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农机行业以产品、技术和品牌等为核心要素的升级转型持续进行,一方面,农机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农机产品需求满足进入新层次,整体产业质量水平大跃升;另一方面,以存量更新为主力的后市场时代全面来临,市场规模增速大幅放缓,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内卷。
在市场竞争中,农机企业如何才能够“赢”?产品力和营销力依然是决定成败的两大关键因素。
举个案例。
在无人飞行器领域,大疆无人机在的行业统治力毋庸置疑,据统计,大疆在全球无人机领域市场份额长期超过70%,究其根源,其核心竞争力源于极致的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例如,Phantom 4 RTK无人机集成厘米级RTK定位系统、机械快门相机和TimeSync时间同步技术,实现“免像控点”航测,精度达2.74厘米/像素,作业效率是传统人工测绘的30倍以上。这种技术优势使其在农业植保、森林防火、测绘勘探等专业领域成为刚需工具,甚至被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此外,大疆通过开放SDK平台,吸引全球开发者为其无人机开发行业定制功能,形成技术生态壁垒,进一步巩固品牌不可替代性。
作为新兴农机品类佼佼者,大疆无人机在农业生产领域引发了颠覆性革命,无人机植保、施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手段。毋庸置疑,大疆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是产品力!
农机的产品力打造,要在技术设计先进性、采购部件优质率、制造过程品质保障以及产品调试达标、作业过程可靠性等进行全过程控制,好的产品才有可能赢得用户的认可,才能够给用户创造价值,才能在市场流通中创造品牌溢价。说到底,农机企业的产品力永远是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点,是品牌立足、品牌塑造和不断提升的基础。
再说农机企业营销力打造。
毋庸置疑,营销,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至关重要并不可或缺,所有品牌的成长,都离不开营销力量的推动。我们常讲,营销是门大学问。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保障产出就是“营销”;而在存量竞争的时候,营销水平高低才见“真章”。营销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包含了渠道开发、产品销售、用户培训、服务跟踪、配件供应、关系维护、市场调研、信息反馈、品牌提升等环节,把营销工作做好,实属不易。
农机行业的市场营销,正伴随着行业进步发生着颠覆性革新,“实体店+互联网平台”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已经成为行业营销主流。不管农机营销模式怎样变化,其根本的出发点不会变,那就是满足用户与市场需求。当下乃至今后很长的时间里,农机流通企业始终是连接制造企业和用户的关键纽带,传统营销方式不会消失,而是焕发出新的形态。
对于农机制造企业而言,必须秉承坚守传统而不拒创新的态度来认真对待营销力打造。比如,在合作联盟建设上,农机制造企业要与不同区域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分销合作关系,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完成特定区域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品牌影响力提升和产品信息传递等。与此同时,要与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建立合作,在品牌传播、促销宣传、典型案例推介、产品网上销售推广等进行有效发布,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和优势补充,更好地促进营销活动开展。不仅如此,农机企业还要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密切合作,解决用户购机过程中资金难题;与粮商、畜牧养殖户、农业合作社等进行合作,互通信息,为农机用户提供有效的作业信息和交易信息等。当然,与丰富企业外部资源链相同步,农机企业必须强化营销人员、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有战斗力的营销团队,这一点看似简单,要持续做好却不简单。
回归主题,产品力和营销力是决定农机品牌成长的关键因素,没有产品力,营销力就成了无本之木,难以持久;没有营销力,产品力就难以被市场认知和认可。只有两者协同配合,才能实现品牌的持续成长。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