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成功企业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时风集团”),这家在中国制造业领域熠熠生辉的企业,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迎来了其32周年的重要时刻。
5月16日记者了解到,在1-4月份生产调度报表中,时风集团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0.2%;实现国际贸易3184万美元,同比增长102.52%。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回顾时风集团32年的历程,发现集团在多个领域均有突破与成就。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突破
时风集团自创立之初,便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在多个领域开疆拓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突破方面,时风集团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和卓越的智慧。
时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成强曾指出:“时风集团始终坚持‘聚焦主业,适度多元,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台’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更为时风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产业领域,时风集团的三轮汽车业务经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已经成功实现了从普通交通工具向专业化、定制化方向的转变。无论是环卫车、果园车还是工程车,时风集团的三轮汽车都以其出色的性能和实用性,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载货电动三轮车领域,时风集团推出了1T、2T、3T等多种规格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此外,时风集团的大中小型拖拉机也表现出色,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得力助手。
在商用汽车领域,时风集团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国VI商用汽车产品线丰富多样,涵盖了环卫、清运、清洗、清障、消防等多个领域。这些车型不仅外观时尚、内饰豪华,而且性能可靠、操作便捷,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时风集团还不断推出新款车型,以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除了在产品上的不断创新,时风集团还在生产工艺和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改进。通过引进先进的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等高端智能设备5000余套,时风集团实现了机械加工、涂装、焊装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通过与德国MAN公司、德国阿玛松、韩国乐星、日本川崎等企业的合作,时风集团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卓越表现外,时风集团在化纤产业的崛起和新质生产力的打造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化纤产业作为时风集团着力打造的第二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了企业新的增长极。
刘成强董事长强调:“化纤产业是时风集团的新质生产力,从己内酰胺到切片、工业丝再到工业布,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工业布是轮胎的骨架材料,化纤产业是我们重点发展方向。”
时风集团的锦纶化纤产业以“大进大出”为指导思想,全力进军这一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时风集团成功打造了年产能达20万吨的锦纶产品生产线,跻身“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其“时风聚酰胺长丝”更是被评为“第六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充分展示了企业在化纤领域的实力和地位。
在化纤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通过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时风集团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德国、美国、日本等高端智能新设备,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时风集团还注重产品的绿色环保性能,其锦纶6切片、锦纶6工业丝、锦纶6工业布等产品均获得了碳足迹认证证书,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绿色发展理念。
在国际市场上,时风集团的化纤产品同样表现出色。通过与三元橡胶、杭州中策等轮胎企业的深度合作,时风集团的帘子布产品大批量出口至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这些产品以其高质量和高性价比赢得了国际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此外,时风集团还积极拓展国内市场,与山东玲珑、上海双钱等国内轮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产品质量,时风集团的化纤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时风集团始终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时风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的号召,实现“源网荷储云”一体化模式,致力于打造绿色智慧制造平台。董事长刘成强表示:“时风集团将继续推进‘源网荷储云’一体化建设,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能源利用方面,时风集团充分利用产业园区的空间潜力,建设了光伏发电设施,总容量达108MW,实现了能源转型,走在了全省工业由传统热电向绿电转型的前列。天气晴好时,光伏发电量日均超过70万度。目前五个产业园的光伏发电量超过用电量,实现了零碳产业园区。
时风集团加快能源转换,科学谋划光伏发电+储能电站+生物质发电,建成源网荷储云一体化新模式,加大能源保障体系转换。当下,时风集团新型储能电站项目由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山东电工电气、山东电工时代、泛在新能源规划设计,项目投资2.2亿元,容量为100MW/200MWh。第二阶段20MW/40MWh,由上海海得控制和浙江海得新能源承建。第三阶段40MW/80MWh,5月底投入运行。生物质热电联产总容量为24MW,是时风集团热电机组向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项目,目前陆续投入建设。
时风集团32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机遇、奋斗与创新的史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风集团将继续秉承“聚焦主业、适度多元、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台”的发展战略,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
未来,时风集团将继续在传统产业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巩固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同时,时风集团还将加大在化纤产业的投入力度,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在绿色智慧制造方面,时风集团将继续推进“源网荷储云”一体化建设,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时风集团32年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与辉煌。未来,时风集团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以品质为基石,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有理由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时风集团一定能够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工业报记者采写)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