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底全区成功注销17.97万台变型拖拉机后,今年以来,广西农业农村、农机部门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为目标,持续推进变型拖拉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通过政策驱动、跨部门联合执法、创新服务模式及强化宣传动员,全区变型拖拉机报废拆解工作成效显著,为农业机械现代化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政策驱动:以“清零”目标强化责任落实
广西各地农业农村、农机部门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及自治区相关政策要求,将变型拖拉机“实体清零”作为重点工作任务。自治区要求各地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乡村,按照“见人、见车、见证”的原则,逐户对变型拖拉机进行精准排查,记录每一台拖拉机的使用状况、机主信息等,逐台追踪已注销车辆去向,建立详细台账。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通过专项执法行动,建立“宣传教育—排查引导—执法打击”全链条机制,推动“要我清零”向“我要清零”转变。
开展排查、建档
联合执法:多部门协同织密安全网
农业农村部门与公安交管部门紧密合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在春耕农忙时节和重点节假日,加大对乡村道路的巡查力度,严厉查处已注销变型拖拉机、“外挂车”上路行驶以及改装拼装、违规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部分地区还开展了“清零行动”,多部门联手查处隐患车辆并监督强制拆解报废。仅2025年4月邕宁区一次行动即查扣多台违规车辆。灌阳县通过“强制报废+拆解处理”闭环管理,2025年3月集中报废变型拖拉机21台,并通过隐患排查与安全培训提升机手守法意识。此外,桂林市阳朔县创新“致机主一封信”模式,玉林市容县推行“上门回收”服务,形成“源头管控—执法保障—服务优化”三位一体治理体系。
联合执法
开展集中处置
创新服务:政策红利激发农户参与动力
广西以“两新”政策为契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对变型拖拉机报废更新的补贴力度,通过财政补贴、流程简化等措施提升农户报废积极性。截至2025年4月30日,全区累计共收回变型拖拉机牌证9000多台,报废变型拖拉机2075台,发放报废补贴资金1198.92万元。河池市东兰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构建“示范引领+合作社垫资”模式,合作社上门收机先行垫付部分补贴资金,有效提升农户参与积极性。通过补贴政策,降低了机主报废变型拖拉机的成本,鼓励农户主动更换符合安全标准的新型农业机械。南宁市宾阳县联合金融机构开发“资金周转通道”,缩短补贴发放周期,有效解决农户“等不起”难题。同时,各地广泛利用新媒体、宣传手册及专题讲座普及政策,2025年全区印发宣传资料20万份,培训机手3000人次,显著提升政策知晓率。
拆解工作
对变型拖拉机车主开展宣传引导
成效与展望: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通过持续攻坚,广西变型拖拉机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安全隐患大幅降低:全区已有10.6万台变型拖拉机实际不再使用。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回收工作,共收回牌证9000多台,并完成报废更新2000多台。
农机现代化加速:老旧农机淘汰带动产业升级,新型高效农机普及率提升,水稻、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糖料作物机械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社会共识增强:群众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形成“不雇用、不使用”报废车辆的自觉氛围。
下一步,广西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核查力度,加强对偏远地区的资源投入,确保清理整治工作不留死角。
未来,广西将深化跨部门协作机制,探索“智能化监管+长效化服务”模式,推动农机安全治理向纵深发展,为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