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看到村民们在连片规整的稻田里忙碌着,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这里的山水林田湖草可谓各具特色、景景迷人,美丽的乡村田园迎来丰收的喜悦。这里四季分明、空气清新、集镇的村镇、古朴的农舍、文艺的人居、秀丽的山水,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在此铺展开来。
这里的春天春花烂漫,整个法邑村“纵横千亩方”万亩高稳产油菜花海争开满地香,蜜蜂、蝴蝶在花丛中向你招手,远方的客人请你来。这里的夏天夏日青山绿水,稻花香里说丰年,大控摆1361.38亩良田稻花飘香,到处蛙声一片,骠川坝子绘就和美蓝图。这里的秋天秋水澄碧,秋高气爽,繁花似锦,从空中俯瞰,大控摆周围的农田色彩斑斓、满目金秋的乡村、四通八达的楚双公路227国道、镇村公路、村组路面与错落有致的村舍、田园相映成景、交相辉映,遍地“黄金甲”尽收眼底,呈现出一派“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美丽“丰”景,构成一幅秋意盎然、充满生机的乡村田园风光新画卷。这里的冬天冬暖风柔,山林尽染,层次分明,薄薄的晨雾笼罩,像极了一幅山水墨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多彩田园和村庄民居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
近年来,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党总支按照“支部+网格+党员+村民”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全民参与、全域整治、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村党总支坚持把“主题党日”活动与“三会一课”相结合,把强化党的思想建设作为“主题党日”的首要目标任务,精心设定活动主题,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史学习教育等内容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课程,教育引导村级党员在“主题党日月月学”中牢记“不忘入党初心、永葆党员本色 ”,在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使“主题党日”活动成为村党总支政治学习的阵地和思想交流的平台。
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党总支下设头村党支部、中村党支部、法邑村党支部、白喇村党支部、鑫发钢结构党支部共5个党支部及头村一组党小组、头村二组党小组、头村三组党小组、头村四组党小组、头村五组党小组、中村一组党小组、中村二组党小组、法邑村一组党小组、法邑村二组党小组、法邑村三组党小组、大白喇党小组、小白喇一组党小组、小白喇二组党小组共13个党小组有185名农村党员。
村党总支把全村5个党支部13个村民党小组长划分为18个单元网格,常态化对楚双公路227国道、镇村公路、村组路面及沿线用地范围内造成损坏污染的抛撒物及时进行清理整治,研究制定《法邑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动进村主路沿线、村村道路和村组道路沿线美化、绿化,责任管理区域积存垃圾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实现村庄周边交通沿线环境卫生洁化、绿化、美化。
村党总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每周一清扫,每月一评比,每季一考核”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新机制,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做好日常巡查,督促村级集镇、法邑小学、各村民小组形成环境卫生长效化管理机制,推动解决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乱点问题,着力打造清洁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真正实现“民有所愿,我有所为”目标走出新成效。
法邑村和曙光村、子午村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近年来,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相邻的曙光村党总支、子午村党总支坚持村村结对、村企结对,联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使交界处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来老旧硬化的部分砖墙变成了创意趣味的墙绘,颠簸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村间水泥路,没有特色的农舍变成了古色古香的庭院。
村党总支通过携手扮靓“交界处”,把美丽宜居乡村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图景,推进乡村振兴,法邑村以净化美化中干渠为契机,联合曙光村、子午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形成治理互通、资源联动。“你找我的问题、我挑你的毛病”,这样的联合整治更容易查漏补缺,促进工作成效。法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锡侯说。
初夏时节,微风习习,稻浪滚滚,2850亩高稳产烤烟迎来了大丰收,几十名村民顶着烈日正在挥汗如雨的田间地里忙着采摘烟叶,漫步在中干渠,河渠清澈见底,法邑村一组、法邑村二组、法邑村三组的村级集镇街道平坦干净。
近年来,村党总支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检查发现的环境卫生、出店经营、杂物乱堆放、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要求限期督促整改,通过整改,实现了村落整洁有序,农舍庭院花香四溢,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安定富足的幸福神色。
在法邑村一条1500米长的机耕路两旁,来自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员志愿者们手拿铁锹、扫把,清除杂物、清扫道路。“我们企业就在法邑村头村一、三、四组楚双公路227国道边,距村委会950米,是法邑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村企共建文明单位》,我们发动企业职工党员积极参与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园,是我们应尽的一份责任”。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副经理、党员志愿者董䒕花说。为探索党建引领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路径,近年来,法邑村党总支联合辖区“私营企业、法邑小学,个体经营户、专业合作社”以点突破、以线带动、以面覆盖,全力打造“大美骠川、幸福子午”美丽宜居新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丰富美丽乡村新内涵,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法邑村还与子午镇机关干部职工组成联合志愿者开展“清河行动、绿美乡村建设”,用实际行动为村民做表率,带动村民积极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营造全民动员、全员上阵、村民齐参与整治环境卫生,同心协力共建美丽宜居新家园的良好氛围,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水平。
村党总支带领志愿者服务队,以各主干道、中干渠河道两边、居民房前屋后、沟渠、卫生死角等为重点,围绕生活垃圾、枯枝杂叶、乱堆乱放、秸秆废弃物等进行清理。
村党总支带动村民自觉参与维护村庄卫生整治,养成柴草码放整齐、家禽家畜圈养等良好卫生习惯,如今,在楚双水库下游中干渠、提蓄站,一直到子午小河,辖区内多座小二型水库常年水质清澈,碧海流金、波光潋滟。
法邑村距子午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楚雄市城区22公里。东邻子午镇曙光村、南邻子午镇曙光村、西邻子午镇子午村、北邻子午镇袁家村。辖头村一组、头村二组、头村三组、头村四组、头村五组、头村六组、中村一组、中村二组、法邑村一组、法邑村二组、法邑村三组、 大白喇一组、大白喇二组、小白喇一组、小白喇一组共1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90户4723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4469人,劳动力2962人,辖区国土面积5.5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是子午镇烤烟、水稻、经济农作物油菜主产区,全村耕地总面积5088亩,林地9098亩,人均耕地 1.18亩。
2022年以来,每年种植烤烟2850亩,经济农作物油菜1260亩,水稻1361.38亩,经济总收入突破11265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00元。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在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委会大控摆“纵横千亩方”高标准水稻田里,金黄的田野稻浪滚滚、稻香四溢。放眼望去,稻浪翻卷,目之所及皆是金黄,秋色显现,大地色彩斑斓,连片的水稻即将迎来开镰收割。
在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委会冲头小组补充耕地项目区的一片稻田里,收割机往来穿梭忙着在田里作业,收割、脱粒、装车,村民在稻田边搬运稻谷,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到处都是一派丰收景象。
据子午镇水务服务中心主任杨会荣介绍说:该镇认真分析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给项目区群众生产条件改善带来的巨大实惠,抢抓机遇配套实施了一批“机耕路、供水管网、抽水泵站”等实实在在的项目,极大提高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由于今年气候适宜、雨水充足、管理及时,水稻长势良好,全镇水稻实现丰产丰收。
今年,子午镇法邑村大控摆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1361.382亩,预算投资2179.43万元。项目实施前,土地分散在全镇12个村(组)1100户农户手中,人均仅有0.38亩耕地。项目实施后,1283.9亩耕地可实现整体流转经营,预计新增粮食产能10.438万公斤,亩产值可增加3000元,农户人均收入可增加1100元。
据子午镇分管副镇长赵建伟介绍说:近年来,该镇严格按照“承建单位自检自查、技术单位测量评定、多方专家研讨会商”的入库标准程序和入库时限,克服点多面广战线长、无机械作业条件、经费投入有限等重重困难,投入人力、机械、农用物资,栽种环节实现“苗绿水清埂不倒”目标,后期管理呈现“长势好收成好”态势。
今年,楚雄市子午镇共种植水稻36000余亩,包括法邑村的2000多亩优质稻,种植品种均为楚粳48号、楚粳54号等优质品种,由于今年雨水充沛,水稻长势良好,预计平均亩产750公斤,总产量可达27万公斤以上,子午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目前已达到73.6%。”子午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孙建荣说;
法邑村是子午镇人口和耕地都较为集中的村委会之一,全村有多亩耕地。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加之近年来村民种田经济成本较高,很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导致部分地块只能耕种一季、二季甚至全年撂荒,土地产值和复种率较低。
据子午镇法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锡侯介绍说:2022年10月,子午镇把法邑村大控摆建设规模1361.382亩土地纳入提质改造(补充耕地)项目行列,把原来较窄的部分村路拓宽为三米,对原先的土沟渠进行水泥浇筑重新修整,为解决群众种植过程中的用水问题,对坝塘进行了清淤、深挖,确保了水稻栽种时节水资源供应充足,由于法邑村田坝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水源丰富、道路通畅,水稻亩产可达750公斤以上。
项目实施前,土地分散在全镇12个村(组)1100户农户手中,人均仅有0.38亩耕地。项目实施后,1283.9亩耕地可实现整体流转经营,预计新增粮食产能10.438万公斤,亩产值可增加3000元,农户人均收入可增加1100元。
楚雄市子午镇作为全州补充耕地和占补平衡示范,在“耕地保护、补充耕地、提质改造、增减挂钩、农田建设”高标准等方面逐年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位于法邑村委会大控摆土地提质改造项目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村“三委”班子挂组包片,坚持田间地头办公、在田间地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牵头地块抓好所联系村小组补充耕地项目的同时,负责“工程协调、供水保障、秧苗调运、栽秧组织、机械调配、物资供应、后期管护、稻谷收割、后勤保障、秋粮入库”等环节工作。
村党总支对前期的摸排踏勘情况,加大对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力度,合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土地清查、权属认定、宣传动员和现场办公等方式,抢抓时间节点,持续加强项目跟踪监管,对新开工的项目提前介入,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使该项工作有序开展。
在法邑村大控摆土地提质改造(补充耕地)项目区,该村按照《子午镇土地提质改造、补充耕地、进出平衡 实施方案》,将原来家家户户零星分散经营的土地进行整合归块,通过修建一批机耕道路、三面光沟渠、蓄水池,改善群众的生产条件。
为有效解决资金不到位及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村党总支配合专班组与楚雄州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川江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达成项目合作协议,采取“先建设、共管理、后支付”的模式,推行“一个具体项目、一个服务专班、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完成时限”的工作机制。
项目竣工后,及时与各村民小组、农户签订后期管护责任书,探索推行田长网格化管理,确保“水田姓水、耕地姓耕”,所有水田3年内大春种植水稻,小春种植蚕豆、麦子、油菜等粮食及经济作物,配合子午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农科员定期到各田间地头“把脉巡诊”,指导农户加强农作物和基础设施管护,预防现有耕地撂荒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实行耕种奖补、确保补充耕地质量发挥最大效益。
近年来,法邑村结合子午镇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等制度,全力有序推进补充耕地三年攻坚行动项目落实落地,用好用活管护经费和奖励资金政策,将管护责任变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让村组干部既有任务又有收入,较好地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项目顺利实施打牢坚实基础,为全市耕地占补平衡作出积极贡献。
村党总支通过招商引资,配合子午镇党委政府在法邑村头村一组、头村三组、头村四组流转土地500亩引进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人类健康产业发展,从事雨生红球藻细胞工程培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重点龙头农业企业,是全球罕有的掌握两种技术生产雨生红球藻的企业,在国内开创利用荒山资源产业化生产雨生红球藻的新型模式,建成了全球规模领先的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为提升企业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2013年3月,公司在楚雄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区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云南爱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专门进行虾青素终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015年11月公司整体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
公司本着“合作、创新、共赢”的原则,自成立起就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形成了一支由院士、教授、博士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先后建立了云南省雨生红球藻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侯保荣院士工作站、红球藻种质培育与虾青素制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四个创新型平台,从而使公司从原料制造延伸到高附加值的终端品制造,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实现了我国雨生红球藻虾青素行业内的一系列零突破。
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优秀专利奖、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二等奖、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先后承担了“863”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重点科研项目15项,成功开发新产品12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50余项、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制定国家标准两项,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目前,爱尔发拥有400000平方米的雨生红球藻培养基地、符合美国FDA标准的生产线、虾青素检测CNAS实验室、国家级研究中心和优秀的的研发团队,公司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前列、建成了严苛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一家全产业链生产天然虾青素产品的制造商。
其虾青素微囊粉、虾青素油、虾青素固体饮料、虾青素清畅果等系列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发达国家与地区,获得了广泛赞誉和好评,成为了蜚声海内的虾青素领域的知名品牌。
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继续积极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和产业特色,引领国产虾青素的产业变革,推动国产虾青素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向着“打造世界一流的微藻产业基地”的目标高歌猛进,做人类大健康梦想的坚实守护者和行动者。
村党总支通过招商引资,在中村一组成立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中村一组撂荒地260亩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今年,法邑村的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又迎来了大丰收,火红的突尼斯软籽石榴挂满枝头,种植户杨先伟夫妻手持剪刀采收,“咔嚓、咔嚓”一声声,又大又圆的突尼斯软籽石榴落入怀中,丰收喜悦浸润心田。
近年来,法邑村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聚焦“一村一品牌”,按照“特色化发展、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的发展思路,持续扩大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规模,通过产业发展,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杨先伟今年45岁,是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委会中村一组地地道道的农民,2017年通过招商引资,在子午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通过技术引导,和妻子经过多方面考察,决定从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优质软籽石榴“突尼斯”品种,夫妇俩争取村“三委”支持,在村里租种撂荒地260亩,规模发展全部栽上了突尼斯软籽石榴,杨先伟和妻子按照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学到的果树栽培和管理技术,一年四季在石榴园里忙碌不停。
石榴不能留对子花,要去杂枝留主枝,最怕开花干旱,头茬花、二茬花结果大。这个石榴有一斤多,属于头茬花石榴。今年的石榴成熟后先让村民、游客品尝尝鲜。石榴丰收在望,杨先伟和妻子笑得合不拢嘴。杨先伟和妻子算了一笔账;“今年石榴大规模挂果了,我们在核心区又套种了辣椒等农作物50亩,预计可以增收46万元左右。”过去,农民种植传统农作物,种玉米一亩地最多有1200元毛收入,现在种植软籽石榴一亩地可以收入3200元,亩产10吨,可增加收入83.20万元,在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的同时还可以套种辣椒蔬菜等农作物,这样下来比起我们之前种玉米划算多了。
榴月时节,在法邑村委会中村一组、中村二组、大白喇一、二组的道路旁、院落里,一朵朵鲜红似火、娇艳欲滴的突尼斯软籽石榴花开满枝头,如同“大美骠川”一样充满着生机和热情,在法邑村委会杨先伟突尼斯软子石榴种植示范基地种植的260多亩石榴花尽香绽放,一朵朵、一簇簇地在绿叶丛中“燃烧”,放眼望去,种植户杨先伟夫妻二人穿梭在一片片石榴林里除草、梳花,随处可见石榴花满上枝头,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着采蜜,微风吹来,树枝不停地招手示好,那是子午镇法邑村委会突尼斯软籽石榴丰产丰收的信号。
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委会种植户杨先伟发展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让村民们看到了盼头,村党总支通过动员农户自发把自家管理的荒坡地、撂荒地整理,然后把整理的撂荒地种植软籽石榴、柑橘、云南红梨等精特水果产业,农户就近就便在自家基地务工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以前我们村卫生条件差、村民人均收入少。现在村子很漂亮、环境很优美、村民就如同突尼斯软籽石榴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整个村子的发展振兴和美丽乡村出谋划策。”法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锡侯和全村村民一起见证了全村的蜕变。
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不仅守护了法邑村的“绿水青山”,也让老百姓收获了“金山银山”,种植户的日子一定会像那红彤彤的突尼斯软籽石榴籽一样越过越红火。
村党总支通过招商引资,子午镇乡村振兴办政策扶持,多方考察学习家禽养殖新技术,在子午镇挖铜村大平掌小组流转撂荒地25亩养殖原生态虾青素产蛋鸡4500只,养殖场负责人、法邑村中村一组村民刘燕华常年聘请兽医员定期为家禽健康体检。给优选的蛋鸡喂食富含虾青素专用饲料,使虾青素经过蛋鸡的生物富集和转化后,富集在鸡蛋的蛋黄内,产出的鸡蛋蛋黄颜色更加偏向于红色。
虾青素鸡蛋具有普通土鸡蛋所具备的营养价值,同时通过蛋鸡的转化将虾青素从游离态变为酯化态,完整地保存了虾青素活性并大大的提高了人体对虾青素的吸收利用效率。普通鸡蛋在食用后,所补充的蛋白质会增加胆固醇含量,而虾青素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只有普通鸡蛋的50%,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含量。
虾青素鸡蛋具有蛋黄呈现虾青素鲜艳的红色、蛋黄卵膜厚实、蛋黄厚度比普通鸡蛋高、蛋清浓稠、有独特的蛋晕等特点;虾青素鸡蛋因烹煮方式及时长不同会导致蛋黄的颜色出现差异。
因此建议将鸡蛋放入锅中,倒入冷水,水的高度高过鸡蛋一个直径的距离,然后大火热煮,待水烧开后煮2分钟左右关火并盖上锅盖,再让鸡蛋置于水中焖五分钟后即可熟制。
虾青素鸡蛋具有普通土鸡蛋所具备的营养价值,同时通过蛋鸡的转化将虾青素从游离态变为酯化态,完整地保存了虾青素活性并大大的提高了人体对虾青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作为楚雄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之一,法邑村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产业扶贫,通过粮油轮作方式,聚力打造“造纵横千亩方”油菜示范园,让油菜花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花”。近年来,村党总支通过土地提升改造,在秋季水稻烤烟收割完毕后种植经济农作物油菜,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骠川农家菜籽油”和乡村田园旅游农耕文化,这里的农文旅融合产业环境友好、覆盖不同年龄段、主打休闲、避暑、康养、露营、研学、艺术写生......
2021年10月,法邑村通过提升改造,投资265.20万元建设高标准烟田2226.60亩,当地又在烟草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土地轮作,盘活闲置土地,号召村民在烟后种植经济作物油菜,为推进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段宏进是法邑村法邑三组村民,是法邑村法邑三组粮烟种植户,他家每年烤烟采收完毕后就会在自家的烤烟田里套种蚕豆、豌豆、小麦,2022年秋收结束后在村委会的示范带动下种了5亩经济农作物油菜。
“我家这几丘田前后左右都是去年提升改造的基本烟田与基本农田,土地轮作,能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降低作物病害率、改善土壤结构,能一举三得”,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村民,烟后种植油菜,段宏进还是头一次尝试,以往,法邑村在10月份烤烟收购结束后,基本烟田会有4个月的闲置期。但随着“烟+N”产业体系在当地的布局推广,2022年,法邑村大胆提出尝试要利用土地闲置期连片种植经济农作物油菜,发展烟后经济产业。
油菜也有许多用处,油菜花在含苞未放的时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开时可以观赏旅游,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花朵凋谢后,油菜籽可以榨油。油菜有促进血液循环、散血消肿的作用,孕妇产后淤血腹痛、丹毒、肿痛脓疮可通过食用油菜来辅助治疗,油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能吸附进入体内的致癌物质,帮助肝脏排毒、对皮肤疮疖、乳痈有治疗作用。油菜有促进宽肠通便、治疗多种便秘,预防肠道肿瘤,强骨抗压、能强健骨骼和牙齿,还具有缓解压力的作用。
法邑村召开户长动员会,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锡侯为村民算了一笔账:每亩油菜籽的产量在300公斤左右,按照现在7.5元/公斤的收购价,未来每亩土地的增值至少有2250元,动员会后,法邑村当年连片油菜花的种植面积就超过1260亩并获得了大丰收。据子午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孙建荣介绍说:2022年,子午镇共种植油菜11501亩,涉及13个村委会212个村民小组5997户农户,2023年2月19日,纵横“千亩方”的高标准“骠川油菜花海艺术节”在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成功举办正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
自油菜花节开幕以来,我们这里平均每天有2000多名游客过来赏花、打卡,带火了餐饮生意,人数最多的周末,整个法邑村集镇的小商店、镇上餐馆甚至连包子都买不到,这几天我们在抖音上登了好几个热搜,子午镇种植油菜带来了这么好的宣传效益,出乎我们的意料;子午镇党委书记李俊高兴地介绍起油菜花节的情况。
近年来,法邑村主动对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引进具有特早熟、强优势、高产高含油量的新品种“云油杂15号”,该品种是2022年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的粮油主导品种之一。目前,这一新品种已在当地布置核心种植示范区5000余亩,并在专家指导下按照“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种植、统一防控”的技术要求在全镇13个行政村推广规模化种植,确保了油菜苗势整齐,花期一致,景观连片。
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锡侯说:在法邑村,古法榨油的手艺已传承多年,目前该村9个传统榨油坊将是下一步打造属于自己的菜籽油品牌、提高农业附加值的突破口,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地留在村里,把产业发展带来的增收留给农民,真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乡村振兴,是接下来我们村的重点工作。
“一朵花”的盛开,带动了农村多产融合发展;“一桶油”的丰收,助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科研+企业+地方”合作模式,打造了“油菜花开观花海、收获时节庆丰收、加工之时共参与”的乡村农旅项目,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新型农业发展新模式。
村党总支在头村一组、头村二组、头村三组、头村四组、头村五组、头村六组、中村一组、中村二组、法邑村一组、法邑村二组、法邑村三组流转土地2850亩建设高标准烟粮协同发展示范区,扎实推进“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烟粮轮作、一体发展”高水平建立“烟叶+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按照“一基四化”的总要求,在全村高位推进高标准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在“育苗、农机、植保、烘烤、种植”等生产管理环节积极探索实践,实现了“组织、技术、管理”全面创新,按照“机耕、起垄、移栽、盖膜揭膜、培土植保、封顶打叉、采烟编烟、分级扎把”等生产环节进行农事操作,将技术复杂的烟叶种植管理,实行了专业化分工,对分散农户种植的烤烟进行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使各项烤烟种植、烘烤的新科技措施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烘烤技术复杂不好掌握,比较效益低等难题,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烟效益,实现了种烟农户增产增收。
一地多产,一田多收,一物多用,是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村党总支进一步加大烟后套种示范区建设,构建“烤烟+玉米+蚕豆、烤烟+玉米+油菜”的种植模式,大力推广烟田轮作经济农作物油菜、反季农作物玉米和烟后接茬豆类等多元产业种植组织,加大对职业烟农的培育,以“提高单产、降低物耗、增加收益”为导向,积极研究将烟叶生产相关实用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移植嫁接到粮食作物生产上,通过订单粮食、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探索实践“烤烟、粮食、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推动形成烟粮协同发展新型种植制度,全方位推动“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烟粮融合”一体发展,将示范区打造成烟粮协同发展的典范、乡村振兴的典范。
村党总支通过整合技术资源,积极推广烟叶栽培技术推广服务模式,适时开展烟叶技术培训,加大信息服务力度,推广使用新型农业机械,转变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方式,科学培育科技示范户,增强科技对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多点现场开展试验示范工作。有序组织辖区做好诸如烟田残膜、农药瓶及其它残物回收再利用工作,及早清除烟田残体物质进行集中处理,提高烟叶科技推广服务效能。
在烟叶生产环节,村党总支配合子午镇党委政府抓好各项工作考核指标量化落实,确保烟叶生产指标任务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如期完成。
村党总支配合子午烟叶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新型职业烟农,解决种烟难问题,抓种植规划布局落实,严格烟叶种植品种管理,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种烟收入,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分阶段对科技员和烟农进行多项全覆盖培训,分发各种宣传图册引导烟农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做好各项工作。
近年来,子午镇着力实施标准化烟叶生产,优化烟叶产销和不同优质烟叶原料需求结构,在生产上“抓规范、讲标准、提质量、增效益”,深化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项目工作落地,抓好“专业化商品化育苗、标准化规范化移栽、网格化个性化中耕管理、工场化专业化烟叶智慧烘烤、现代化烟叶聚约式收购”等各项工作,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村党总支将持续从基本烟田与基本农田、绿色烟叶与粮经作物、烟农增收与乡村振兴“三个关系”发力,全力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村党总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的热情,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造列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清理卫生死角和杂草杂物,做到房前屋后杂物堆放整齐有序,墙壁干净整洁,无乱涂乱画,垃圾等废弃物得到及时清运,实现无害化处理,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教育引导村级党员“学有榜样、做有目标、干有效果”,村级党组织的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村党总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线上远教电教站点等平台载体,拓展村级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网、云岭先锋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积极探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新模式,参加子午镇党委政府举办的“万名党员进党校”理论读书班,并结合子午镇党员教育培训微信群等平台,努力提升村级党员学习教育覆盖率,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到“解民忧、解民困、暖民心”第一线。
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制定《法邑村村规民约》,实现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系统化治理有机结合,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以服务成效践行为民初心,真正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课堂送到田间地头,把关怀送到村民心头,推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近年来,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和促进乡风文明等新举措,绘就了一幅美丽的“醉美骠川”江山图。
王思剑 李金洪 摄影报道
毕鸿康 杨存友 摄影 报道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子午镇通过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有效提高了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推动了水稻丰产。
法邑村的土地提质改造项目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农村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全市耕地占补平衡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