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三夏农忙 颗粒归仓

分享至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邹岗镇,农机奔忙收夏粮。 (王虹 摄)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张居保、张谦父子俩。 (刘江 摄)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官庄湖管理区林湖社区小麦喜迎丰收。 (杨红兵 摄)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太平镇高公桥村机收现场。 (申学强 摄)

父子俩的丰收“密码”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肖欣 通讯员 龚良杰 方荩娅 刘江

艳阳高照,室外温度早已突破30℃大关。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大堰冲村的百亩油菜地里,种粮大户张居保看到驾驶的收割机储粮仓已满,按下暂停键,跳出驾驶室。忙活一上午,一口气收了上十亩地,可张居保身上的衬衣依旧干爽,额头不见汗渍。

“现在种田舒服,驾驶室有空调,不费半点力气!我收油菜,儿子种玉米,争取10天完成。”张居保是当地的种粮大户,自家种有250亩油菜、300亩小麦,还承接了周边100亩小麦收割和200亩水稻插播的订单。

抢时间,是机收减损的关键,张居保全家一刻也不敢耽误。

同样不敢耽误的还有南漳县的50多名农技专家。这段时间,他们奔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收种工作。

“油菜不比小麦,九成熟就得割,最好是一早一晚空气相对湿润的时候。”听了县农技中心农技推广股负责人马恒的指导,张居保家的机收减损率大幅降低,亩产从不到300斤提高到近400斤。

10年前,由于田块不整齐,机械难入地,张居保靠经验、凭力气种地,吃尽了苦;10年后,90后的儿子张谦回乡,流转抛荒土地,创办家庭农场,父子俩一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

说话间,完成了一块耕地玉米播种任务的张谦开着播种机经过,全身皮肤黝黑,脸上挂着笑容。“老爸有经验,我有新技术,我们相互学习、互相指导。”张谦通过参加农机培训、农技上门指导、上网学习农机修理,带着父亲科学种田、机械种地,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农机服务,每年能有40多万元收入。

说罢,父子二人默契配合,将收割机与三轮车并排停放,“哗”的一声,乌黑圆润的油菜籽从收割机倒入三轮车厢。俩人捧起菜籽大喜:“这菜籽比去年的还要好!”

“得亏听了农技专家的话,把种子换成了抗性强的农油杂007,抵受住了寒潮。”

“管理方法也搞对了,冻后及时补充营养和‘一促四防’。”

短暂的谈笑后,张居保载着装满油菜籽的三轮车赶回家晾晒入库,张谦则跳上播种机前往下一块耕地。


钟祥86万亩小麦丰产在望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郭崇乐、通讯员汪龙)小满时节,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石牌镇三喜村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喜迎丰收。

连日来,钟祥市组织机收服务队帮助各地麦农抢收小麦,确保粮食安全、及时收割入库。在种粮大户杨长青的200余亩农田里,10台收割机一同作业,不到30分钟,小麦收割完毕。

“经测试,亩产520公斤,较去年增加12公斤以上。”杨长青乐呵呵地说,目前使用的智慧农机搭载了北斗卫星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小麦高度和干湿度,随时调整作业速度,机收减损的效果令人满意。

在文集镇青星村、柴湖镇陈营村等麦收现场,测产结果显示,“扶麦368”亩产544.3公斤,较上年增产10%以上。

钟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欧斌介绍,今年全市统一选取优质品种,完成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推广面积2.5万亩,采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精量匀播、机械化条播、无人机飞防等方式方法,提高小麦单产。目前,钟祥市小麦收获面积86万亩,预计小麦总产20.09万吨,增幅6.51个百分点。


枣阳20万农机“冲锋”麦收会战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通讯员毕学谦、张怡晨、徐莹)“你看!这小麦颗粒饱满,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5月20日,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南城办事处建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3000亩麦田里,负责人孙建新双手捧起新收的小麦,高兴地介绍,今年合作社种植的“郑麦18”,目前来看,亩产可达600公斤。

枣阳市种植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张刚介绍,为确保今年夏粮稳产增产,枣阳市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开展科学田间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全市今年小麦亩平增产10公斤左右。

今年“三夏”期间,枣阳市计划完成小麦机收面积146.779万亩,机收率稳定在99.85%以上。除万台联合收割机外,枣阳市还投入大型拖拉机1.4万台,配套农机具20万台套,预计6月上旬完成大面积收割。

“机收会战”中,有2000台是外地机械。枣阳市及时发出“三夏生产安全提示”,并在所有乡镇建立夏收应急服务队并对接跨区作业接待站,确保农机调配及时、信息畅通、作业安全、机收减损。吴店镇、琚湾镇、七方镇、太平镇等为机手免费提供交通、气象、作业导引、安全提醒、机械维修等24小时咨询服务。


咸安31.85万亩油菜堆满仓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彭翠楠、通讯员胡剑芳)5月22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奶牛良种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一期油菜种植基地上,五台收割机轰鸣,最后一片晚熟油菜收割完毕。

“按收割、旋耕、激光平地、打田的流程操作下来,保证日均整地600亩,为下一阶段抢插中稻打好基础。”北大荒农服集团咸宁事业部负责人李凤超介绍,机械作业效率高,两周内完成8000亩高标准农田的收割与土地翻整工作。

向阳湖镇油菜收割工作主要依托永宏农业和恒硕农业,共计投入农机20台,收割完1100亩油菜田后,将播种1600亩高粱;高桥镇乡村客厅油菜种植基地120亩油菜收割完毕。

“今年全区通过抓清沟排渍、一防四促、利用晴好天气机械抢收等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总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咸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达明介绍,今年全区种植油菜31.85万亩,共出动180余台收割机、11台油菜烘干机集中抢收,预计收获油菜籽可达3662.75万公斤。


江陵微垄技术稳增收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通讯员郑文刚、黄洋、欧阳钰海)近日,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35万亩油菜已全部收割完毕。

“今年用了新技术,亩产达到172公斤,提升30%!”江陵县马家寨乡的油菜地里,油菜种植户乐超看到最新测产结果,笑得合不拢嘴。

他口中的新技术,是指直播油菜微垄抗逆稳产栽培技术和“两段式”机收技术。

“微垄”技术通过精细的土壤操作构建出微小的垄状结构,增加土壤表面积,减弱根系竞争,增强吸水能力和抗倒伏性,提高产量。

江陵是著名的油菜产区,主要种植胜利油菜、中油和华油等品种。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官雄华介绍,全县油菜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同时引进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生产成本降低了5%,亩均增收百元以上。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东方红,我看行!”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803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