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农业推进,农业生产“利器”不断上新,在临安区,除水稻、小麦种植外,蔬菜产业的“机器换人”也成为现实,浙江省杭州临安锦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位于板桥镇桃源村的杭州临安锦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里,还未走进蔬菜大棚,便能听到叶菜收割机传来的阵阵收割声。走近细瞧,只见连片的菠菜,连着根,沿着传送带被送进了筐中,三下五除二,原本需要几个人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收割工作,短短半小时就完成了。
“我们的菠菜是带根收割的,以前手工收割的话,这里的80平方米,可能需要5个小时。”一旁的锦兴农业负责人柯和兴指着收割机欣喜地说,“现在用机器收割的话,只要半小时,收割结束后再简单整理一下就可以上市了。”
据悉,锦兴农业现有基地600余亩,拥有连栋和单体大棚10万余平方米。2023年,锦兴农业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对基地内的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引进、改造和提升,实现了整地、育苗、移栽、管理、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目前基地机械化率达90%以上。
柯和兴表示,装上机器设备后,工人们不仅劳动强度降低、效率提高,蔬菜生产实现了降本增效,未来还有希望实现蔬菜种植采收的全线“托管”,“生产减负”后也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
“通过蔬菜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的建设,鼓励规模蔬菜基地使用育苗、耕种、管理、收割等生产机械,实现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突破我区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临安区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方元亮介绍,临安自2021年开展“机械强农”行动,推进农业“机器换人”。
近两年来,锚定蔬菜采收、山核桃浇灌等薄弱环节,通过实地指导、基地建设等,加速农业生产新设备、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农业向高效、高产、精细化方向发展。截至2023年底,临安区建成农机服务中心6家、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12个。
下一步,区农业相关部门将继续常态化推进农业机械化,持续补弱增强,2024年建设农机服务中心1家,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2个,农机创新试验基地3个,争创省级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聚力助推临安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稳住“米袋子”,增产“菜篮子”。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