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智:
生成中
更详细
更精简
资料图
近日,云南第一架自主研发植保无人机“飞龙号”在曲靖市会泽县海拔3500米的大海草山上成功首航。这架首次采用油电混合驱动的植保无人机载重75公斤,可连续作业5小时,每小时作业可达110亩到120亩,效率是人工的60至80倍,今后将广泛应用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云南地形错综复杂,高原、山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4%,全省农作物种类较多,以水稻、玉米、小麦和薯类为主,其中大部分属于连片作物,适宜无人机植保作业。由于无人机植保作业强度高,防治效果好,喷洒农药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气流对农作物的穿透性,减少农药损失,可同时代替上百人的劳动力,采用喷雾喷洒方式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
近年来,云南省始终把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重中之重,为加快转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现代科技农业发展理念,面对山地较多,地形多样的现实,云南积极发展农用无人机植保科技产业,助力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