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市场与厂家双重挤压下的农机经销商生存困境

分享至

当前,农机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大中拖、小麦收、玉米收、花生收、打捆机等主要农机产品销量整体增长陷入停滞,出现明显下滑。然而,多家农机企业仍未相应调整年度销售目标,继续保持增长预期。这种市场现实与企业诉求之间的巨大落差,正将农机经销商推向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

在市场整体萎缩的背景下,渠道碎片化趋势日益加剧。线下传统市场不断被新兴渠道切割分化,经销商的可经营空间持续收窄。与此同时,农机企业为达成自身增长目标,将巨大压力转嫁给经销商体系。经销商若无法完成销售任务,将面临经销区域被调整甚至取消的风险。这种不对等的合作关系,使得高度依赖企业品牌的经销商陷入被动局面,一旦厂家实施渠道密植或区域细分政策,他们的经营根基将受到直接冲击。

存量竞争的白热化进一步加剧了经销商的困境。随着市场进入存量阶段,可拓展空间日益有限,而厂家为完成销售指标持续加码,不接受任务就将面临渠道调整。更严峻的是,部分企业打破区域保护传统,在同一市场设置多个经销商,直接导致竞争失控。为争夺有限份额,经销商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陷入“不促不销、不降不卖”的恶性循环。

库存压力成为经销商的又一大痛点。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地区经销商库存同比增幅超过40%,且仍需承接厂家的追加进货任务。部分经销商库存量已超过去年全年销量,为完成厂家年度目标而进行的提前打款进货,更让资金链雪上加霜。特别是在中低端产品向高端转型的关键期,中低端产品库存一旦积压,后续消化将更加困难。多位经销商坦言,在当前环境下,能够保持不亏损或微利已属不易。大量滞销库存不仅占用资金,更面临临期产品处理难题,这些产品既占用仓储资源,又可能因过期贬值带来额外损失。

价格内卷现象在特定品类市场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小麦收获机领域12家企业、近1300家经销商共同争夺约20000台的市场容量,前三强企业占据90%份额;玉米收获机领域74家企业、近2700家经销商争夺38000台市场,前五家企业市占率超50%。这种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下,头部企业凭借高端产品占据竞争优势,而其他企业只能依靠中低端产品通过价格战维持销量。经营中低端产品的经销商被迫降低利润,陷入以价换量的竞争泥潭难以自拔。

面对市场收缩与厂家压力的双重挤压,农机经销商正经历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如何在这个转型阵痛期找到突破口,既需要经销商自身的经营调整,更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协作与理性应对。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叮!您有一份6M系列拖拉机PTO和传动轴润滑保养指南待查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王超安
169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