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孟志军:从技术特征看如何做好互联网+农机?

分享至

6月8日,在第四届中国农机高端论坛上,孟志军为互联网+农机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切实参考。

技术成熟度决定切入时间

在互联网+农机,普遍遵循技术成熟度曲线,我们做土壤采样,测产都是比较早的技术,自动导航等等,目前正在上升达到稳定阶段区量控制,农机物联网、农业机器人,这个曲线揭示任何一项新技术,信息化先技术都有一个萌芽期,快速上升期,最后达到技术稳定,这个是叫做Gartner切入点。

我们什么时间选择什么切入点非常重要,现在无人机打药正在快速的炒热阶段,试一试很快进入下降然后再爬坡,我们到底选什么技术,对我们都是有意义挑战的。

技术选择性决定技术应用普遍性

技术有选择性,我们选择技术或者选择推广技术的时候,也是考虑这样的因素。

做什么,为什么导航能推的比较快,变量施肥有往下走的趋势,技术本身有要求,或者有一定的选择性,无外乎这么几个方面来选择,一个提高生产效率,我们作用就是提高作业质量、作业速度,减少重复作业,优化作业路径,不重不漏等等都是为了降低成本,降低燃油,我们精准控制,根据机器运行参数区别对待处理方法,目的就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还有增加产量,提高舒适型,这里面有相应的。

成本这块目前国内农机化生产成本相对比较高,从3大主要作物生产成本都比较高,纯利润只有70几元钱,我们如何在增产空间有限,在限有的生物技术,种子技术和农机技术很难,我们降低生产成本也是我们互联网+,或者智能农机装备应该发力的点。

我们人工成本,机械化成本占的比较大,实际上成本这块我觉得更应该是我们未来关注的重要阶段。燃油消耗也是一样,我们田间作业能达到2.7,还不和国外比,我们不同的作业机械化作业环节,我们燃油消耗都比人家高的不是一个数量级,从降低成本,物料投入,燃油消耗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如何做好互联网+农机?

怎么来探索用信息化或者互联网+,智能农业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互联网+能做哪些工作,这可能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

之前提到棉花播种,就是农机农业融合的很典型例子。棉花生产,播种都是六行播种,而采棉机是五行,这样造成接行问题,接的不准确导致采集率不高,带来直接损失,自动导航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广的比较快。还有中耕宽行作物,如果导航和信息化能不能做到种肥同行来播种,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无论是播种到收获,还是整地和施肥,其他也有或多或少有这样的例子。

从另外一个大的目标系统来说,从物料投入上说,精准作业怎么找好结合点,每一个结合点都需要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机农业融合,这是我们需要找准的点,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技术来进行研发、应用,应该是能够有效促进农机信息化、自动化的有效途径。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2017国际农机展重磅活动预告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爱农好机者
1232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