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渐成农业经营主流。我国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者主体达128.9万家,入社农户9227万户,占农户的35.5%,实现规模化经营的耕地占38%。农机合作社数量达到7.8万个,出现了量质同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新增农机向大型化、成套化、节能环保和复式作业机械发展;较大规模的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提出了农机智能化要求,以满足高效和精准农业发展之需。这一新事物正在推动农机化市场需求进入转型升级期。我们深入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生产一线调查,力图摸清农机市场嬗变的脉搏,或可成为农机推广和农机产销企业重要参考。
1、水稻种植业对农机的新需求
水稻种植是该市的高产高效产业,全市种植面积为150万亩,家庭农场规模种植亩产在650kg以上,家庭农场规模一般在100~700亩。农机合作社经营规模在1500亩左右。现有的以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作业效率难以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从发展的角度看,急需要100马力左右4驱轮式拖拉机,配套1G-250左右的旋耕机(或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用于稻季整田和秋季耕播作业,日作业量应达到80~200亩)。育插秧作业需要机械化播种育秧机械、插秧作业效率50~100亩/日的高速插秧机。达到这一配置水平,家庭农场规模可以扩大达到1000~1500亩左右,农忙季节7~10天完成作业任务。
汉中市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优质区,同时也是陕西省最大的水稻产区,稻谷产量占全省的60%。全市11县(区)都有水稻种植,其中平川县(区)的汉台、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占全市水稻种植的80%。以联收机单季作业300亩计,需要5300台。而本地联收机发展迟缓。近几年来虽然受购机补贴拉动,增长加速,但增量加存量仍仅有970多台,缺口高达4300台!值得一提的是,该市从2007年执行国家机补政策以来的8年间,新增收割机690台,其中半喂入机达580台,占增量的84.1%。按汉中市、县农机管理部门机收指导价,水稻机收120~130元/亩计算,存在着1.92亿~2.08亿元的巨大市场,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
汉中市对水稻联收机需求,一是地域特色明显。半喂入机与全喂入机相比,后者要经过割台搅龙、割下物输送搅龙、脱下物提升搅龙、出粮搅龙四次挤压;从脱粒结构看,前者是梳刷式脱粒,后者是击打式脱粒。稻谷由于其皮质和米粒都脆性大,多次挤压和高强度击打后表面看似完整,但实际上有大约30%~40%已被挤(打)碎。这样的原料加工出的大米碎米率高,商品品质下降,因而其实际价格下降较多。而前者是夹持链喂入,直接接粮,其成品率显著提高,稻谷的市场价因此高0.1元/kg,稻谷价值因此提高65元/亩以上。二是对秸秆处理要求不同。在汉中,稻秸比为1:1.5也就是说,在亩产出650kg稻谷的同时,要“产出”近1吨秸秆,割茬高度和秸秆处理成了该地区选择收割机的重要因素。全喂入机作业时,为了降低负荷,提高效率,割茬一般在10~15cm。对后续作业极为不利,要清除残茬,利于后续作业,则亩增耗费在3个以上工日;另外全喂入机对秸秆的处理方式是清一色的打碎,消耗动力大,无法满足农民对稻草回收利用的特殊要求,过量的秸秆也影响下茬的机械化作业和作物生长。该地秸秆还田量为1/3,也就是亩还田量应控制在300kg左右(过大的还田量一是影响下茬作物耕种;秸秆腐熟要消耗大量的养分,造成下茬作物因养分不足而“瘦死”减产)。现在随着稻草综合利用产业的形成,加工业者收购稻草价格为0.3~0.45元/kg(用于加工草帘、草袋、草垫等稻草产品,吨价450~650元),稻草价值为350元/亩左右。这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菲之收入。半喂入机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三是随着规模化生产发展,对半喂入联收机提出了大型化要求。目前由于劳务成本高,减少辅助用工量,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对半喂入机来说,首先是增加储粮厢(减少辅助用工量);其次是提高发动机功率,配套柴油机功率由35kW向45~75kW延伸,相应的割幅由2m提高到2.5~3.5m。这种提高对于高产稻区具有重要作用(一般稻区亩产量在450kg,而高产稻区已大面积达到650~800kg/亩,其处理量也因此增加较多)。因此这种“加大型”很受用户睛睐,成为今后半喂机的主流。但继续“加大”将受到水稻产区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自重增加,防陷能力下降,通过能力存在挑战),可能存在陷阱,需要引起生产商的关注。
2、秸秆养畜对机械的新需求
目前该市秸秆养畜业发展较快,秸秆养牛100头以上的专业户近1000户。但目前的秸秆处理机械以小型为主,生产率低下,无法满足规模化养殖业生产需要;缺乏秸秆压实机械,不利于运输和规模化利用;秸秆处理机械品种不全,制约其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宣传力度加大,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作物秸秆是巨大的经济资源,加之国家加大了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的补贴力度,农民购机热情高涨,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由此引发了相关机械化的巨大需求。特别是与秸秆养畜相关的配套机械,如秸秆挤丝、揉搓、切碎机,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秸秆收割、捡拾、打捆、压实、运输机,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及粉碎发酵养畜机械与设备需求旺盛。规模化养殖业提出了秸秆处理机械的大型化、高效率、成套化要求。
3、茶叶生产加工对农机的新需求
茶叶是该市主导产业之一。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为例,坡地用于种粮(以玉米为主)亩产值仅为350元左右;而发展成茶园,以采春茶和夏秋茶为主,亩产出为3500元以上,是种粮收入的10倍以上。对拉动农民增加收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民对茶叶生产积极性高,为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86.7万亩,其中投产园55.85万亩,茶叶总产量26370吨,产值近20亿元。近年来茶叶生产的规模化效果明显。通过土地流转,茶园种植规模普遍在1500~2000亩/家;加工业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茶产业企业达到57家,其中,产值2000万~5000万元的34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11家,产值过亿元的3家。茶叶清洁化生产线达近30条。
茶园建设和茶叶加工需要的机械主要有:(1)适应密植、标准、高产的要求,需要茶园用地的平整机械、土壤改良机械、茶苗移植机械、喷灌机械和茶园管理机械等;(2)名优茶鲜叶原料的采摘占劳动力成本70%,大宗茶手工采茶用工量约占茶叶生产用工量的55%左右。为适应降低采摘成本的要求,必须发展采茶机,满足夏、秋茶等大宗产品的生产要求。发展智能化的采茶机,满足名优茶机采摘需求是当务之急;(3)近年来安全化、清洁化和连续化生产设备成为茶机需求主流。随着茶叶加工安全要求的日趋严格,茶机制造过程中的清洁化要求也随之提高。茶叶加工企业对这类机械的要求是,采用无毒、无异味、不污染条叶的不锈钢或适当使用食品级塑料、竹、藤、无异味木材等材料制造直接接触茶叶的零部件,而避免使用含铅量较高的铜材及铝材。希望茶机设计和制造时,要高度重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对电器接线、零配件制造精度、转动部件安全防护、紧急状况下的断电和停车保护等安全措施给予保证。满足这一要求的茶机将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4、节水灌溉机械及设施
水是生命之源,缺水困扰着农业。汉中市虽然降水丰富,但生产中季节性缺水严重。实现规模化生产后,缺水的制约进一步凸现。因此节水灌溉机械及设施设备成为需求热点。如旱作农业区的水窖集流蓄水及抗旱灌溉机械,果园、茶园、菜园、设施农业、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滴、渗、微灌及粮作、牧草的喷灌机械及设施成需求新宠。在该市的浅山、丘陵区,经济作物的微灌及滴、渗灌可节水90%,创造作物生长良好的小环境,使其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节水设施投资仅为200元/亩左右,一年即可收回设资,是名符其实的高回报低投入,农民需求非常迫切。
5、优势农产品的初加工及精深加工机械设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规模化经营为依托,收入成倍提高,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开始瞄准国内外市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紧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茶叶、水果、蔬菜、花卉、畜产、食用菌等产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精、深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大大提高了收入,拓展了发展空间。因此渴求相关机械及设备,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蔬菜速冻脱水及保鲜机械和运销机械;畜产屠宰、分级及产品无菌化处理和包装机械,具有冷藏保鲜功能的运销机械;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加工机械等。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脱水蔬菜国际市场需求巨大,经济效益好,农民要求掌握相关信息,求购相关机械和设备的也很多。
6、农产品收后烘干机械及成套设备
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烘干机械需求迫切。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为例,种粮大户的规模若达到100亩,则夏季产粮食20t以上,秋季产粮60t以上,需要近10亩地作为晒场。这是农户无法具备的,这一条件不具备,就很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晒场晒粮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且受天气制约非常大,该地有“十年秋收九年淋”的气象条件,由此又会造成大量的霉变损失。因此大力发展烘干机械化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成为下一个农机化发展的“亮点”之一。据我们测算,南郑区要实现农产品烘干机械化,需要建30个烘干中心,60个示范点。最低需求是90~120台(套)烘干机械。套均投资80万元,则总投资市场需求预测为7200万~9600万元。照此推算,汉中市实现烘干机械化的市场需求为7.92亿~10.56亿元。但据调查,烘干机械的单套投资及配套投入较大,应该以社会化服务为主。即以乡(镇)或主产区的村建农产品烘干中心来运作;或由收储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前移”来解决,粮食收后合理确定水份及含杂率,直接交由收储企业进行集中烘干处理。这一问题解决好了,加上现有的机械化配置,农业规模化经营将排除一大障碍,进入快速发展期。由此可以看出,相关机械化及配套服务体系将成为又一个发展“热点”。
7、玉米收获机械
汉中市玉米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其中适宜于机械化作业面积为150万亩,近年来种植面积呈继续扩大之势。家庭农场玉米种植规模在100~500亩/户;大多是种养结合型,用玉米秸秆养牛,养牛规模在50~100头/户,有的养牛户自产秸秆不足时,向市场收购,收购价约合350元/亩。他们对玉米收割机的要求是剥皮型、能满足秸秆青贮需要;2~3行收获机。以台收400亩计,玉米联收机的市场需求为3750台左右。但目前汉中玉米机收处于起步阶段,拥有量不足50台,缺口达3700台。从地域性特点看,汉中市对玉米联收机的具体要求是:(1)提高关键部件的通用性、互换性。根据汉中对玉米联收机的需求,开发具有机收和秸秆青贮收获功能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其工作部件要尽量通用。以降低成本,提高使用可靠性,便于维修和应用。(2)提高机具利用率的要求。开发收获机专用动力平台。换装割台,一机多用。(3)开发生产新型玉米收获机,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针对玉米生产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农机农艺相结合,研制新机型。为适应鲜食玉米的收获特点,设计生产穗茎兼收型专用糯玉米收获机等,今后玉米收获机的开发生产将朝着多品种方向发展,满足多元化市场的需求。
若实现规模化经营,户种植面积为100亩,仅雇工收获一项,需要耗5个工日/亩,费用为250元/亩(收获、运输、秸秆处理、脱粒等)。而采用机收,摘穗型为80元/亩,收籽粒型为95元/亩,带青贮功能一次完成籽粒收获和秸秆切碎青贮作业为125元/亩,而耗时仅为人工的1/60~1/40。亩减少费用支出170~125元。就汉中市而言,实现玉米机收的市场需求为1.2亿~1.875亿元/年。仅此一项农民可节约成本费用支出1.875亿~2.55亿元/年。按目前玉米联收机市场价8万~12万元/台计算,需专项投资4.8亿~7.2亿元。其中需农业生产者投入3.36亿~5.04亿元,国家机补投入1.44亿~2.16亿元。
8、杂豆、薯类生产、收获机械
黄豆、小豆、绿豆、云豆、花生等杂豆生产目前所需机械几成空白。由于劳务成本不断提高,这些杂豆主要靠人力生产,其生产效率极低,导致成本高。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杂豆成为生活改善及健康之必需,黄豆、花生同时又是重要的优质食用油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却缺乏相应机械化,成为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杂豆在汉中各县区种植广泛,农艺要求相近(同),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其机械需求主要有耕整地、播种、收获及产后加工。再如红薯、洋芋在种植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广有种植,其产量较高,产业链长,粮经性质兼有,食用和化工需求旺盛,将成为新兴产业。薯类生产机械需求主要为耕整地、种植、施肥、机收和产后加工。杂豆、薯类生产实现机械化预计需求应在数亿元左右,基本上是待开垦的处女地。
9、水果生产相关机械
汉中市“四荒地”面积大,果品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或将成为该市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果品生产用挖坑机、土肥改良及施肥类机械、果园耕耘、果树修剪机械、智能化摘果机(机器人)。随着开发性农业的兴起和基本农田保护意识增强,兴建果园大都以缓坡地,难开发的荒滩、荒山、荒地为主,适应这一条件的中、小型机械比较受欢迎。随着生产经营规模化和果品成批产出,果品加工机械成为新的需求热点。如果品的分级、清洗(清选)、包装、保鲜机械及设备将大受青睐。果汁、果酱、果酒、果饮料及系列产(食)品等的成套加工机械与设备也将有巨大市场。
以南郑县为例,具体需要的机械品种有:(1)果园建设机械。主要需求有推土(挖掘)机,进行土石方作业;路面施工机械,如混凝土加工机械、摊铺机械等。(2)园区灌溉和用电工程所需机械。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应建设相应的灌溉设施。如提水蓄水装置,滴灌装置等。全县实现果品生产机械化的此项机械需求为3亿~6亿元。(3)园区土地整理与土地熟化机械,应以小型机械为主。如平整地机械(小型推、挖、铲、运机械),对园区内土地中的石块等不利机械化作业的杂物进行清理;建设反坡地;开挖栽植坑(以核桃种植为例),栽植坑规格为1.2m×1.2m×1.2m,亩15~20坑,需求相应的挖坑机;对栽植坑的土壤进行熟化处理(秸秆腐熟肥料200kg/坑,磷肥2kg/坑,与挖出的土进行混合后回填)。其相应的机械投资在1.5亿元左右。(4)移植与园林管理机械。如小树苗移栽机;园林抚育与管理机械,如高效施药、施肥机,树枝修剪机,园地除草机、中耕机等。(5)果品收获与加工机械。如运输机械、加工机械等。
10、农村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机械
在农、畜、果、加工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发展中,农业废弃物能生产沼气,解决一部分生产生活用能源问题,沼气副产品又可用于肥田、养畜,加工后的副产品再作沼气原料,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目标。这一生态系统相关的机械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综合经济功能,农民很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要求也随之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成倍增趋势,相关的生产、加工机械和设备以及配套技术成为“热门”。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速,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适应农村使用的小型、成套建筑机械、装修机械,用秸秆生产装饰板、结构板、包装板(纸)的专用机械需求旺盛。在结构上尤以小型、成套、符合农户或联户投资经营能力的设备尤其受欢迎。随着标准化农田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小型的挖(推、铲)机、工程平地机等近年需求倍增。冷藏、保鲜、鲜活农产品运销等特种用途的机械需求上升快。
这里开出新一轮农机化发展的“清单”,是希望把目前农业生产发展中急需的农机设备信息传递出来,同时也希望农机研究开发、生产供应、推广应用等企业和部门积极抢抓机遇,深入调研,在满足农民需求中寻找“亮点”;做好农机农艺融合这件大事,应对新常态,在满足农业生产对农机的新需求中得到更好发展,在打造升级版的农机化进程中作出新业绩。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