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从陕北高原唱响的经典旋律
不仅承载着革命年代的精神印记
更与新中国农业机械化浪潮紧密相连
近日
在《东方红》歌声的见证下
陕北某县
举行东方红大中轮拖交付仪式暨
农机手技能比赛
20余台“红色铁牛”驶入黄土沟壑
为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
注入澎湃动力
……
深厚渊源
陕北作为革命老区,与东方红品牌渊源深厚。上世纪40年代,陕北农民李有源在佳县创作出《东方红》,朴实的歌声唱出人民对领袖的深情。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最终命名为“东方红”,实现了红色精神与农业生产的血脉交融。上世纪70年代,首批东方红拖拉机开进延安支援老区建设;改革开放后,东方红农机成为黄土高原农田改造的中坚力量。此次交付的东方红拖拉机,延续了品牌“皮实耐用、适应性强”的传统优势,其稳定表现被农民称为“黄土坡上的老伙计”。
在交付仪式现场,20余台东方红大中轮拖整齐列队,其中最大马力的东方红LX1604拖拉机成为关注焦点,车身短、动力强劲、特别适用小块地作业的东方红LY1204、LX904拖拉机也受到当地农机手的特别关注。
活动同步举办的农机手技能比赛中,8台东方红MF504-5拖拉机作为比赛用车,各乡镇的农机手展开精彩对决,在比拼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中展现新时代“黄土工匠”的风采。
观摩现场,当地多位农机手抚摸着拖拉机厚重的车身感慨万千。“过去开荒靠人力,现在这些‘东方红’能轻松翻耕陡坡地。”某合作社理事长算起经济账:“这批拖拉机将服务上万亩黄土地,预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两成以上。”老农机手王师傅说:“机器会更新,但‘为农人服务’的初心永远不变——这才是真正的‘东方红’。”
夕阳西下,身披红花的东方红拖拉机一台台驶向黄土高原深处,山峁间回荡的引擎声,仿佛与历史长河中的《东方红》旋律共鸣,诉说着红色基因与现代农业的传承故事。未来,中国一拖将持续推进农机装备升级与农机技能人才培育,让“黄土高原一片红”的壮美图景,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生动注解。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