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4日,2025年山东省“十链百群万企”装备制造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在时风集团隆重举行,这是山东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共创共赢产业链生态的重大举措,对全省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李奇;山东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李英峰,山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莱钢集团董事长黄振辉,省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高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明启;高唐县委书记孙迁国,县委副书记张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时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成强参加活动。全省各市、县(市、区)的工信部门负责同志,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家代表、服务机构等参加活动。
10月23日下午,刘成强董事长陪同参会领导参观了时风绿色能源产业园、源网荷储云调度中心、锦纶化纤产业园、农业装备产业园、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相关车间。各位领导嘉宾一致认为时风集团规模很大,工艺装备先进,传统产业全面升级到位,化纤等新质动能培育壮大,尤其是光伏发电+储能电站+生物质发电等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
10月24日上午大会上,高唐县委书记孙迁国、聊城市工信局副局长吴明启、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李英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李奇副会长先后致辞,祝贺装备制造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活动圆满成功。山钢集团莱钢集团董事长黄振辉,省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高玲,高唐县委副书记张磊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推介了各自的发展及规划,并表达了强烈的融链固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愿望。
李奇副会长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向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祝贺。李奇指出,高唐的装备制造业是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力量,构建了“链主引领、集群共进”的优良生态,展现出极强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同时,也了解到时风集团1-9月份实现产值102.03亿元,同比增长10.86%;国际贸易实现7094.33万美元,同比增长76.22%。面对如此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时风集团的发展成效来之不易、令人振奋。9月份,在中国机械联合会、山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的“山东省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上,看到时风集团参展的海上钢结构产品备受关注,对外传递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强烈信号:时风集团不仅深耕三轮汽车、商用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等产品,而且大力推动能源保障体系转型升级,目前源网荷储云一体化运行已取得重要性的进展,并在人民网、新华社进行了专题宣传。特别值得欣慰的是,自烟台清洁能源展会以来,时风集团与三峡集团等许多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并且进展顺利,祝时风集团的发展更加美好。
李英峰二级巡视员致辞中讲到,会前了解时风集团发展形势很好,大家通过参加时风集团,时风集团加速从传统制造向“绿色能源+高端装备“转型,时风正以开放姿态拥抱产业链协同。高唐县2025年成功跻身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龙头引领、梯队跟进、链条完整的良好发展格局。围绕产业发展,要立足产业基础优势,谋划支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科学指引未来一个时期的高质量发展。要协同推动集群发展,放大本地在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路基装备、智能工程装备等领域的特色优势,主动嵌入省级标志性产业链体系。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积极发挥组织企业服务企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大力支持聊城工业及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玲会长致辞中讲到,一直以来,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已成为山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是山东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与“主引擎”。时风集团的“锦纶化纤+农机制造”跨产业协同模式,成为产业链延伸提升竞争力的典型案例,形成“材料-零部件-整机”的一体化创新链条,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全省装备制造业已形成集群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聊城以时风集团为核心,打造农机与新能源装备融合发展基地。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农业机械产业已实现从数量领先向质量引领的转变,智能农机装备成为发展主流。时风集团作为聊城市汽车及基础零部件产业链和农机及装备制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发挥融链固链延链作用,确定了聚焦主业、适度多元的战略定位。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核心,持续领跑行业发展。相继建设了农用汽车、农业装备等产业园,培植三轮汽车、商用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等核心产业;构建起“光伏发电+储能电站+生物质发电”一体化管控新模式,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范本。
会上时风集团董事长刘成强重点分享了时风集团基本概况、战略规划、发展理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打造、源网荷储云运行以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合作的情况。
时风集团在绿色能源领域,时风集团的探索极具标杆意义。其建成的源网荷储云一体化运行模式,不仅实现120MW分布式光伏发电全覆盖,入选中央网信办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成为全国能源转型的典型案例。在产业拓展方面,时风集团精准培育新质生产力,让“第二增长曲线” 强势崛起。化纤产业引进德国、日本先进装备,形成20万吨年产能,“时风聚酰胺长丝” 获评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更凭借碳足迹认证敲开国际市场,远销印度、泰国并配套全球轮胎企业。与此同时,集团凭借高端智慧制造优势,成功开发海上光伏桁架、支架等组件,中标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项目,还积极培育新型脚手架产业,为绿色施工注入“时风力量”。
在协同发展维度,时风集团以“链主”担当串联全球资源。对内,与鲁西化工、中国重汽、山钢集团等500余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十链百群万企”活动深化产业链协同;对外,与德国阿玛松、日本川琦等国际企业共建高端零部件合作体系。
大会上,时风集团与中国重汽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战略合作协议”,在现在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在重卡底板、差速器壳、货厢以及电池箱等零部件方面合作。时风集团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动力换档智能驾驶拖拉机研发项目协议”,加快新技术应用及产学研成果转化,推进高端智能驾驶拖拉机产业化。时风集团与山钢集团签订了“装备制造钢材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在钢材方面战略合作;与青岛捷能签订了“新型能源装备制造战略合作协议”,在汽轮机辅机、多能耦合及零部件方面合作。
此次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活动非常成功,全面展示了时风集团形象,宣传了好的做法,增强了合作信心,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共创共赢的产业生态。时风集团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着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稳步迈进。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众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