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围绕水稻、铁皮石斛、生猪三大产业,全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2023年创成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综合性先行县。2023年,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3.2%,铁皮石斛规模基地水肥一体环节机械化率100%,生猪规模场环境调控、排泄物清理(含设施化处理)环节机械化率均达到100%。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素保障有力。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行县创建工作,将先行县创建列入《市委十五届三次全会重点工作任务责任清单》和《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主要领导专题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加大各类农机惠农补贴力度,2023年预计发放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900万元,机插秧、机械烘干、无人机植保等作业环节补贴580万元,新增农机具1200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8.15万千瓦。全力破解农机化发展用地问题,对列入农事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的单位,优先解决用地需求,已建农事服务中心的农业设施用地备案均达到7亩,计划新建的柳市镇金弘农事服务中心已完成农业设施用地备案20亩。
二是强化项目建设,服务保障有力。2022-2023年建成蒲岐镇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清江正上铁皮石斛工厂化育苗中心和乐清市食品总公司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等8个农机(农事)服务中心。蒲岐镇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水稻季育秧能力3万亩、粮食烘干批处理能力320吨、日加工大米能力100吨、粮食仓储能力2000吨,具备农机作业、维修、技术培训、农资配送和农业废弃物回收等稻麦全产业链服务功能,直接服务周边4个乡镇;汇一、伊新等农事服务中心建有烘干净粮一体化服务点,稻谷完成烘干、除杂、谷糙分离、前置化验等一系列流程后,可直接通过绿色通道进入粮库,稻谷从送抵到入仓仅需一小时。全市44家农机化服务组织承担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机械烘干70%以上作业量,以及机耕、机收、植保50%以上的作业量。2023年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65.8万亩,较2022年增长12.6%。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技术保障有力。成立农艺农机融合技术专家组,制定《乐清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雁荡山铁皮石斛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等技术方案,指导基地开展农艺农机技术集成试验和示范推广,创成省级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10个、农机创新试验基地3个。2023年在温州地区首次开展水稻钵苗育插秧技术试验示范,亩均节约种子费用50元,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成效。选派黄荣亮同志常驻蒲岐镇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开展技术指导,成功研发并应用全省首条PLC自动化育秧流水线,日育秧能力达4万盘,成为全省早稻育秧量最大的农事服务中心,新华网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着力推进机械化数字化融合,拓展“互联网+农机作业”应用场景,在机耕、机插、机收等环节开展无人驾驶,在水肥一体、饲喂、环境调控等环节开展远程数字化操控等示范应用。建成数字农机应用基地7个,其中铁枫堂、聚优品等2家石斛基地创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全市大田种植、设施栽培信息化率达50%以上,畜禽水产养殖信息化率90%以上,连续两年创成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