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京津冀沪渝苏耕地保育与农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在渝召开。会上,六省市农(林)科院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的专家,就各自区域耕地保育与农业绿色发展上的经验与实践,开展深入交流,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健康的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石,也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面对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防治土壤污染,已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碳基纳米材料如何助力土壤绿色发展?腐殖酸与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有什么相互作用?如何根据蔬菜作物需求驱动水肥精准管控?会议期间,专家们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内容涵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土壤治理、化肥减量、植物病害防治技术等方方面面。
市农科院资环所所长王妍介绍,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山高坡陡、土地零碎,土壤呈现出偏酸性、黏性重、有机质含量偏低等特点。
为了提升耕地质量,助力产业发展,近年来重庆市农科院开展了大量研究。比如,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平行岭谷坡耕地增碳固碳消障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构建与应用”课题,开展了土壤产能提升的内外力联合调控技术研发、高山菜地土壤障碍消减与高效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新型增碳材料对旱地土壤有机碳固存效应研究等。
“期间,我们在綦江区赶水镇双丰村和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开展了中低产田高效增碳材料效果评价及示范,并结合绿色高产技术,建立千亩示范片2个,土壤固碳效率提高20%以上,示范效果明显。”王妍说。
此外,开展稻田土壤氮素转化和甲烷减排技术研究,明确了稻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筛选了适宜本地区的丰产低碳排放水稻品种;在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初步构建了从源头减量、过程拦截再到末端治理等环节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等。相关研究近年来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1项,重庆市农业主推技术5项,为全市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到重庆市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观摩了市农科院资环所试验田和在建的土壤样本库,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与沟通。(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栗园园)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