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中外农业机械差距:系统性鸿沟何时弥合?

分享至

金秋时节,四川达州丘陵山区的梯田上,一台电动遥控可视联合收割机正在灵活穿梭,30多分钟完成1.4亩稻田收割。这种场景在中国丘陵山区仍属罕见,但在欧美大规模农场早已被智能农机的常态化作业所取代。

2025年8月,长春农博会展出了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激光除草机、无人农业车等高科技农机,展示中国农机智能化进展。然而在这些亮点背后,中外农业机械行业的系统性差距依然明显

综合来看,我国农机与欧美日有近30年差距。国外20世纪60年代已实现机械化、大型化,正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我国目前还在机械化进程中,智能化刚刚起步。

01 产业规模与企业实力的差距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农机制造和使用国,农机产值已过4000亿,占全球产值的一半。但中国农机企业虽多,产值虽大,却并不强。

行业龙头迪尔公司的营收达300亿美元以上,而中国的农机龙头企业一拖和雷沃的营收也就十几亿美元,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

中国涉足农机业务的企业大大小小有2000多家,但大多数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产品多被外国垄断。

以拖拉机为例,10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国产占比到96%以上,而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国产率只有17%。

02 产品技术水平的代差

在国际拖拉机产业中,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技术已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不仅大型拖拉机广泛应用,很多中小型拖拉机也开始普遍应用。这些技术在中国还属于比较高端的技术,仅有几家大企业掌握并能够产业化应用。

电子控制系统、自动导航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国际拖拉机上得到大量应用。这些技术使拖拉机的经济性得到提升,同时也改善了拖拉机的驾驶操纵舒适性和监控性能。

虽然国内个别企业也采用了这些技术,但拖拉机行业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农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均由国外总部发货,危害农业基础数据主权。

03 产品种类与适用性的差距

国际农机产品种类已达7000多种,并基本实现了全程和全面机械化。而中国农机产品的品种只有3500多种,还有相当一大部分需要人力进行收种。

国内农机种类相对单一,大多集中于大田用轮式拖拉机,而履带式拖拉机,果园用、丘陵山地用拖拉机,高地隙拖拉机等较少。折腰转向、新能源拖拉机还几乎是空白。

特别是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滞后,中国作物种、植物类丰富,果、茶、中药材、杂粮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率不足。

04 科研创新与人才储备的鸿沟

人才缺口是农机发展的重大制约。教育部等编制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农机人才缺口将达44万人,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中缺口比例最高,超过60%。

农业装备学科世界前20名高校均分布在欧美日,中国高校无一入围。与国内农业装备学科排名前五名的高校科研人员的人均SCI论文数量仅为美国普渡大学农业装备科研人员的五分之一,人均科研经费仅为其十二分之一。

产学研协同机制不畅。从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用传感器专利拥有量看,外国多掌握在企业手中,我国多为高校所有。农机研究面临产业化、商品化不足的突出瓶颈,成果多停留在实验室。

05 政策支持与行业生态的差异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凸显了对农机发展的重视。但这种支持还需要更加系统性的。

中国农机化发展很不平衡。数据显示,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而大多数甘蔗种植区蔗地深耕机械化水平不足20%;棉花种植机耕水平约为94.9%,机播水平65.6%。

农机推广也存在问题。农机推广要以企业为主体,摆脱“示范区”的老套路,真正面向基层农户需求。坚持农艺与农机结合,防止粗放补贴导致机械化上去了、农民收入上不去。

06 追赶路径与突破口

面对差距,中国农机行业也在寻求突破。2025年,中国农机技术实现了长足进步,CVT拖拉机、18KG喂入量收获机、高性能播种等农机产品亮相大众,代表了目前农机行业的前沿技术水平。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电动拖拉机、混动拖拉机都是绿色化发展的表征之一。虽然在续航、价格和性能上还存在不足,但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政策驱动下,新能源农机是一大发展趋势。

针对丘陵山区机械化短板,中国企业开发出了电动遥控可视联合收割机等产品,这些设备采用纯电驱动,零排放、低噪音,搭载了AI视觉和北斗定位融合的多传感器导航系统,支持远程遥控操作。

在长春农博会上,中国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成为焦点。研发方称,“每亩作业成本仅需两元左右,远低于传统柴油机”。

然而展会的光环背后,中国丘陵山区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8,这些地区的农民曾长期依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劳作。

差距不止于技术,更在于人才储备与创新体系。到2025年,农机人才缺口将达44万人,这个数字预示着追赶之路依然漫长。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天启
2025-09-04 11:43:42

什么时候动力换挡、无级变速cvt也成卷低价的领域,就说明鸿沟已经被弥补很多了

发帖
月亮睡了
2025-09-04 10:59:15

要多想想越便宜越差的根源来自哪!?

发帖
水木当锦鲤
2025-09-04 10:29:38

要看高校产出的成果和培养出的人才,有多少愿意主动进入产业界

发帖
程中云
2025-09-04 10:00:00

很多问题往大了说,都是系统工程

发帖
农机钩沉
2025-09-04 09:19:15

换了新的动力来源只是噱头,整机的系统设计和试验测试的积累是绕不过去的

发帖
阅读下一篇

真我更出彩|赛轮集团 · 2026全球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德孚传动科技
68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