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制作的纪录片《兵团使命》开播。该片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呈现七十多年来兵团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经济建设、民生福祉、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七十多年来,兵团人扎根边疆,接续奋斗,筑梦天山南北,谱写壮丽史诗。第一集《安边固疆》中记录了新疆采棉机从被“卡脖子”到全球青睐,40年逆袭之路!现在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看点】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的天鹅股份下属全资子公司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师正在针对采棉机部件问题进行激烈讨论……
采棉机外贸订单交付迫在眉睫,偏偏测试时变速箱温度过高。
天鹅股份的技术人员讨论,“散热功率不够,只靠它主动的散热已经不能满足它的要求,所以我们就增加一套散热系统给它辅助散热。”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兵团在新疆棉花种植中占据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占全国1/4。曾经,每到采棉时节,几十万进疆采棉大军浩浩荡荡,景象壮观。与人工采棉相比,采棉机功效惊人。一台6行采棉机的效率相当于1200名人工。
但长期以来,采棉机尖端技术由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隐忧。
兵团不等不靠,组建攻关小组联合攻坚。
中国自主生产的采棉机昂首奔向万亩棉田。
天鹅股份技术总监齐伟:用了40年的时间了,所以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付出了很多人的一些代价。
如今,兵团制造的6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深受国际市场青睐。
经过天鹅股份技术人员反复排查测试,机器跑了500个小时的数据没有再报警的现象,解决了变速箱温度过高问题,机器可以按时发车。
金秋时节,田间白浪翻滚,机器轰鸣,棉花陆续进入采收季。曾经万人采棉的壮观场景,正被智能机械作业替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飞虎:现在,机采棉这一块,也是我们兵团现代农业的一个标志。从这个机头到机身,我们都是自己研发的,这个方面在全国是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从亘古荒原上的军垦第一犁,到棉海驰骋的国产采棉机,兵团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以科技驱动的奋斗史诗,超过95.7%的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领先全国。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