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四项科技成果获评一项“国际领先”三项“国际先进”!

分享至
图片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中国农机院所属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包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焓杀菌脱水鲜面工艺与装备研发及应用”等四项科技成果进行鉴定。


专家组一致认为,“高焓杀菌脱水鲜面工艺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成果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米面制品双动力除湿增热技术与装备”“高效自动牛剥皮技术与装备”“卧式刀盘自动削皮技术与装备”三项成果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图片

“高焓杀菌脱水鲜面工艺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

图片


项目突破了高焓杀菌工艺技术,开发高焓杀菌、中温脱水及低温缓苏一体化加工装备,实现脱水鲜面杀菌、脱水、缓苏一体化处理,解决脱水鲜面工业化生产中依赖添加剂维持保质期的难题,通过物理手段延长产品货架期(常温4个月,0~10℃ 8个月),以核心装备开发支撑脱水鲜面规模化智能加工生产线成套工程业务发展,对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项目已获授权专利4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已在多家脱水鲜面生产企业应用,经生产验证,设备运转良好,性能稳定可靠,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图片

“米面制品双动力除湿增热技术与装备”项目

图片


项目创新空气源热泵和无动力热能转换技术,研究双动力除湿增热技术,研制“三位一体”U型结构热管,制备双动力除湿增热机组,减少化石能源80%以上,与蒸汽相比吨挂面综合节能降耗30%以上,综合能效比达5.0,为传统米面制品生产线改造升级提供了解决方案。项目已获授权专利1项,并在多家米面制品生产企业应用,设备运转良好,性能稳定可靠,热回收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图片

“高效自动牛剥皮技术与装备”项目

图片


项目通过对屠体与皮张分离、剥皮参数等方面的机理研究,突破了连动气缸固定牛背、电动升降剥皮关键技术,实现自动推背、定位、剥离、退皮、复位、编码器精准控制剥皮部件升降及旋转定位等功能,节省人工的同时显著提升剥皮作业效率,生产能力≥45头/h,皮张破损率≤1%,皮张带肉量≤200g,解决了我国牛剥皮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显著提升我国牛屠宰装备的国际竞争力。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并在国内多家肉牛加工企业得到应用,设备运转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替代昂贵的进口产品,满足了我国大型牛屠宰加工企业对先进设备的需求,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图片

“卧式刀盘自动削皮技术与装备”项目

图片


项目开展了刀盘式低损耗连续去皮等技术装备研究,研制带有拨料块放射式与直排式削皮刀盘组合结构,实现平滑削皮,削皮率达到97.1%,有效降低削皮厚度,减少削皮损失率,实现连续低损加工,解决了马铃薯等果蔬去皮损耗大,品质影响严重的问题。 项目已获授权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并在多家果蔬加工企业得到应用,设备运行稳定,提质增效,大幅提升加工效率,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成果鉴定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总工程师温顺如主持,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屠宰标准处、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7位专家组成。中国农机院科技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中包公司负责人以及相关项目组成员参加了鉴定会。

四项科技成果获得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与认可,充分体现了中国农机院强大的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这些成果不仅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满足了行业的实际需要,还为全院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未来,中国农机院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食品加工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湖北枝江:农机驰骋增效率,机插秧跑出“加速度”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农机院
178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