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而强大的科技与装备支撑,正是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动力。纵观各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关键阶段,农业科技创新突破与装备设施升级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一国际经验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 唯有筑牢科技装备根基,方能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需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锚定产业急需精准发力。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育种到种植、从田间管理到产后加工,均存在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这就要求农机企业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方向,将研发资源集中投向产业发展最迫切的领域:在种业领域,要聚焦主要粮食作物、重要经济作物和畜禽水产,攻克种质资源挖掘、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等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良种自主可控,从源头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在种植养殖领域,围绕节水灌溉、绿色植保、生态养殖等技术方向持续攻关,推动农业生产从 “高耗低效” 向 “高效绿色” 转型,兼顾产量提升与生态保护。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是保障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与农业强国要求仍有差距,需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方面,强化政府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技研究,为科研机构开展长期攻关提供稳定资金保障;另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参与研发,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激励等政策,引导企业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形成 “研发 - 转化 - 应用” 的良性循环。
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与全链条科技应用,是激活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抓手。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趋势加强,传统农机已难以满足现代化需求。要加快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步伐,重点突破自动驾驶、精准作业、物联网监测等技术,推动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等装备向 “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 升级,减少人工依赖,提升作业精度与效率。同时,推进科技装备在农业全链条、全要素中的创新应用,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耕种管收、仓储物流、质量检测等环节,打造 “从农田到餐桌” 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非一日之功,需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专业人才队伍、优化创新生态。在关键领域持续深耕,方能突破技术壁垒、补齐发展短板,让农业科技真正成为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 “硬核力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提供坚实支撑。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