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低空经济与智能农业装备融合应用初探

分享至

低空经济是指利用无人机、小型飞行器等低空航空器(通常在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开展的商业活动,涵盖农业植保、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巡检等领域。其核心是通过低空飞行器的灵活、高效特性,突破传统地面作业的限制,拓展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智能农业装备,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智能化的装备体系,包括精准施肥/灌溉设备、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自动驾驶农机等。其目标是提升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推动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科技密集型”转型。低空经济与智能农业装备融合应用,是目前绕不开的话题。本文对此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促其健康发展。

一、低空经济与智能农业装备融合应用的内涵

低空经济与智能农业装备的融合,是技术优势互补的结果。低空飞行器(如无人机)为智能农业提供精准的数据采集与作业执行工具(如实时监测、精准喷洒);智能农业装备的数据处理与决策能力(如物联网、AI算法),为低空飞行器的作业提供精准指令(如变量施肥、靶向喷药)。两者结合,形成“空地一体”的智能农业生产体系,覆盖“耕、种、管、收”全环节,形成1+1>2的融合效应。

二、融合应用模式

融合应用的核心场景集中在农业生产的“管”环节(田间管理),具体包括: 智能灌溉控制器

应用场景技术实现价值体现
农业植保(喷药/施肥)无人机搭载精准喷洒系统(如变量喷头、北斗定位),按预设航线实现均匀施药/施肥;结合智能传感器实时调整剂量9。相比传统地面机械,作业效率提升5-10倍(如100亩农田无人机半天完成,传统需1天);农药/肥料使用量减少10%-30%,降低环境污染。
精准农业监测低空飞行器搭载高光谱传感器、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农田土壤湿度、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等数据;通过AI算法分析,生成精准管理指令8。替代传统人工巡查,数据精度提升至厘米级;为农民提供“按需投入”的决策依据(如缺水地块优先灌溉、病虫害地块靶向防治)。
丘陵山区农业解决方案无人低空飞行器与山地农机深度融合(如小型无人机+履带式农机),解决丘陵山区“地块分散、农机难上山”的问题。突破地形限制,实现规模化作业(如川渝丘陵地区的大豆/玉米种植);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推动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
全天候作业无人机采用自动驾驶系统(如飞行控制系统、避障传感器),打破传统有人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限制,实现夜间/恶劣天气作业。解决农业生产“农时紧迫”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的及时作业);提升作业灵活性。

三、价值与意义

融合应用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无人机作业效率远高于传统人工/机械(如植保无人机每小时覆盖120-150亩),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 精准喷洒/施肥降低了农药、肥料的过度使用,节约水资源(如灌溉无人机节水率达30%以上);低空飞行器的“空地一体”作业模式,适配大规模农田(如黑龙江北大荒的规模化大豆种植),推动农业从“小散”向“规模化”转型;支撑乡村振兴,融合应用吸引年轻人投身农业(如90后新农人使用无人机作业),为乡村注入“科技活力”,推动农村经济升级。

1、农业无人机技术应用与创新

农业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工具,涵盖植保、播种、施肥、监测等功能,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预计2030年超2万亿元;2024年农林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近300亿元。无人机作业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10倍以上,如江西都昌县占红彬的案例中,1亩农田农药喷洒仅需2分钟。北斗定位、AI算法实现精准作业(如变量施肥可节肥10%、增产5%),并拓展至果园、丘陵等复杂地形。
2、政策与监管框架完善

政策支持与监管体系是低空经济与智能农业融合的保障,涉及补贴、空域管理、行业标准等。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智慧农业与低空技术融合。植保无人机纳入常规农机补贴,浙江等地推出专项补贴方案,降低农户购机门槛。

多地试点低空经济示范区(如黑龙江北安、浙江安吉),探索空域分层管理与飞行审批简化。
3、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挑战

涵盖无人机研发制造、服务运营、数据平台及下游农业场景的全链条生态。从硬件制造(如大疆农业、极飞科技)到服务(飞防作业、数据监测)一体化发展。无人机采集的农田数据(如作物长势、病虫害)与AI结合,推动精准农业决策。

区域案例。黑龙江2024年航空植保作业占全国40%,新疆石河子建成大型无人机总装基地。
4、技术挑战与人才培养瓶颈

技术成熟度与专业人才缺口制约低空经济与农业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复杂地形适配性、电池续航(当前主流机型续航约30分钟)、数据安全。

人才短缺。2024年全国持证农业飞手超10万人,但专业运维与数据分析人才不足。产教融合培养(如亚龙智能推动“农业低空+智能制造”学科建设)与自动化升级,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四、应用场景拓展与未来方向

从单一植保向多场景延伸,包括物流运输、生态保护、智慧牧场等。大载重无人机实现山区生鲜直运;无人机巡林、水土流失防治;小龙虾投饲、牧场监测。跨界融合,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探索农业应急救援,星载AI提升遥感监测精度。
数据驱动决策,技术重塑农业——低空经济正成为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的“新质生产力”引擎。

低空经济与智能农业装备的融合,本质是用“低空空间”拓展农业生产的边界,用“智能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精度,形成“高效、精准、可持续”的现代 agricultural system。其核心目标是解决传统农业“效率低、资源浪费、地形限制”等痛点,推动农业向“科技化、规模化、智能化”转型,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钵施然亮相2025新疆(喀什)・中亚农机农资博览会!国产采棉机田间演示展硬核实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汉中樵夫
91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