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泰国国际农机展7月23日在曼谷盛大开幕。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30多家企业参展,首日上午既有5000余名观众入场参观。据悉,这是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泰国农业机械工程协会历时一年倾注心血打造而成,是中国农机行业首次迈出国门、在海外打造的大型专业展会。这不仅是中国农机产业走向国际化的标志性一步,更是中泰农业合作升级的里程碑,将为泰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全新动能。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离不开中泰两国农业同仁的并肩协作,更凝聚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农机产业的信任与期许。
我们希望这种办展模式可以复制到东盟、中亚、非洲、南美、北美多地,在提高所在国农业产能的同果,让世界分享我发展成果,造福于世界文明进步。东南亚农业需求旺盛。泰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热带水果等作物种植面积广阔,但丘陵地形占比高,传统农机难以满足需求。中国农机企业凭借在小型化、智能化农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如广西研发的“山地小金刚”收割机),精准匹配泰国农业场景,填补当地市场空白。开创了我国农机细分海处市场,与国外同行合作共赢的新赛道。
中国特色发展理念必将惠及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友好国家和人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符合人民期盼。近些年来我国农机产业迅猛发展。本次展会是中国农机首次以规模化、系统化形式进入泰国市场,标志着中国农机产业链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升级。例如,中航科创与沃兰特合作的eVTOL项目,已规划在泰国布局低空物流网络,未来或延伸至农业植保领域。
本届展会的技术优势与创新亮点,会给相应国家带去新质生产力,促进其农业发展。智慧农机成核心竞争力,中国展商聚焦数字化、电动化趋势,展示智能插秧机、无人机植保等设备。例如,桂林交流会集中亮相的40台套农机具涵盖育秧、耕整、田管等全链条,凸显技术集成能力。这些成果必将给相应国家带去农业发展新动能。针对东南亚多雨、地形复杂特点,中国农机企业推出防滑履带、轻量化设计机型。如广西惠来宝机械的微型收割机,通过仿生白头叶猴爪掌结构提升坡地稳定性,已获泰国农机手订单。
合则共赢,这是人类进步的真理。我们秉持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两条腿”走路,支持企业出海加速,就是要造福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与大国担当。除沃兰特的17.5亿美元eVTOL订单外,内蒙古顺源农机、科沁万佳等企业已通过“专精特新”路径打开东南亚市场,其智能播种机、有机调味品生产线等产品出口至52个国家。大大促进了所在国的生产发展,受到当地人民拥护。
希望相关国家相向而行,共商发展。中国“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农机研发补贴,广西等地形成36家农机企业集群,配套效率较欧美高30%。同时,中航科创等央企提供低空基础设施合作,降低海外运营成本。希望相关国家更多关注民生,与我共谋发展大计。
本次展会或成中国农机东南亚市场突破的里程碑。建议后续关注:定制化服务,针对目标国水稻种植周期开发“农机共享平台”;标准互认,推动中国农机认证与目标国接轨,降低准入壁垒;生态协同,联合目标国本土企业建立维修培训中心,强化售后服务网络。从而使相关经验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