过程的智能化与清洁化转型,提升乡村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展望未来,粮食加工业将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重要农产品加工业则呈现多样化趋势,预制菜、健康食品及深加工产品的不断涌现,将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

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整体生产加工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低、品质检测能力弱、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足,以及保质减损和供应链效率低下等问题有待解决。此外,农产品加工行业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和供应链效率亟待提高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国内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是确保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作为行业内的关键企业之一,中包公司在粮食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公司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致力于粮食与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创新,提供成套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及高效的加工与检测设备,公司在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研究,包括大米、马铃薯等粮食及毛豆的品质检测,以及预制菜加工与油脂加工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粮食和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积极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这一背景,深入分析和讨论了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与安全的重要性,依托中包公司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经验,提出促进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发展的建议与方案,并探讨了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思考和方案。

2. 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精深加工和检测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自2015年起,中国正式推进马铃薯主粮化进程,并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具体提出了马铃薯作为主食的战略目标。这一举措旨在拓宽马铃薯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领域,提高整个产业的水平,同时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展高效的马铃薯检测与分级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精确的检测模型和分级策略,实现对马铃薯外部与内部品质的高准确度检测,开发在线马铃薯分级系统,提高马铃薯商品的品质分级准确性和效率,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马铃薯的需求。通过采用高压脉冲静电场、二氧化氯、臭氧等技术,探索提升马铃薯保鲜效果和延长货架期优选方案。在精加工领域,着力开发以马铃薯为原料的新型主食产品,如马铃薯米粉,通过自主研发的挤丝技术和对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持续优化,建立一套完整的适用于马铃薯米粉生产的技术体系。为马铃薯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展提供坚实的支持,助推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主食化战略的成功实施。

3. 促进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式主食菜肴的智能化加工与品质创新

预制菜行业自纳入中央一号文件以来积极发展,2024年文件再次强调对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主食菜肴在生产、初加工及精深加工环节的优化与升级的重要性。政策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可开展中式特色主食菜肴成套智能装备研发,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主食菜肴的加工效率和品质控制,解决减菌、保质、自动化包装等行业挑战。

主食菜肴在品质控制方面面临多重挑战,包括致病菌的多样化分布、传统减菌技术对营养和品质的潜在损害、以及冷却过程中的品质劣变等。此外,自动化和智能化包装技术在固液混合物料的充填、多品种菜肴的包装转换等方面存在局限。为应对这些挑战,未来可聚焦于高效减菌、精准充填、保质保味等关键技术,构建固液混合物料模型、精准充填模型、主食菜肴品质指标评价体系及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并优化菜肴的充填方案,通过多物理场技术提升减菌效率,发展精准充填和动态防溢技术,以及在线清洗和多品种共线生产技术,创制先进适用的精准充填装备,建立完善的中式菜肴智能装备技术体系,创新解决品质控制和自动化包装的挑战,实现主食菜肴生产的高效、高质、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整个预制菜行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迈进。

4. 助推粮食和油料加工业升级:检测减损和分选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尤其是三大主粮及油料作物,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强化粮食调控能力,完善产业链监测预警,推动减损和节粮,支持油料作物品种与加工技术发展,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文件提倡高端服务与研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在油脂加工领域,创新研发油脂加工设备,如剪切式挤出机、动态薄膜过滤机、植物挤出机、逆流冷却干燥器和油料挤压膨化机等,推动油脂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工程服务支持,助力油料作物产业进步。

在稻米品质检测领域,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提升检测精度,解决小区域检测难题,达到高识别率,为精准检测提供技术基础。针对不规则小颗粒农产品,如毛豆,开发高效智能分选技术,解决形状不规则和品质缺陷的检测挑战,通过机器视觉实现高效分选,提高产效,降低成本,填补技术空白,支持农业生产的高效发展。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产业向更高标准、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5. 挑战与展望

我国口粮自给率近年来保持在100%以上,而整体食物自给率则逐年下降,到2020年我国食物自给率约为76.8%,作为油脂工业和饲料工业重要原料的大豆,自给率更是不足17%。2023年粮食净进口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大豆进口量占比达到六成以上,此外牛羊禽肉、乳制品、水产品也需要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消费需要。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安全问题还面临巨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粮食及农产品加工生产行业要深刻把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提出的具体要求,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高装备研发应用能力,加速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整合升级,完善安全监管和调度溯源体系,强化农产品加工科技支撑作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切实提高我国粮食与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保障能力。


引文信息:

王文杰,郭亚琳,杨云任,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与安全的思考[J].农业机械,2024,(03):44-45+49.

DOI:10.16167/j.cnki.1000-9868.2024.03.015.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 完好仓容超7亿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8519053089
1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