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亚当地时间6月24日下午,在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巴西科技创新部副部长Daniel Almeida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巴西国家半干旱研究所签署了《中国农业大学与巴西国家半干旱研究所关于共建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谅解备忘录》)。工学院副院长王庆杰,“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院长、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筹)(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杨敏丽,巴西国家半干旱研究所所长、联合实验室(筹)巴方主任José Etham分别代表合作各方签署了该《谅解备忘录》。
林新副部长、Daniel Almeida副部长共同见证《谅解备忘录》签署
该谅解备忘录是上述三家机构以高水平务实成果积极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巴西联邦科学技术与创新部关于共建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的具体行动。
《谅解备忘录》签约会场
中巴两国高水平研究机构共同围绕巴西家庭农业从业者面临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机械化水平低、自然因素影响大等实际挑战,将中国农业机械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及中国农业发展经验与巴西家庭农业具体需求相结合,通过开展田间调研、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工作,已有效提升了巴西东北部半干旱地区家庭农业生产效率,使其家庭收入显著增长。
巴西科技创新部副部长Daniel Almeida表示,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等对巴西发展至关重要,巴方非常愿意推动共建该联合实验室,并希望以其作为试点,为未来家庭农业机械化及人工智能化技术应用积累更多经验。中巴双方科技部领导高度评价该《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认为这将有助于巴西家庭农户整体生产效率跃升,是实实在在的科技服务民生发展项目。
联合实验室团队与Daniel Almeida副部长合影
巴西科技创新部双边合作常务协调员Allan Edver dos Santos、创新生态系统管理司副司长Publio Ribeiro、法律顾问Leopoldo Gomes Muraro、研究机构及国际合作与创新司副司长Marcio Ramos de Oliveira、创新环境与初创型企业协调员Carlos Matos、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协调员Edilson Pedro、双边合作助理Alice Abbud,巴西国家创新企业促进会主席Adriana Faria、国际关系主管Romildo Toledo,巴西外交部科学技术与创新司官员Leonardo Steil,巴西国家创新与技术转移论坛委员Marileusa Chiarello,巴西国家半干旱研究所研究协调员Dilma Trovão,以及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键、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蒋德华、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美大处处长王莹石、东莞理工大学校长马宏伟、国际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陈佰满,工学院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周宇光副教授、我校在巴工作的博士生Abreham Arebe Tola、Mateen Muammad和硕士生周辉等出席了上述活动。
延伸阅读:
中巴家庭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联合实验室主要开展基于机械化、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现代家庭农业技术研究、研究人员培训和科研能力建设,特别是巴西东北部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智能农机研发与制造、农业生产数字化技术、技术推广与培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为巴西家庭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持。
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打造分享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及发展经验、合力解决巴西家庭农业生产效率及农民收入“双提升”需求,推动农业机械化人工智能化技术成果服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模式在巴西落地,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消除饥饿与贫困等重要目标。
为确保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双方将分别争取中国科技部、巴西科技创新部,企业及社会资金的支持,共同开展解决巴西家庭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中国农机企业,巴西国家半干旱研究所联合坎皮纳斯大学、戈亚斯联邦大学、北里奥格兰德州立大学、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教育科技学院、半干旱联邦农村大学、北里奥格兰德州农村发展和家庭农业厅等,共同建设该联合实验室。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