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

分享至

回原工作单位调研,发现一些令人揪心的事。新一轮机构改革,使社会工作各方面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升,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就以基层农机农技推广工作而言,县(市、区)机构以整合的名义被撤并、编制数量缩编高达50%以上;用人上的逢进必考成了双刃剑,用人单位无发言权,专技人员的岗位大量被非专业人员挤占,导致专业人员亟缺;专业工作质量和效果大不如前。现将发现的问题及成因剖析于后,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得到有司回应。

一、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存在的问题

1、人员方面

人员短缺。目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且青黄不接,导致农民接受农机推广服务的覆盖率不高,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农机推广服务的需求。以某区为例,机构改革时人员编制由80多人缩编到20多人;且10余年未入编新人,导致人才断层,青黄不接比较严重。

人员素质偏低。不少农机人员在学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实践经验,无法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机推广服务。以某区为例,上一轮定编定岗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总编制的85%。实际上由于社会就业困难,进入人员非专业人员占据全部名额,专业人员反倒没有机会入职。

学非所用。基层农机人员管辖权变更后,需服从当地政府中心工作,被安排从事社会维稳、纠纷处理、民事调解等社会行政工作,导致专业特长无法在农机推广中发挥。

2、资金投入严重欠帐

投入相对不足。资金短缺是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典型问题,无论是对农机高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还是相关培训等工作,都需要资金保障。农机推广是“烧钱”行当,社会效益显著而自身价值无法体现,往往被忽视。由于保障资金投入不足,农民使用新型农机技术承担的个人风险较高,运用新技术的信心不足,同时也造成推广工作人员薪资福利待遇较低,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3、推广手段和宣传方面

推广手段单一。目前农机推广手段主要以咨询、技术培训、现场示范等为主,缺乏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导致推广效果有限。目前已进入AI、数字化、智能化农机、无人农场新时代。而我们的推广手段还停留在言传身教原始状态,面对5G、视频、AI等广泛推广应用需求,我们无言以对,推广对象接受程度也大打折扣。

宣传不足。缺乏对农机推广的有效宣传,农民对农机推广的认知较为薄弱,无法有效地进行农机推广的传播和应用。

4、体系方面

体系有破无立。原有的业务垂直管理体系变为乡镇政府管辖后,基层推广机构的人、财、物、权归乡镇政府,业务经费无来源,使原有的农机推广线路中断,县、乡、村三级农机推广网络几乎不复存在。

二、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现存问题形成原因

1、保障资金短缺

农机推广在高新技术研究与推广、数字化农业、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都需要大量基础资金。但目前农机推广的保障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农民使用新型农业技术时个人承担风险较高,信心受挫,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同时,农机推广机构经费不足,影响了推广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甚至出现无法及时支付薪酬的情况,导致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稳定进行。

2、地方财政支持不足

各级财政用于农机推广工作的经费很少,使得农机推广机构的基础建设和工作条件难以改善,不具备必要的现代办公设施和设备。乡级农机推广站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广农业机械现代化的社会需求。

3、管理体制层面

管理体系变更。基层推广机构原有的业务垂直管理体系变为乡镇政府管辖后,人、财、物、权都归乡镇政府,业务经费无来源,导致原有的农技推广线路中断,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几乎不复存在。

职能发挥受限。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受基础设施和客观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独立履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公益性职能。在推广发展大农机和集中大面积试验示范基地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难以体现基层农机推广的公益性职能。

4、人员队伍层面

人员配置不合理。乡镇级农机推广人员因供求错位、无所适从等原因,大部分或改换门庭,或被调任其他工作,致使一线从事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数量极少,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和工作名存实亡。农机推广人员数量也呈逐年萎缩趋势,新生力量薄弱,各县市专业技术骨干严重缺乏。

专业知识老化。大多数农机推广人员从事有偿服务来解决工资待遇问题,导致专业知识荒废、老化,且缺乏经费支撑对农村技术员开展业务培训,即使开展也多流于形式,乡镇农机农技人员难以获得知识更新的机会,无法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工作。

素质提升受限。长期得不到国家和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农机推广人员没有经费去进修和培训,导致整体素质较差,出现专业技术骨干严重短缺的局面,严重影响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观念认知层面。由于历史、观念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机推广工作的作用虽然逐渐被人们认识,但仍然得不到足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发展和相关工作的推进。

三、基层农机推广机构进一步改革建议

1、人员队伍建设

吸引人才。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于农机技术推广事业,可通过提供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作环境、推广项目化课题化等方式吸引人才加入。将推广课题化,即锻炼人才,给其以获奖和职称晋升机会,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稳定人才队伍。

加强培训。加强对现有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历和职业素质,使其具备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合理安排工作。明确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职责,减少非农机推广相关的行政工作安排,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农机推广业务,发挥专业特长。在选拔基层农机推广应用机构领导者时,在政治立场坚定的基础上,应优先考虑专业素质高、有专业造诣、热爱农机推广应用事业的专业人才。把他们提拔到领导岗位,以谋求农机推广事业的更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资金保障

增加投入。各级政府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建立和逐步加大对基层农机推广的资金投入,确保农机高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相关培训等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降低农民使用新型农机技术的风险,提高他们运用新技术的信心。

合理分配资金。保障推广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按时支付薪酬,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稳定进行。

3、推广手段和宣传创新

创新推广手段。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智能手机、互联网、科研院所等,提高农机推广的效果和覆盖面。例如建立线上农机推广平台,提供技术咨询、产品展示等服务。

加强宣传。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农机推广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的认知和参与度。同时,积极与社区和村庄合作,开展农机推广活动,增强农民的参与感和实践经验。

4、体系完善

重建推广网络。重新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机推广网络,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分工,保障业务经费来源,确保农机推广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机推广服务模式,尊重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针对不同农民的需求提供更贴近实际需要的农机支持。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林林说农技(杨春林)
2025-05-08 09:33:24

希望能得到有司回应?

发帖
阅读下一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派驻地方和单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汉中樵夫
798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