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农机销售玩转线上线下融合才算真的牛

分享至

不管你承认与否,线上线下融合俨然成为农机销售创新的最新模式。久保田与农机新闻网合作开展“线上可视化+线下看实用+新机具科普”的成功经验使其网销破亿元的骄人业绩,是“线上+线下”模式的“成效验证”最强诠释。反对者可以掩耳盗铃,但在农机销售创新趋于线上线下融合,浇灌出的销售牛人面前黯然失色。市场事实逼着人们接受事实,否则你就与财富擦肩而过。本文旨在传递信息,决无贬低他人之意。

一、线上“看视频”:农机销售的“流量入口”与“认知桥梁”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深度渗透(截至2024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2.97亿,普及率59.2%5),短视频、直播已成为农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核心信息传递渠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产品展示:直观化、场景化的“体验前置”

短视频:以15-60秒的简短内容聚焦农机核心卖点(如拖拉机的“原地360度旋转”、旋耕机的“高效翻土”、智能育秧机的“精准播种”),通过真实作业场景(如山区丘陵、大棚果园)展示产品性能,激发农户“代入感”。例如,益阳富佳科技的“高速育秧播种流水线”短视频,通过“秧盘坐电梯、穿山洞”的场景,让农户直观理解“育秧不再看天吃饭”的优势。

直播:通过主播实时演示(如操作拖拉机、讲解智能模块)、互动问答(如“这款农机适合山地吗?”“补贴怎么申请?”),解决农户对产品的疑问。例如,“农机TV”单场直播观看量超30万人次,收获50多台意向订单,终端用户通过直播解决产品投诉、找到合适农机;河北高阳县庞口农机配件市场的电商直播点,主播每天介绍配件性能,日均订单200多单。

2、用户触达:打破地域限制,覆盖广泛群体

下沉市场渗透:农村中老年人(50-70岁)是田间主要劳动力,其智能手机使用率提升(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短视频、直播成为他们获取农机信息的主要方式。例如,山东郯城县徐蒲坦村(“中国农机第一村”)500多位村民从事二手农机销售,其中400多人是快手主播,通过直播将农机销往全国各地。

年轻用户吸引:40岁以下的年轻农户(如新型职业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偏好抖音、快手等平台,短视频的“短、平、快”符合其信息接收习惯。例如,拼多多将“耕地机、开沟机”等小型农机纳入“百亿补贴”,通过短视频推广,吸引年轻农户线上购买。

3、品牌传播:低成本、高精准的“信任建立”

知识科普:通过视频讲解农机操作技巧、维护保养知识(如“如何调整旋耕机深度?”“电动拖拉机电池怎么保养?”),建立企业“专业”形象。例如,“农机TV”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为终端用户提供“喜闻乐见”的知识科普,河南南阳等地自发组织区县在线收看。

用户案例:通过“农户使用故事”(如“用这款拖拉机种了100亩地,效率提高3倍”)的视频,增强其他农户的信任。例如,益阳富佳科技的“明星产品”履带式拖拉机,通过用户案例视频远销泰国、马来西亚。

二、线下“打卡”:农机销售的“成交关键”与“信任闭环”

尽管线上视频能有效引流,但线下体验仍是农机销售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对于大型、高价值农机(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其作用体现在:

1、体验验证:解决“线上无法感知”的痛点

试乘试驾:大型农机的“操作舒适度”(如驾驶舱空调、音响)、“作业性能”(如原地旋转、耕深调节)需要线下亲身体验。例如,在甘肃张掖甘州区农机大市场,农户通过试乘拖拉机,感受“犁田不再是苦力活”的优势;益阳富佳科技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通过线下展示“自动耕深调节、自动平衡控制”功能,吸引客户订购20多台。

细节检查:农户会仔细检查农机的“发动机号、机架号、铭牌信息”(避免购买翻新机),以及“实际配置”(如是否符合补贴要求)。例如,河池市宜州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上门验机,核对机具信息,确保补贴真实有效。

2、信任强化:面对面沟通的“情感连接”

销售人员讲解:线下销售人员能根据农户的具体需求(如种植面积、地形条件),提供“定制化”建议(如“这款50马力拖拉机适合山区丘陵”“那台履带式拖拉机适合湿地作业”)。例如,在河北高阳县庞口农机市场,经销商通过面对面洽谈,吸引外地客户购买收割机、拖拉机,销量同比增长20%。

售后服务承诺:农户关注“售后维修”(如“坏了怎么办?”“配件哪里买?”),线下门店能直接承诺“24小时响应”“上门维修”,增强农户的购买信心。例如,益阳富佳科技不仅生产农机,还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应用场景示范”,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3、场景延伸:从“销售”到“服务”的闭环

补贴办理:线下门店能协助农户办理农机购置补贴(如收集资料、提交申请),解决“线上不会办”的问题。例如,昌吉市农业农村局将补贴工作关口前移,在中亚农机物流港开展政策宣传,让农户“买得放心、补得省心”。

后续服务:线下门店能提供“保养、维修、配件供应”等后续服务,成为农户的“长期依赖”。例如,河北高阳县南坎苇村的农机配件电商,通过线下市场提供“配件及时送达”服务,支撑线上销售。

三、“线上+线下”融合:农机销售的“主流模式”与“未来趋势”

当前,农机销售已从“传统坐商”(等客上门)转向“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闭环模式,其核心逻辑是:线上解决“认知问题”,线下解决“信任问题”。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1、效率提升:线上视频能快速触达大量潜在用户,线下体验能快速转化为成交。例如,某花生摘果机企业的短视频营销案例显示,客户从“关注账号”到“成交”仅需30天,大部分沟通在线上完成,付款前电话沟通不足30分钟。

2、覆盖全面:线上覆盖“广域市场”(如偏远农村),线下覆盖“本地市场”(如乡镇、县城),两者结合能最大化覆盖目标用户。例如,山东徐蒲坦村的快手主播,通过线上直播将二手农机销往全国,线下市场则服务本地农户。

3、适应政策: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降低传统农机补贴,提高智能农机补贴),推动农户从“依赖补贴”转向“自主选择”,线上视频能帮助农户了解“智能农机”的优势,线下体验能验证“智能农机”的性能。

四、数据支撑:“线上+线下”模式的“成效验证”

线上销量增长:河北庞口镇农机配件电商2023年交易额达78亿元,同比增长30%;某农机企业直播活动定机超过5000台,线上销量比例超过80%。久保田与农机新闻网合作开展线上可视化+线下看实用+新机具科普的成功经验使其网销破亿元的骄人业绩,是“线上+线下”模式的“成效验证”最强诠释。

线下体验转化:益阳富佳科技的“明星产品”履带式拖拉机,通过线下展示吸引客户订购,远销海外;甘肃张掖甘州区农机大市场春季销量同比增长显著,农户纷纷上门选购。

“线上看视频+线下打卡”已成为农机销售的主流模式,其本质是用线上的“流量”解决“认知问题”,用线下的“体验”解决“信任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渗透(如5G、物联网)和农机智能化的发展(如无人驾驶、AI作业),这种模式将更加深化,成为农机企业应对市场调整、提升竞争力的核心策略。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他乡农堂
2025-07-14 13:29:25

主机厂和本地经销商的直播,还是有渠道差别的

发帖
鼎峰番茄种植技术
2025-07-14 12:19:02

理想情况是让好机器有更多销路

发帖
小栗
2025-07-14 11:58:40

趋势对,但别吹成万能的办法

发帖
拖拉机不知名号
2025-07-14 10:50:09

搞下线活动 成本高,线上活动搞不好又有彻底搞砸的风险

发帖
阅读下一篇

“创新重工”如何炼成?听集团这些科技大咖深度解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汉中樵夫
849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