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年入30万元!他们都选顺邦的理由在这里

分享至

近年来,随着秸秆离田技术的大力推广和秸秆饲料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秸秆打捆社会化服务逐渐成为农机手致富增收的新途径,不少发现赚钱新渠道的“外行人”转行开上了打捆机。

来自陕西省定边县的质文斌和王生财,几年前都还是秸秆打捆作业的“外行人”,但转行不到3年时间里,两人均尝到了秸秆打捆作业带来的甜头。

干一行爱一行,肯吃苦才能有收获

每年五月底、六月初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小麦收获后留在田间的秸秆需要在15~20天时间内完成打捆离田,才能不影响下一季作物的播种。因此,这一段时间不仅是小麦种植户和收割机手的“丰收季”,也是打捆机手的“农忙季”。

在陕西省宝鸡市38℃的烈日下,一台台打捆机在拖拉机牵引下穿梭于大片收割后的麦田中,将小麦秸秆变为一捆捆可饲喂牛羊的干净饲草。质文斌和王生财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开着自家的顺邦打捆机作业近11小时,日均可完成上千捆的作业量。

在谈及为何选择这个“辛苦又吃土”的行业,质文斌表示自己以前是开装载机的,对打捆机行业其实不太了解,是看到别人做这行赚钱,才萌生了从事秸秆打捆社会化服务的想法。在他看来,做这行想赚钱,有两个必要条件,其一是打捆设备要好,其次是要能吃苦。

“主要是小麦秸秆打捆作业的时间太短了,这期间要是碰上下雨天,可能连续2~3天都不能作业。因为养殖户对秸秆草料的湿度是有要求的,这就更缩短了我们的作业时间,所以遇到好天气,我们就得抓紧时间作业,很多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王有财说道。

每年麦收季,质文斌和王有财都会随着麦收进度在陕西境内迁徙作业,在近20天的作业季里,他们可以打捆上万包秸秆。

选顺邦当然是因为能赚钱

王有财从事秸秆打捆作业的时间将近3年,质文斌则是2024年才转行的。两人从事秸秆打捆作业的时间均不算长,但都从这其中尝到了赚钱的甜头。他们表示,这其中离不开顺邦打捆机这个好帮手。

“像小麦秸秆作业时间短,想要赚钱就得打捆机效率高且故障少,这样才能尽可能多打捆。”提到顺邦打捆机的高效率为其带来的高收益,两人算了一笔经济账。

“天气好我们一天基本能打捆1000包秸秆左右,平均下来单个小时的作业量可以达到100包,按照6~7元/包的价格算,我们的单日毛收入可以达到6000~7000元,扣除油耗、打包网等成本后,每天的净利润可以达到3000~4000元,干其他的我们一天可挣不了这么多钱。”谈到收入时,王有财和质文斌均露出开心的笑容。

质文斌表示,他是2024年11月入手的顺邦2024款打捆机,截至今年6月的4~5个月作业时间,他打捆机的作业量超过80000包,给他带来的纯收入达到了30万元。“对于我来说,顺邦打捆机那是相当给力了,简直就是我的赚钱能手”。

而2023年底购入顺邦打捆机的王有财也早就收回了购机成本。“赚回买机器的钱后,我现在就都是‘纯利润’了。”王有财说道。

品质高服务好,以后还要选顺邦

质文斌和王有财和表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作业量,一是源于顺邦打捆机的作业效率高,另一个原因则是养殖户对于顺邦打捆机作业品质的信任。

“养殖户对于秸秆打捆后作为饲料喂养牛羊是有要求的。一是要‘干净’,顺邦打捆机‘三次’除尘功能让打捆后的秸秆有更好的适口性,不需要养殖户再次除尘处理;二是要‘细’,经顺邦打捆机‘二次揉丝功能’加工后的秸秆牛羊更喜欢;三是要‘正’,顺邦打捆机打出的草捆方方正正,包芯也好,运输时便于装车。”王有财说道。“这也是我在原本打捆机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后,选择顺邦的原因。”

除了打出的草捆品质好,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两人选择顺邦的原因之一。

“遇到设备出现问题,他们的维修服务人员基本上‘随叫随到’,维修过程中还会跟我讲解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法,得益于这些‘点滴日常’的培训,现在遇上一般故障问题我基本都能自己解决了,不仅他们省心,我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毕竟减少停机时间就能多作业多赚钱。”质文斌说道。

小麦秸秆作业季即将结束,两人都期待着秋冬季玉米秸秆作业季的到来。届时,他们会有2~3个月的作业时间。对于这“漫长的赚钱季”,两人都很欣喜。两人也都表示,他们一直都很关注顺邦打捆机的技术更新,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选择顺邦!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钵施然亮相哈萨克斯坦商品贸易博览会 赋能“一带一路”经济纵深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冯雪
55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