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部分农机企业新产品上市后,由于未能准确把握用户的购机需求,导致新产品销量偏低,未能实现策划目标。业内人士指出,企业精心策划的新产品上市未能一炮走红,是多种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
宣传视角存在偏差,未能贴合用户实际需求。许多企业在宣传产品功能和性能时,习惯性地从自身角度出发,将重点过度放在产品的先进性和舒适性上,却忽视了用户最关心的实用性和性价比。不同区域、不同种养殖规模的用户在需求上存在明显差异。小规模用户比较侧重产品的操作便捷性和维护成本。规模化用户则比较关注作业效率、经营价值。对这些差异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导致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精准施策并打动目标用户。
产品价值传达模糊,用户感知不直观。用户购买农机产品的核心诉求是获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收入等产品经营价值。一些农机企业在宣传过程中,缺乏具体的产品验证效果数据和实际作业案例支撑,未能清精准的将产品核心价值触达用户。当用户购前缺乏认知认可,后续无法直观感受到产品能带来的实际收益时,自然会降低购买产品的意愿。
缺乏有效沟通,需求融入不足。在产品设计阶段,农机企业未能充分筛选、汇集实际需求,以企业对用户的把握为主,导致产品未能体现重点用户需求。在新产品推广过程中,农机企业与用户缺乏互动,终端用户对产品性能、使用方法、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疑问和担忧得不到及时解答,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购买决策。这种缺乏互动的推广模式,使得产品难以获得用户的信任和认可。
忽视竞品亮点压制,产品竞争力不足。农机企业在推广新产品时,往往只聚焦于自身产品的优势,忽视了对竞争对手产品更具竞争力的优势。由于缺乏对竞品亮点、价格策略、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导致自身产品的整体缺乏优势,竞争力偏弱,甚至在一些关键性能上被竞品技术参数全面压制,存在较多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痛点。
新产品销售不佳是宣传视角偏差、价值传达模糊、用户沟通不足和竞品分析缺失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机企业需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整体锻造出产品的经营价值,持续获得用户认可,才有望实现新产品上市目标的实现。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